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葱有绝招?老农教你根部“5动作”,葱白粗壮产量高!

新农视野者 2025-02-22 21:11:42

“现在的葱啊,是越来越难种了!

不是长得细,就是产量上不去,费了老劲,结果还不如人家随便种种的!

张大爷是村里的种葱老把式,最近他总是唉声叹气。

确实,现在种葱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种出好葱的却不多。

很多人都觉得,种葱嘛,不就是埋土里浇水施肥吗?

哪有那么多讲究?

其实,种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想要葱白粗壮,产量高,那可得在根部下功夫!

一位有着几十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民,向大家普及了关于种植大葱的秘诀,并表示:只需要在根部操作一下,葱白就能更加的粗壮,而且还能高产。

种葱,根部是关键!

要说这葱,还真得从根儿上说起。

根好,葱才能长得壮!

土壤:地不好,白搭!

老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葱也一样,土壤是基础。

选地,那可得选肥沃的土地。

这样的地儿,透气性好,养分足,葱才能扎根。

土地的耕作也重要,深翻、耙平,一步都不能少。

深翻能把土里的虫卵翻出来冻死,还能让土壤更疏松。

你想啊,根都扎不进去,葱能长好吗?

除了翻地,底肥也得跟上。

底肥就像葱的“营养餐”,给它提供充足的养分。

不过,施底肥也有讲究。

底肥一定要和土壤拌匀,不能“孤肥”。

不然,葱根烧坏了可就麻烦了。

底肥一定要是腐熟的。

没腐熟的底肥,会消耗青苗的养分,让葱苗长得弱不禁风。

张大爷说,他以前有个邻居,就是图省事,直接把没腐熟的鸡粪埋在地里。

结果,葱苗是长出来了,但是又细又黄,没多久就死了。

幼苗:伺候“小祖宗”!

葱苗刚长出来的时候,那可是最娇嫩的时候,得像伺候“小祖宗”一样。

等葱苗长出一些根系的时候,要交替施加基肥,避免淋水将根系冲走,更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过于干燥。

幼苗期也可以适当追肥,这段时间是大葱生长比较快的一段时间,但是追肥可不能过量。

追肥过量,葱苗长得太快,茎秆会变得脆弱,根部也扎不深。

就像小孩子一样,一下子吃太多,反而容易生病。

张大爷说,他以前就犯过这个错误,急于求成,猛追肥。

结果,葱苗是长得快,但是一场风雨下来,倒了一大片,心疼死他了。

培土:给葱“盖被子”!

葱长到一定程度,就要培土了。

培土就像给葱“盖被子”,能增强葱的支撑力,保护根系,还能促进根系发育。

而且培土后还可以防止根系呼吸过度,从而出现破皮现象,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合成,不利于收获。

张大爷说,培土的时候,要一点一点地往上加土,别一下子堆太多。

土太厚,葱苗会喘不过气来。

收葱:最后也别大意!

眼看着葱就要收获了,可别掉以轻心。

这时候,养护也很重要,尤其是叶子和秧苗。

要是杂草长得比较旺盛,就要进行拔除工作,否则会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叶片在冬天最好用苫布包裹,同时还可以防止霜冻,保证沾水不会影响葉片生长。

同时在收到前一个星期内,叶片也不要轻易修剪,并且要注意养护根系,保持土壤湿润,这样能够让根系吸收更多养分,从而不会出现生长停滞,影响到大葱品质等问题。

张大爷说,他以前有个朋友,收葱前觉得叶子太乱,就全给剪了。

结果,葱是收了不少,但是品质却下降了,卖不上好价钱。

除了以上这些,种葱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轮作制度就是将一种植物进行交替种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品质,而且还能提高产量,因为在同一块土地上面,不同植物对于养分需求等都有所不同。

比如水稻跟蔬菜就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采用交替种植的方法,可以降低病虫害出现的概率,同时能够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种植大葱的时候,可以采用这样的制度提高产量。

不同的大葱品种在营养以及味道等都是大相径庭的,有些辣味比较浓,有些就是较为清淡的。

所以根据人们的口味进行选取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大葱这款调和菜使用频率。

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就会导致大葱根系缺氧,而通透性则比较差,这样下去就会影响到根系生长,相应的大葱也没法生长太好。

反之,如果土壤太干燥的话,会导致缺水,从而出现萎蔫现象,这对于种植者来说,是非常不理想状况,所以根据不同阶段来保证土壤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是非常重要。

所以,种葱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想要种出好葱,那就得在每个环节都下足功夫,才能保证葱白粗壮,产量高。

有人说,种葱就像做人,根基要稳,才能枝繁叶茂。

也有人说,种葱就像谈恋爱,要细心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实,种葱更像是一场修行。

在田间地头,感受自然的馈赠,体会劳动的快乐,这才是种葱的真谛。

您觉得呢?

种葱的秘诀,您还知道哪些呢?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让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