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动不动就“贬为司马”,“司马”是什么官职?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2-06 14:01:53

《——【·前言·】——》

唐代的官员,动不动就被“贬为司马”,这一职务到底是何等含义,为什么许多大臣都逃不过这一命运?

司马的起源与演变

“司马”一职的由来,要追溯到西周时期,作为三公之一的“司马”,负责军政事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设置的司马职务不一,基本都涉及军事指挥,充当国家重要的军事顾问,或者军务管理者。

到了汉代,司马的角色逐渐演变,出现了“大司马”这一高级职务,主要职责是军事统帅。

汉武帝更是通过设立“司马”的职位,加强了集权,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权力大增,成为重要的军事领导之一。

这个职务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到了隋唐时期。

唐代司马的职能与地位

唐代的“司马”职务,表面上看似地方刺史的佐官,实际上却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

司马在地方上,没有明确的职权和职责,通常是为刺史提供辅助,可以说是刺史的“随从”。

具体来说,司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刺史处理日常政务,帮助管理地方事务,参与一些军事和社会管理工作,在政治实权上,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

唐代的行政体系中,司马不是一个独立的职务,是作为刺史的助手存在。

刺史的职位相对较高,负责整个州的治理,司马主要承担辅助刺史的工作。

比如,刺史需要协调地方事务、管理治安、调度资源,而司马则在一些次要事务中,担任重要角色。

司马的职能不强大,地位相对较低,在一些地方,司马甚至可以被称为“副职”,起到的是“名义官职”的作用。

这也使得许多在中央朝廷中,有过显赫表现的官员,在遭遇政治斗争时,常常被贬为司马,作为一种隐性惩罚,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被剥夺所有职权,却被排除在了真正的政治中心之外。

这种制度设计,不是无意为之,唐代的许多政治冲突,和权力斗争,都通过这种“软性”的手段进行。

对于被贬为司马的大臣来说,这一职务更多的是一种羞辱,不是一个真实的行政职能。

司马在唐代已成为一个,几乎无所作为的职位,成为了无权无势的贬官的代名词。

这些官员名义上,保留了一个职位,工作中却失去了,对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控制。

这种“权力的边缘化”,是唐代政治斗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它通过这些看似“荣誉”的职务,将那些政治不再重要的人物,排除在外,强化了权力中心的集中化。

这一现象,在唐代政治中屡见不鲜。

许多官员因政见不合,或得罪权贵,最终被贬为司马,远离了政治中心,甚至被迫进入了“软禁”状态。

这个过程,往往没有血腥的权力斗争,通过巧妙的官职安排,使得被贬者的政治威胁得以化解。

贬为司马的历史案例

在唐代,贬为司马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许多有名的大臣,甚至一些才子、文人,都曾因权力斗争,或政治冲突,被贬为“司马”。

白居易,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因《长恨歌》和《琵琶行》被世人铭记。

鲜为人知的是,白居易因得罪权贵,在元和十一年,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曾在朝廷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如刑部侍郎、御史大夫等,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使得他不得不被贬谪到,远离权力中心的江州。

江州司马这个职务,看似只是一个地方的官职,实际上是唐代贬官的“温和”方式。

这个职务意味着白居易,失去了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也代表着他在政治上的“软禁”——没有实权,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核心区域。

这一次贬谪,表面上是地方职务的调整,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排除。

白居易没有因为被贬为司马而气馁,这次贬谪,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沉浸在文学创作中,最终创作出诸如《琵琶行》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身处江州,远离了政治中心,他的诗文,却成为了唐代文学的巅峰之一。

白居易的故事,展示了贬谪司马的另一面:失去了权力和地位,也未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有时,反而能促成新的成就。

还有个典型的贬为司马的例子是李林甫。

李林甫,唐代著名的权臣,一度在朝廷中掌握了巨大的权力,渐渐与皇帝的关系逐渐恶化,以及与其他大臣的权力斗争加剧,李林甫最终被贬为司马。

李林甫的贬职,是一种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他被剥夺了曾经的影响力,并被打入了政治的边缘地带。

李林甫的例子,说明了“贬为司马”是官职上的一个变化,更是一个政治信号。

司马职务往往意味着,被排除在权力的核心之外,甚至是对手,以此方式进行“软打击”的一种手段。

司马职务的象征意义

贬为司马,在唐代的官场中,更是一种权力斗争中的象征。

名义上,司马是一种地方官职,职能相对较为简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司马往往代表着失去权力的地位。

被贬为司马的官员,是被从政治中心边缘化,甚至是“软禁”,在某种程度上被隔离开来。

贬为司马的象征意义,体现在对官员的排斥和打压上。

对于那些在朝廷中,拥有一定地位,因政见不合或与权贵,发生冲突的大臣来说,贬为司马是最常见的“惩罚”方式。

这一职务的设定,使得这些曾经的权臣失去了,对国家大事的控制,从而为朝廷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司马职务的象征意义,也不是全是负面的。

对于一些官员来说,贬为司马,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政治上的“软着陆”。

依然拥有一个名义上的官职,没有实际权力,至少保住了面子,避免了更加严厉的惩罚。

对于这些官员而言,贬为司马也可以被视作一种“保护性”措施,使他们免于,完全失去所有政治地位。

这种“保护”往往并不持久,司马的职务,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威严和功能,变得更加无关紧要。

在唐代的政治环境中,贬为司马的官员,通常要么是彻底退出了政治斗争,要么陷入了一个名存实亡的职位,最终被历史遗忘。

即便是像白居易这样的文化名人,尽管身处江州,诗文依然广为流传,但在政治权力的核心中,他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和声望。

唐代的“司马”职务,是一种权力斗争中的隐性操作。

通过贬为司马,唐代的帝王,能够将那些不合时宜的大臣,排除在外,还能巧妙地,维持政治表面的和谐。

这一制度设计,深刻影响了许多大臣的政治命运,也揭示了唐代官场,复杂的权力博弈。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权力的运作方式,以及那些曾被贬为司马的官员,如何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被边缘化,最终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30 阅读:28760
评论列表
  • 骞… 46
    2025-02-07 10:55

    五千年,职务和爵位一直在贬值

    神经蛙 回复: 尽情
    怕手下权力过大,又怕手下不主动做事[笑着哭]
    尽情 回复:
    每一位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掌握更多的权力,那么中枢就不断的虚化原有宰辅权限职责,中朝官的大将军(领、录尚书事)、尚书令取代外朝三公,内朝官的中书令取代尚书令,秘书性质的大学士取代中书丞相,军机处取代殿阁大学士。地方上自然是不断的拆分、析置,把州牧刺史权重权限不断缩小,在宋代几乎都成为差遣官,以差遣的知某某府事代替本官的使、令,大体上官职是在减弱降低,爵位其实还可以,魏晋以前有封国,之后哪怕没有实际的封地,爵位也依然很难得,除过明末等王朝末期,爵位还是很稀缺、很厉害的。
  • 2025-02-07 08:37

    原因应该还是两晋司马家族把名声搞臭了,所以过了南北朝司马就天上地下了。

    无可厚非 回复:
    十六国的时候司马多如狗了吧。。。那会儿的篡位三件套,封王,加九锡,开府仪同三司。这三件拿到,下一步就嘿嘿。。
  • 2025-02-07 02:12

    行军司马 粮道司马 盐道司马 官铁司马 多的很 你可以理解为秘书会计[滑稽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回复:
    行军司马和州司马完全不一样,州司马有些空头的意思,但行军司马是藩镇实权武官,节度使、节度副使、节度留后(节度副使和节度留后,我不知道哪个高)之后就是行军司马了,地位比四都都高(四都是都押衙、都知兵马使、都虞候、都教练使)
  • 犀獾 25
    2025-02-07 10:54

    司马本来就是小官。大司马才是大官。这是俩不同的官职

    天天开心 回复:
    [呲牙笑]参谋和参谋长么
    疑是一席风卷过 回复: 天天开心
    大司马是总参谋长
  • 2025-02-07 15:02

    不就是助理吗,好听点就是参谋

  • 2025-02-07 14:27

    李林甫是唐朝有名的奸相,但何曾被贬为司马?

  • 冰川 12
    2025-02-07 12:02

    停职考察。有编制有工资但没有实权,过渡性职位

  • 2025-02-07 16:46

    司马还没长史官大

    远方的河 回复:
    长史是秘书长
  • 2025-02-07 20:03

    江洲司马青衫湿

  • 2025-02-07 17:33

    对于大多数唐代诗人司马都是可望不可即的职位

  • 2025-02-08 14:46

    商朝沿续下来的,干什么就司职什么,有的连姓名都跟着官职了。历史传承断续而逐渐改变。大祭司(礼仪祭拜相当于礼部)司徒(管人相当于吏部)司马(管军马部队相当于兵部)司空(监督,相当于左都御史)司农(农业土地税收)

  • Sing 4
    2025-02-07 08:00

    相对于不入常的副市长

    一壶浊酒喜相逢 回复:
    司马,军职管300-500人,基本等于营长,县长都够不上,平时都说县团级。
    电话110 回复: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司马属于中等军官,但别部司马拥有独立的部队
  • 2025-02-23 09:08

    唐朝是门阀政治的顶峰,都是大贵族出身,贬官也得“留个面子”,做个【司马】![得瑟]

  • 2025-02-10 22:26

    司机管理机器 司令管理命令 司马管理马的 司在古文中有管理掌控的意思。 其实管马的也不是小官,马那个时候可是大杀器

  • 2025-02-21 01:21

    江州司马青衫湿

  • 2025-02-07 21:52

    夹头[呲牙笑]

  • 2025-02-08 09:08

    刺史助理?

  • 2025-02-08 20:52

    大司马、大将军呢

    无邪 回复:
    卫青
  • 2025-02-07 13:32

    标题就是一个伪命题,内容就不必看了,长篇大论建立在一个虚假哦命题上边,都是意淫成分比较多

    论语 回复:
    伪在哪里?
  • 2025-02-07 20:52

    死马[呲牙笑]

  • 2025-02-07 20:09

    总之比7品县官大

  • 2025-02-07 20:46

    四调

  • 2025-02-08 07:06

    又一篇AI小作文,全篇来回捯那几句话,一个段落换个说法说八遍

  • 2025-02-18 07:47

    弼马温

  • 2025-02-10 13:11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是一个姓,这是一种诅咒。

  • 2025-02-08 22:05

    江州司马青衫湿

  • 2025-02-08 15:43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 2025-02-09 17:12

    相当于现在秘书主任!

  • 2025-02-10 23:09

    弼马温

  • 2025-02-07 23:42

    刺史贬为大司马

  • 2025-02-08 09:51

    马司令,弼马温。

  • 2025-02-10 16:31

    调研员,巡视员

  • 2025-02-10 23:38

    自从出了司马懿。从此司马不值钱

  • 2025-02-09 23:36

    岳父应该叫自己女儿嫂子

  • 2025-02-10 20:03

    《唐代藩镇研究》张國刚著,吾阅此書,受益匪浅。

  • 2025-02-15 18:25

    江州司马青衫湿,“鲜为人知”吗?

  • 2025-02-24 01:02

    二王八司马

  • 2025-02-21 18:24

    养马的,和孙悟空的级别一样

  • 2025-02-24 02:27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翻来覆去就那么点东西!

  • 2025-02-08 12:06

    都已经无权无势了,要这个官何用?这个官非做不可吗?

  • 2025-02-08 08:33

    唐朝的州司马,其实是从以前的州主簿改名而来

  • 2025-02-08 12:10

    总比明朝动不动抄家灭族文明多了

  • 2025-02-09 04:45

    江州这个地方怕不是安庆吧,肯定不是重庆。

  • 2025-02-07 12:36

    柳宗元和刘禹锡作为二王八司马变革的其中两人,也都被贬为州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