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c9000921d7cc8d388c965db5fff976.jpg)
宏观政策
1、工信部:拟将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设定为48%和58%
1月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2026—202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要求(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稿明确了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和分值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设定为48%和58%,年均上调10个百分点。
点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提高,有助于推动环保技术发展。
2、国家发改委:严打“作坊式”回收拆解,查处非法回收退役动力电池等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退役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行为。他还透露,2024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同比增长64%。
点评:推动规范回收,既有生态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3、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实施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质量认证制度
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表示,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产业建圈强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建立实施机器人、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质量认证制度,不断拓展网络安全、北斗产品、绿色产品等认证实施范围,促进稳链强链。加快构建“双碳”认证体系,对锂电池、光伏等10类产品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点评:质量认证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4、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发布,最高补贴2万元
1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报废更新将符合条件的国四燃油乘用车纳入补贴范围;针对新能源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车型年限标准也从2018年4月30日前提升至12月31日前;报废符合条件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报废符合条件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完善置换更新标准,设置了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购买燃油乘用车最高不超过1.3万元的补贴金额上限。
点评:新一年补贴细则早早出台,对于包括春节在内的2025年汽车消费是显而易见的催化剂。
5、我国发布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
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推动降低维修成本,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
点评:新能源车主苦车险久矣,解决了这一痛点,将助推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6、商务部等8部门发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
1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25-2027年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五方面试点任务: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营造汽车文化氛围、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提升汽车流通消费数字化水平。力争到2027年,在汽车流通消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发展的典型企业,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典型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促进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
点评:顺应汽车流通消费新形势新趋势,才能充分激发消费活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f2cb2de8825f9eb5383ac98e54e469.jpg)
行业走向
1、中国锂储量跃居世界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矿储量从全球占比6%升至16.5%,从世界第六跃至第二,重塑全球锂资源格局。
点评:这将有效缓解我国锂资源供应紧张局面,推动全球锂资源市场更加健康发展。
2、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3100万辆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中汽协预测,2025年汽车销量将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乘用车销量将达2890万辆,同比增长4.9%;商用车销量将达400万辆,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出口量将达620万辆,同比增长5.8%。
点评:中国汽车产销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辆,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功不可没。
3、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
1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包括底盘)出口640.7万辆,同比增长23%;汽车出口额1174亿美元,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从1.7%上升到3.3%。其中,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点评:得益于电动汽车的热销,我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
4、深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93.53万辆,全国第一
1月13日,在深圳机场自主泊车代驾启动测试发布仪式上,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唐上兴宣布,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93.53万辆,位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点评:在继续坐稳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同时,深圳又晋级中国汽车第一城,史无前例拿下“双第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5、教育部官宣,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获批
1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14所本科高校。其中,最受汽车圈关注的无疑是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玻璃大王”曹德旺组建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也是14所院校中惟一的民办大学。
点评:这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注入新活力,也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
6、北京:今年将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任务,报告提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0.1微克”行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点评:超充站的持续布局,有助于消除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7、公安部: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
1月17日,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
点评: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8、商务部:以旧换新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
1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2024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持续推动绿色消费,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到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增长40.7%。
点评:多措并举激发了消费新动能。
9、上汽、吉利、比亚迪起诉欧盟!中国机电商会同步上诉!
日前,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三家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已就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一事,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路透社还报道称,据欧盟中国商会(CCCEU)透露,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行业组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也于1月22日向欧盟提出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确认了上述消息。
点评:欧盟压制中国电动汽车并非明智之举,也非解决之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386c3e7d1d9ebf053df155f487066b.jpg)
国际风云
1、2025年CES举行,人工智能占C位
1月7日-10日,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为期四天的年度盛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家参展商。本届CES的一大显著亮点是人工智能(AI)的融入更为广泛且深入。智能座舱、操作系统、AI、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成为企业展示的重点。
点评:随着AI大模型的上车,智能化技术给汽车使用场景带来颠覆式变化。
2、大众集团管理层到2030年将减薪3亿欧元
1月8日,德国大众集团董事会成员基利安(Gunnar Kilian)表示,大众集团管理层将集体降薪,到2030年共计减薪3亿欧元,其中董事会成员减薪幅度更大。2024年12月,大众集团管理层与工会达成协议,决定2030年前在德国裁员35000人;工会方面同时提出,管理层也要为过去的决策失误承担责任。
点评:在全球汽车市场巨变以及电动化转型的挑战下,大众集团正经历艰难时刻。
3、保时捷2024年全球交付31万辆,中国销量下滑近三成
1月13日,保时捷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交付310718辆汽车,同比减少3%。从地区来看,保时捷在德国、北美、欧洲(不含德国)、“海外及其他新兴市场”均实现了增长,唯有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8%至56887辆。
点评:随着市场格局变化,以保时捷、BBA等为代表的外资豪华车品牌承压。
4、美国商务部发布禁令:禁止从中俄进口联网汽车软硬件
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一项管理规则,禁止销售或进口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联网汽车软件和硬件。禁令主要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车辆通信系统(VCS)硬件和软件以及自动驾驶系统软件。软件禁令将从2027年款车型开始生效,硬件禁令从2030年款车型开始生效。
点评:美方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国使用,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经济胁迫。
5、日野汽车支付12亿美元罚金,与美国达成和解
1月16日,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日野汽车宣布,围绕排放造假问题,日野已与美国当局达成12亿美元的和解协议,并就在美国市场的发动机排放认证造假及性能问题认罪。根据协议,日野汽车同意向美国司法部支付5.2176亿美元的刑事罚款,向美国联邦多个机构合计支付4.425亿美元的民事罚款,向加州支付2.365亿美元的民事罚款。
点评:日野以巨额罚金在美国了结排放造假问题。
6、特朗普上任,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正式出任美国第47任总统,时隔4年后开启第二个任期。上任首日,特朗普密集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包括,结束前任拜登的“绿色新政”,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特朗普还考虑取消最高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和补贴,并撤销有关汽车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强制规定。
点评:作为传统能源拥趸的特朗普上台,美国电动汽车产业或将“开倒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043fd8e943a55bf52633a29bf6f734.jpg)
企业动态
1、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宣布合作建设超快充网络
1月6日,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中国)宣布,双方在国内超快充网络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相互开放各自专有的超快充网络。小鹏汽车和大众集团(中国)的客户都能接入一个拥有2万多个充电终端,覆盖中国420个城市的超快充网络。双方还将探索共同建设联合品牌的超快充站,加速充电网络建设。
点评:车企抱团推进超充网络建设,带来的是双赢的局面。
2、首位华人,李晖升任丰田中国总经理
1月10日,据丰田中国官网消息,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已升任丰田中国总经理。这是丰田自1964年进入中国以来,首次由非日本籍人士担任该职位。
点评:丰田此举被视为加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并加速本土化进程。
3、广汽将与华为打造全新汽车品牌
1月10日,广汽集团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设立GH项目(暂定名),注册资本为15亿元,并计划以其为载体,与华为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的汽车品牌,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
点评:继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后,广汽将再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5、零跑汽车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转正
1月13日晚间,零跑汽车发布盈利预告,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公告显示,零跑汽车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5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80%;毛利率不低于8%。2024年,零跑汽车销量为293724辆,同比增长104%。
点评:零跑成为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季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
6、一汽解放换帅完成工商变更,李胜接任董事长
天眼查App显示,1月15日,一汽解放发生工商变更,吴碧磊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李胜接任,同时发生高管变更。此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李胜辞去一汽解放总经理职务,接替吴碧磊担任一汽解放董事长,于长信由常务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而吴碧磊继续担任一汽集团副总经理。
点评:通过内部提拔,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平稳过渡。
7、小鹏汽车2025年将扩招6000人
1月2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2025年将扩招6000人,并鼓励员工“多生娃”,还推出“小鹏新生计划”,将为新生二胎或新生一胎双胞胎的员工家庭发放1万元,为生三胎的员工家庭发放3万元;同时表示在员工待遇上“该花的钱绝不省”。
点评:2024年小鹏汽车业绩前低后高,近几个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