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的化身,在民间的呼声不弱于唐宗宋祖,群众的呼声也是了得。但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虽然名垂宇宙,功盖寰宇,赢得生前身后名,但却是一位悲剧人物。诸葛亮辅佐郁郁不得志,甚至有点穷困潦倒的刘备,从一个寄人篱下的住客,一直到雄踞益州,荆州的一方霸主。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称帝之日。
但诸葛亮的志向,并不是单单辅助刘备三分天下,割据一方。而是要北伐中原,一统华夏,也就是在《出师表》中所称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在汉朝国运将终,人心向背之时,诸葛亮的高尚气节可以说是可歌可泣,毕竟忠义之心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所推崇的。
只可惜,诸葛亮面对的天下大势,与萧何,张良等人不同。坐镇荆州的关羽,好大喜功,轻敌冒进,致使荆州丢失。再加上刘备不听群臣劝阻,贸然发动夷陵之战。如果取胜还好,结果江东陆逊一把大火,将蜀国七十万大军大败,连刘备都是仅以身免。
如果按照《隆中对》时,诸葛亮为刘备分析的天下大势,蜀国应在“天下有变”之时,从荆益二州同时出兵北伐,这样魏国首尾难顾,再联合盟友江东,兴复汉室还是很有可能的。但关羽,刘备的这一系列操作,直接让刚刚建立的蜀国元气大伤。以至于诸葛亮在平定南王孟获后,出兵北伐时总是要小心翼翼,生怕有大的闪失,有损蜀国实力。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就是因为诸葛亮恐胜算不大而拒绝。
所以说,不是诸葛亮无能,而是刘备,关羽等人拉了后腿,以致蜀国成了三足中实力最弱的一方。
虽说蜀国国力羸弱,将才匮乏,但诸葛亮毅然六出祁山,给魏国以压力。下面咱们就分析一下,诸葛亮六次北伐效果如何,都因何而败。
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
诸葛亮在刘备病逝白帝城后,掌握了国家大权,先后派邓芝结好江东,然后南征孟获。又采纳马谡的建议,用反间计借曹睿之手贬谪司马懿。在魏国松懈之时,以赵云为先锋,两路出兵,出其不意攻破了南安,安定,天水三郡,一时之间曹魏朝野震惊。
曹魏的驸马夏侯楙,与曹真,王朗等人也非诸葛亮对手,曹军大败。关键时刻曹睿重新起用司马懿。司马懿灭新城孟达,又命张郃率军攻打咽喉要道街亭。虽然诸葛亮早已料到街亭的重要性,但参军马谡纸上谈兵,将街亭丢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此终止。
第一次北伐,虽然诸葛亮没有取胜,但迁徙三郡百姓人马,又得了魏将姜维。但诸葛亮自知用人不当,所以斩了马谡之后,自贬为后将军。
第二次北伐,同年冬天。
诸葛亮此番出征,与第一次相比,魏军已经有所准备。陈仓城中的郝昭,以及先锋王双都是难缠的对手。结果诸葛亮攻不下陈仓,粮道又被王双侵扰,只得退兵。不过命魏延设计除去王双,也算是挫败魏国威风了。
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
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可以说打得有声有色。趁郝昭病重,偷袭了陈仓城,然后又攻克武都阴平而郡。用假退兵之计,杀得司马懿等人大败,还趁机劫了曹军营寨,司马懿大败而回。只可惜张苞病故,诸葛亮口吐鲜血,染病不起,无奈退兵。
第四次北伐,公元230年。
诸葛亮多次侵入魏国,所以曹真司马懿等人请命从子午谷攻打蜀国。可惜秋雨连绵,山路崎岖,魏军不战而退。诸葛亮趁机命诸将出箕,斜二谷。曹真无谋,又嫉妒司马懿的才干,被蜀军偷袭大营。诸葛亮一封羞辱信,直接让曹真暴病军中。曹睿大怒,命司马懿出战蜀军。不想诸葛亮用奇门阵法,将司马懿打得大败。
不过押粮官苟安,延误了粮草日期被诸葛亮责怪,怀恨在心偷偷归降了曹魏。并在司马懿的授意下回成都散步流言,说诸葛亮要拥兵自立。后主无谋,听信谗言,急召诸葛亮班师回朝。
第五次北伐,公元231年二月。
诸葛亮这番出兵,卤城太守归降蜀军。诸葛亮利用怪蜀滩的地形,以及六丁六甲的缩地术,将司马懿,郭淮等人哄得团团转。趁机割取了陇上小麦以做军粮。诸葛亮以逸待劳杀,等待司马懿偷袭剑阁粮道的大将,杀得曹军大败。
就在诸葛亮军临渭水直逼长安之时,突然接到永安李严的告急文书,说东吴起兵入境。诸葛亮火速班师回朝。临行时,在剑阁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郃。不想李严因粮草不济,欺骗诸葛亮回军。诸葛亮大怒,将李严贬为庶人。
第六次北伐,公元234年。
第五次北伐三年之后,诸葛亮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虽然出战不捷,但能识破司马懿的反间计,大败魏军。又能利用上方谷设计,火烧司马懿,也不愧为谋略过人。只可惜司马懿自此装起了缩头乌龟,再不出战,最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不过蜀军再临行前,上演了一出“死诸葛惊走生仲达”,也算是诸葛丞相的英雄挽歌了!
以上便是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都因各种原因被迫退兵,再加上操劳过度,最后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国又发生了魏延,杨仪火并,实力进一步削弱。以至于其后的蒋琬,费祎等人都不得不采取休养生息的国策。
但在对手曹魏看来,诸葛亮虽然来势汹汹,毕竟国力不行,千里迢迢,代价甚大。再加上魏主曹睿是一个明智之主,早已给司马懿下了旨意,一语道破蜀军破绽,司马懿也是深信不疑。
原著中写道:睿又以手诏赐懿曰:“卿到渭滨,宜坚壁固守,勿与交锋。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计莫善于此也。”
曹睿虽然年纪不大,也极少对阵,但却以超高的眼光总结出克制蜀军的策略,与老狐狸司马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以至于诸葛亮激怒魏国诸将出战时,司马懿都要借助曹睿的旨意来克制诸将。蜀国国力不足,再加上道路崎岖,可以说每次出兵都是劳民伤财,若不是诸葛亮善于治国,哪里来的实力抗衡曹魏。这也就是为何姜维后期多次北伐,而蜀国最先灭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这点来看,诸葛亮之所以失败,缺少一个明智之主,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只会斗蛐蛐,信巫师的阿斗对比,曹睿实在太强了!
但从数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争斗,虽然最后司马懿笑到最后,但诸葛亮始终占据主动优势,令司马懿身着女妆。也足以验证司马懿那句:“诸葛亮真当世奇才也!”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