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陕西岚皋县发生了一起令人唏嘘的悲剧:一头野猪冲进一户人家,撕咬致死一位70多岁的老人。
经岚皋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证实,老人因失血过多当场身亡。
从网络上流传的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事发时间是早上9点57分。一头野猪突然闯入一户院子,动静之大引得老人好奇出门查看。
不料,野猪直冲老人而去,一头撞倒,将老人从台阶上顶翻在地。紧接着,这头野猪开始疯狂撕咬,场面惊心动魄。
尽管老人院中的三条狗奋力与野猪周旋,但根本敌不过这头浑身肌肉的“山中霸王”。
最终,老人腰部受重创,血流如注,倒地后一动不动。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确认老人身上多处伤口严重,已因失血过多不幸离世。
这场悲剧令人悲痛不已,但它并非孤例。岚皋县林业局在次日表示,已成立专班展开调查,并承诺尽快给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
然而,野猪伤人事件在各地的频发表明,这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隐忧。
11月2日,安徽滁州的一段监控视频同样让人揪心:一群孩子在路边玩耍时,突然冲出一头野猪。
一名女子紧急冲上去保护孩子,但因照顾邻居的小孩,没能及时撤退,被野猪袭击。好在她伤势较轻,经治疗已无大碍。
警方通报称,这头野猪可能因扫墓鞭炮声受惊而跑下山来,被迅速击毙。
类似的野猪“突袭”事件在全国层出不穷。10月,杭州建德街头惊现一头重达160斤的野猪,当地警方和林业部门联合耗时一小时才将其制服。
南京南站甚至发生了野猪闯入高铁轨道与列车相撞的离奇一幕。还有受伤野猪闯进北京居民家中卧室的骇人场景,甚至在江苏南昌,一头野猪冲入汽修店,咬伤两名老人。
据国家林草局数据,截至今年1月,全国野猪数量已突破200万头,分布于28个省份,其中26个省份报告了野猪致害事件。
野猪为何在近些年频繁与人类“正面交锋”?原因之一在于它们惊人的适应能力和迅猛的繁殖速度。
曾几何时,野猪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处于濒危状态,但如今,它们俨然成了生态系统中的“霸主”。
尤其到了冬季,野猪觅食困难,常下山寻找食物。作为杂食动物,它们几乎无所不吃,觅食范围也从农田逐渐延伸到人类的生活区域。
随着村庄和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渐向山脚下扩展,人类与野猪的“生活圈”越来越多地交织在一起,冲突也随之增多。
面对野猪造成的频频伤害,我国早已着手治理。今年2月,15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野猪作为防控重点。
例如,宁夏西吉县作为全国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地区之一,早在2021年就启动了猎捕行动。
这些猎捕行动并非单纯依靠枪支,还结合猎狗引诱等方式,对捕获的野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影响生态平衡或污染环境。
与此同时,为保障农民利益,各地还推出了农作物受野猪侵害的保险政策,减少因野猪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不过,有人建议将野猪推上餐桌来控制数量,这一方案听起来“接地气”,却因风险太高难以实行。
一方面,野猪体内是否携带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尚不明确;另一方面,野猪是野生动物,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猎捕和食用。
治理野猪的核心并非“斩草除根”,而是实现数量的科学调控,平衡生态系统。
回顾来老人这起事件,无论是“人猪争地”还是意外冲突,安全总是第一位的。只有多部门协作,加大治理力度,我们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为群众生命财产织密一道“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