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时间,有一条新闻上了热搜,那就是有些西方国家竟然在他们的食品包装上打上了“不含中国成分”的字眼,作为产品的卖点来炒作,令人震惊之余,我们又倍感无奈。
震惊的是,某些西方国家竟然用“不含中国成分”作为产品卖点,带有一定的歧视;无奈的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在某些范围内确实连国人自己都很担忧。
众所周知,食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物质,食品安全与民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食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虽快,但在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苏丹红工业添加剂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金华敌敌畏火腿事件、毒黄花菜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历历在目,让国人又爱吃又怕吃。
虽然在食品方面,我国早就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存在着职能部门间的界限不清,监管职权不明,可操作性不高,一些缺乏道德和良心的制造商为赚钱,生产各种有毒有害食品,且其制假的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食品管理仍然是一片混乱,大小有关的食品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
无独有偶,一边是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热议,一边又是最近多地严抓电动车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电动车是很多国民赖以出行的交通工具,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交通安全严抓电动车本是无可厚非。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骑行电动车已不同于以往,电动车买到手,不仅车主要考取驾照,还要给它上牌,今年7月1日新规出台后,还要求佩戴符合新规标准的头盔。
我国是电动车大国,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的数据,中国的电动车数量已超过3亿辆。每天上下学时间,许多普通市民都会骑着电动车接送孩子,这俨然已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出行高峰期间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人多车多,必然会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国家多次出台电动车的各项管理措施,一次比一次更为严格。多地交管部门对此非常重视,我们也常常会在城市的出行要道、三岔路口等重要位置发现交管部门在查车。不少朋友也因某些方面不符合规定,被交管部门罚了款,严重的车辆被没收。
虽然说,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及交管部门的严抓硬管会给出行的朋友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方便,但总体上大多数人还是支持这项工作的。一是因为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有利于交通的长远发展,二是交管部门的严抓硬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交通事故及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为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政策,电动车规范管理利国利民。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地政策不一,造成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一些困难和阻力,凡此种种引发众多市民热议,但至少这件事情已经有相关部门在管,甚至是非常尽力的在抓在管。
食品安全与交通安全都关系到社会生活中每一位市民的安全,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各种食品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身边各种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老百姓呼声很大。
有网友就说,如果我们的相关部门,能把抓电动车的精力也用到食品安全管理上,或许用不了几年,国外食品的包装袋上就会写着:内含中国成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国人就是最幸福的了。各位友友,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