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挪威和西班牙的球,简单说四个观点:
(1)毫无悬念,挪威实际上没造成一点威胁,哈兰德没有改变战局的能力,和姆巴佩贝林厄姆还有差距。
(2)挪威全队也没看到十足的斗志,不赢球就出局的局,六七十分钟几个后卫拉宽在那倒角,还招呼手势等对方上抢,西班牙踢得都比你急。
(3)后场和前场根本就不在一个节奏上。前场急得好像球烫脚,后场线出球好像在帮西班牙拖时间似的。
(4)最后说一句:哈兰德和厄德高被用成艾克森和张稀哲。
国际赛 中国vs乌兹别克斯坦
开赛时间:10-16 19:35
提到国足上轮对垒越南的比赛,很多球迷喜欢用“复仇”来形容,其原因就在之前世预赛12强1-3输给了越南队。
然后就是范志毅当年的那句“再下去要输越南了,中国足球脸都不要了”在虎年大年初一应验了。
这场球某种程度上也是引发中国足坛进一步全面展开“足球反腐”的导火索。
整场比赛虽然国足2比0赢了,但我始终认为国足踢得不如越南:这支国足无论是在个人技术或者整体配合等诸多方面都无法和越南相比,甚至处于下风。
但是不管怎样,国足还是赢了。
在一切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和环境中,互联网对于中国足球从来就没客气过,只要一输球就“狂喷不止”,这也导致咱们球员心理极其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从球员阵容咱们也可以看出,杨科维奇还是怕了,因为害怕舆论抨击所以他依然坚持将吴曦、张琳芃、艾克森和谭龙这些马上36岁的球员安排阵中,另外场上还有33岁的武磊和颜骏凌。
另一方面,在武磊攻入第二球锁定胜局后,国足替补席从主帅杨科维奇到助理和翻译为何比球员还兴奋?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肩负着本就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在那一刻得到彻底的释放:不用被炒鱿鱼啦!
从主帅杨科维奇来看,他没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没有自己明确的“足球哲学”。
从场上球员来看,上下半场踢得很不一样,最大原因就是怕背锅。
不管是中后场盲目开大脚、出现反击机会边后卫不敢压上,还是中场球员拿球嫌烫脚。说到底就是场上球员怕背锅,怕在自己这里丢球权、丢位置,可是足球是11打11,别人也不比你少踢一个人。要是都传安全球,都只站着自己的位置。对手也不傻,只要看住你站好的位置,那你还谈什么进攻?
对面的特鲁西埃就不一样,他反复向越南球员大喊“控球”,越南这些球员的执行力也比较强。
赛后统计我们传球比对方少了101次,球成功我们138次,越南242次,数据不会骗人,我们对于场上比赛掌控糟糕至极。
甚至上半场国足“抢开局”的战术被越南打出四次威胁反击:
比如第8钟,第8分钟,越南队反击,王上源贡献关键封堵。
比如第27分钟,越南队范俊海一条龙突入禁区起脚射门稍稍偏出。
第38分钟,越南队长传打穿国足防线,颜骏凌站位失误差点被挑射。
越南踢不进不代表乌兹别克踢不进。
他们顶在最前面的单箭头是泰超巴吞联的谢尔盖耶夫,这位曾经的中超水货外援在八月份亚冠对阵上港上演帽子戏法。
无论是本土第一前锋武磊,还是享誉世界足坛的巴西王牌外援奥斯卡,那晚在谢尔盖耶夫面前,都变成了百无一用的“废材”。
左边锋马沙里波夫目前是希腊超潘塞莱科斯主力边锋;右边锋是在本土纳曼干踢球的奥斯顿乌鲁诺夫,他在上轮对阵越南的比赛首开记录。
而且,他们在踢越南之前的一场友谊赛可是3-3逼平了强大的墨西哥。
我简单看了下阵容,墨西哥这边是精锐尽出,包括世界杯主力球员希门尼斯、罗德里格斯和奥乔亚都在场上。
与越南一战,国足采用的是3-4-3阵型,也就是防守时,两侧球员回撤变为五后卫阵型,而乌兹别克其实也是同样的布阵和基本队形。
既然两队同样的战术,那么不妨期待实力更强的乌兹别克斯坦吧!期待他们赢球,防冷止于平。
好了,今天的比赛就到这里了,大家对这场比赛怎么看呢?
我是教授,喜欢的话,就动动手指关注下,再点个赞吧!
今天的其它比赛,教授依然会在傍晚给大家发送文字分析。
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教授懂个球”,我们不见不散!
昨天研究了下欧洲杯出线规则,挪威其实还有附加赛的机会,只要塞尔维亚直接出线,概率还蛮大的。中国这场,我感觉中国要赢了,因为乌兹来中国还是比较懂事的,从不连胜[笑着哭]。(玄学分析法)
还能相信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