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拦截东风-26”闹剧穿帮纸面防御难掩技术困局

吴湾谈国际 2025-03-28 09:15:59

美国导弹防御局高调宣布成功拦截“东风-26靶弹”的余音未散,这场代号“恒星女妖”的演习就被扒出三大硬伤:靶弹由运输机空投、拦截导弹尚在图纸阶段、测试全程无实弹发射。这场被美媒称为“PPT防御”的作秀,暴露了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战略焦虑与技术短板。

根据“战区”栏目披露的细节,美军此次演习采用“定制化”操作:C-17运输机在万米高空释放模拟弹头,伯克级驱逐舰“平克尼”号仅启动雷达追踪并模拟发射标准-6导弹。

这种脱离实战场景的测试,被军事专家讥讽为“用玩具枪演练反劫机”,东风-26实际作战时以18马赫速度俯冲攻击,而运输机空投的靶弹初速不足其十分之一。更尴尬的是,号称能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标准-6 Block 1AU导弹,最早要到2026年才能量产,此次测试纯属“用空气拦截空气”。

作为专为关岛定制的“航母杀手”,东风-26射程覆盖5000公里,可携带1.8吨常规弹头或三枚分导核弹头。其双锥体弹头在再入阶段具备机动变轨能力,末端攻击速度达18马赫。

美军现役的萨德系统理论拦截上限为10马赫,爱国者-3更仅限于5马赫目标。五角大楼2023年兵棋推演显示,若20枚东风-26饱和攻击关岛,现有反导系统拦截成功率不足15%。

此次漏洞百出的测试背后,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无奈现状:陆军“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屡次试射失败,空军AGM-183A项目因技术瓶颈缩水射程,海军CPS计划推迟至2030年。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已列装东风-17、鹰击-21等多型高超音速武器,形成陆海空基全平台覆盖。美国防部最新评估承认,在高超音速领域“至少落后中国五年”。

美军近期频繁上演“PPT威慑”戏码:第六代战机F-47仅存在于概念图,B-21轰炸机量产时间一拖再拖,“星座级”护卫舰因预算超支砍掉垂发系统。

这些现象折射出美国军工体系的深层危机,2011年至2023年,美军工巨头研发成本飙升240%,但装备交付周期却延长58%。国会研究服务处报告指出,过度依赖虚拟演示正在消解美军实战能力。

当东风-26的尾焰照亮西太平洋时,美国“纸面防御”的泡沫正在破裂。这场闹剧警示世人:真正的战略威慑力,永远建立在扎实的技术根基之上。

0 阅读:0

吴湾谈国际

简介:解读事件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