张杰最近烦透了。
每次用DeepSeek查资料,总会遇到那行让人抓狂的提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效率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
DeepSeek频频卡顿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节奏。
于是有一天,张杰听说钉钉和飞书上也能调用DeepSeek,于是他决定试一试。
新年春节后,主流办公平台都开始接入DeepSeek。
2月6日,钉钉全面接入了DeepSeek系列模型,用户在创建AI助理时,可以选择DeepSeek R1、V3等三种模型。
紧接着的2月7日,飞书宣布其智能伙伴创建平台也支持DeepSeek R1。
不少用户都开始好奇,在这些办公平台上使用DeepSeek,到底能不能解决“服务器繁忙”的问题呢?
用户体验对比:钉钉与飞书的DeepSeek使用效果周一的早晨,张杰打开了钉钉,试图创建一个基于DeepSeek的AI助理。
他发现操作非常简便,进入“AI助理”后,只需几步简单设置,张杰就能开始使用DeepSeek的深度推理和联网服务。
几次尝试后,张杰惊讶地发现,钉钉上的DeepSeek响应速度非常快,再也没有出现“服务器繁忙”的提示。
不过,张杰也注意到,钉钉上的DeepSeek在内容丰富度上似乎稍微逊色于官网。
比如,同一个搜索问题,钉钉生成的结果只有几个链接来源,而DeepSeek官网则搜索到更多网页。
尽管如此,张杰更看重的是流畅的使用体验,钉钉让他对DeepSeek重新燃起了信心。
接下来,张杰决定试试飞书。
他创建了一个多维表格,发现在字段捷径中心可以搜索DeepSeek模型并直接调用。
虽然功能上与官网比较接近,但飞书的操作路径显得更加隐蔽,并且目前只支持DeepSeek R1模型。
张杰感到,飞书更加强调DeepSeek在文档协作中的应用,比如批量生成内容,适合数据处理密集的场景。
钉钉与飞书的不同功能设计与实现深度体验两者之后,张杰发现钉钉和飞书在设计上确实有明显的差异。
钉钉更倾向于将DeepSeek呈现为个人助手,无需复杂的安装和配置,开箱即用。
而飞书则将DeepSeek工具化,深度嵌入到工作流中,用户可以随取随用。
钉钉不仅提供多种DeepSeek模型供选择,还在低代码平台“宜搭”中接入DeepSeek,方便用户在数据分析、文本生成等场景中调用。
飞书则在多维表格中提供了字段捷径,用户可以批量生成内容,高效处理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张杰也感受到两者在免费的使用配额方面的不同。
飞书每个用户有一定免费配额,超过上限后需要绑定火山引擎账号。
钉钉则似乎没有明确提到配额限制,这让张杰在使用钉钉时更加放心。
DeepSeek模型助力办公智能化的未来展开虽说钉钉和飞书的DeepSeek体验各有千秋,但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用AI提升办公智能化水平。
张杰注意到,钉钉的开放态度尤其吸引人,他们在生态大会上甚至宣布要对所有大模型厂商开放,构建最开放的AI生态。
飞书也不甘示弱,他们在接入DeepSeek R1模型的同时,宣布支持接入多种大模型服务。
这样一来,不同需求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型,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
张杰觉得,这样的竞争对用户来说是好事。
无论是钉钉的多模式AI助理,还是飞书的多维表格,都在不断推动办公智能化的升级。
而两大平台的争夺,最终也会促使它们推出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回想起最初使用DeepSeek时的烦恼,张杰感到如今的选择多了很多。
他开始相信,通过不断优化和开放,办公软件中的智能化助手将会越来越完善。
无论你是数据分析师还是行政助理,这些工具都能为你提供更舒适的办公体验。
未来已经来了。
如果钉钉和飞书继续在易用性和专业性方面找到平衡点,张杰相信办公智能化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个打工人的真实体验。
来日方长,不妨拥抱这些AI助手,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