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近代历史可以说是风云变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大时代里,有很多人的人生经历也是十分离奇。
有些在历史进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伟人,或许祖上都是籍籍无名之辈,这也正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的佐证。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两位主角,她们不会想到自己在年轻时候还只是晚清巨富家中的女佣,却在多年之后成为了著名历史人物的母亲,她们的名字因为这样传奇的故事留存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她们一个生下了赵一荻,一个生下了宋美龄,前者是张学良的一生所爱,后者嫁给了蒋介石,成为了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
一、动荡的大时代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盛极必衰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对于大清帝国来说,这个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或许就是宣布闭关锁国的那个时刻。
此后的多年时间里,清朝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差距不断拉大,直到英国的坚船利炮开到南京城下。
此时的清政府显然不是英国的对手,在战争中失败的清朝也不得不签订了第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有了这样的“开头”,世界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当然也不会放过大清这块肥肉,列强一个接一个的来侵略大清的土地,最终让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况。
那清政府在这期间有做出过什么努力吗?
在大清最初遭到侵略的时候,就有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提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口号。
他们大多是当时国内的激进派,曾经组织过地方武装来镇压当时清朝此起彼伏的起义,也是在这时候开始组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和左宗棠几个大臣了,洋务运动就此开始了。
不过这些大臣很多时候都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方向的作用,具体的事情还是需要有切身经验的人才在一线工作,这也是吸引了很多有识之士加入到他们的麾下,盛宣怀就是其中之一。
盛宣怀说是年少有为一点也不为过,从小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天赋,小小年纪就考上了秀才。
再加上他的父亲和李鸿章是故交,进入官场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是正赶上洋务运动这个机会,盛宣怀的父亲就让盛宣怀跟随李鸿章出力。
对于老友的儿子,李鸿章自然是器重有加,盛宣怀心中也是一腔热血,两个人一拍即合,李鸿章大手一挥,盛宣怀就放手干了起来。
盛宣怀第一个着手的项目就是近代工商业,他认为这才是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强大的必经之路。
在1872年李鸿章开办轮船招商局之后,盛宣怀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通商银行就是他一手开办,我国的第一条电报线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
中国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能够建立起来也离不开盛宣怀的努力。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盛宣怀也得以将家业进一步扩大,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报效国家,也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才因此有了后面的故事。
二、吕葆桢和倪桂珍盛家在成为了晚清首富之后家业肯定不会是一般的大,所以会有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照料。
在招佣人的时候,盛宣怀也是秉持了极高的标准,手脚麻利,干活灵光都只是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这在当时男人还有很多是文盲的社会背景下,可以说是极其严苛的标准了。
盛宣怀这样做当然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盛家能够接触到当时社会上各方各面的人,家里的佣人不能够丢了盛家的人。
更重要的是,盛宣怀也想从其中筛选出一些可用之才,加以培养,说不定以后能有一番大作为。
吕葆桢和倪桂珍就是通过了这样严苛的标准,才得以在盛家做事。
吕葆桢相貌出众,盛宣怀很容易就注意到了这个佣人,他嘱咐可以让吕葆桢多接受一些教育,也正是这个举动,让吕葆桢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有文化、有才情的女性。
这让盛宣怀的好友赵庆华对吕葆桢十分倾慕,两人很快喜结连理,盛宣怀当然也是乐见其成。
虽然只是嫁入赵家做妾,但吕葆桢还是尽力的照顾赵家,给大太太分担了不少的压力,一家人的关系也很和睦。
赵庆华和吕葆桢的感情也很好,婚后不久吕葆桢就陆续生育了好几个孩子,最著名的就是赵一荻。
家庭条件优渥,母亲也是知书达理的女人,赵一荻在父母的培养下成为了民国有名的才女,在一次舞会上俘获了张学良的心,成就了一段佳话。
另一位佣人倪桂珍的出身相比吕葆桢来说好一些,不过也只是普通人家,只是最大的区别是,倪桂珍的家庭尽全力供养倪桂珍读书。
倪桂珍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成功考上了当时的女子学校,还弹得一手好钢琴,英语也是出类拔萃。
倪桂珍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功当上了盛家的家庭教师,这样的工作自然是常常能够见到盛宣怀,再加上孩子们跟着倪桂珍都学的不错,她很容易就受到了器重。
在盛家几年之后,倪桂珍就结识了宋嘉树,盛宣怀自然也是极力撮合,两人也很快成婚。
他们养育了三个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她们三人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三位杰出女性。
回看几人的人生经历,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这其中虽然离不开盛宣怀的远见,但两个人自身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更重要的也是在动荡的大时代里抓住命运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