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最让人意外的新闻莫过于《哪吒2》票房突破123亿,而导演饺子却突然消失。
官媒连发十几条微博都找不到人影,网友急得直跺脚:“这哥们儿到底图啥?”
谁能想到,这个让中国动画登顶全球票房的男人,十年前还被人骂作“啃老废物”。
饺子本名杨宇,是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偏偏大三那年迷上了动画软件MAYA。
整整三年半,这哥们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邻居天天嚼舌根:“28岁大男人赖家里吃闲饭!”
只有饺子妈像《哪吒》里的殷夫人,每天默默往儿子屋里塞水果。
憋到2008年,他掏出16分钟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直接横扫德国、日本二十多个大奖,动画圈炸锅:“外行吊打专业户!”
2015年更疯!
饺子非要拍动画电影,投资商集体冷笑:“给小孩看的玩意儿能赚几个钱?”
他白天四处求人,晚上接私活攒钱,硬凑出启动资金。
结果《哪吒1》剧本磨两年,动画做三年,团队天天熬夜改细节,有人累到送急诊。
2019年电影上映,50亿票房啪啪打脸所有看衰的人。
《哪吒2》直接封神!
123亿票房干翻好莱坞大片,饺子却躲起来了。
饺子直接关机:“谁动我电影我跟谁急!”
郝蕾说得太准了!
这圈子多少人红了就飘?
饺子偏不!
爆红后采访照旧穿79块T恤,被粉丝围堵就躲便利店吃泡面。
有狗仔拍到他凌晨三点从工作室出来,手里还攥着分镜稿。
更绝的是郭帆!
法律系出身的《流浪地球》导演,和饺子并称“草根双雄”。
俩人都爱死磕细节:《流浪地球》太空舱图纸画了3000张,《哪吒2》敖丙战甲改了100多版。
网友调侃:“这俩较真狂魔,把投资方都逼成强迫症!”
现在电影圈怪得很——名导拍烂片圈钱,草根拿命换精品。
饺子闭关前最后一条朋友圈写着:“做哪吒第三年,我妈白头发多了三分之一。”
评论区瞬间泪崩,有人翻出他2016年采访视频:说到团队有人累到住院,这个硬汉导演当场哽咽。
如今横店满地“速成导演”,艺考班忽悠家长:“成绩差怕啥?
当明星赚大钱!”
郝蕾早怼过:“剧本都读不懂演啥戏?”
观众眼睛雪亮:“好电影是拿命熬出来的!”
《哪吒3》到底啥时候出?
全国影迷天天在官微催更。
评论区彻底嗨了:“就冲这脾气,第三部票钱我提前付!”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娱乐圈确实存在一些悲哀的地方。
很多导演一旦走红,就开始追求商业利益,不顾电影质量。
但饺子不一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好电影是用生命熬出来的。
他的坚持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
在这个浮躁的行业里,能够保持初心,为艺术而奋斗的人越来越少。
饺子的闭关,不仅是对资本的拒绝,更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不少网友感叹,正是这些草根导演的存在,才让中国电影有了新的希望。
他们没有背景,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却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创造出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
饺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的经历也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在追梦的路上不要轻易放弃。
当然,导演该不该为艺术拒绝资本,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一方面,资本的注入可以加速电影制作,提高电影的质量;另一方面,过度商业化可能会破坏电影的艺术性。
饺子的选择无疑是对艺术的坚守,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认为,电影毕竟是一种商品,适当的商业化无可厚非;也有人觉得,艺术至上,不应该被资本左右。
无论哪种观点,我们都应该尊重导演的选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娱乐新闻所包围。
很多人关注明星的绯闻、八卦,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饺子的故事提醒我们,娱乐的本质是为了传递正能量,而不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也为这个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饺子这样的导演出现,为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对于《哪吒3》的期待,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饺子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心血的结晶,相信他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至于他什么时候复出,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支持这样一位为艺术而奋斗的导演,因为他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