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一位ip地址为成都的网友拍摄到了歼-20从头顶低空飞过的画面。
作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心血力作,歼-20在成都上空的存在感一直都非常高,时不时还能搞出来一轮音爆。
为什么这次亮相的讨论度如此之高呢?
因为画面中,咱们的五代机是带着淡黄色涂装出场的。
作为一款隐形战机,为什么会涂这么显眼的颜色呢?
黄色验证机虽说隐形战斗机指的是对雷达隐形,无法欺骗肉眼视距,但是一片蔚蓝之中出现一架亮黄色的飞机,属实有些太过吸引注意力。
全球现役战斗机普遍采用黑灰色配色,部分采用灰蓝色涂装,如果不是俄罗斯的“白天鹅”轰炸机存在感极高,一些朋友估计会认为白色涂装是民航专用。
我国为什么要搞一架明黄色的战斗机呢?事实上,我国可不仅仅只有一架明黄色的战斗机,就连歼-20系列都不只有一架。
早在2022年7月,印度《欧亚时报》就对歼-20双座版进行了一波跟踪报道,当时双座版身上披覆的就是黄色涂装,这也算得上是中国验证机的官方皮肤。
既然是验证机那就说得通了,黄色便于肉眼识别,也可以提供更强的雷达反射波,对于地面塔台来说更加方便于监测。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实战情况交给隐形涂料负责,验证阶段隐形涂装只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这个特殊的阶段,防锈才是涂料的主要任务。
一架战斗机从出场到正式服役,需要经过无数次机动性实验,飞机的气动布局也好,运行系统也罢,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逐渐完善,这就意味着战斗机会进行无数次改动。
所以说这种明黄色涂料必须非常容易剥落,这样才方便设计人员进行细节改动,总不能换一套方案就重做一次外壳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隐形涂料真的太贵了,作为一款验证机修修改改是常事,总不能每一次修改都把隐形涂料剥下来再涂上去,这样的高昂成本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在机动性验证阶段防锈涂料绝对够用,等到隐形性能测试的时候,隐形涂料就可以闪亮登场了。
所以说在2024年暮春时分,从车流头顶低空掠过的歼-20百分百是一架还未完成交付的战斗机,它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想得保守一些,它可能只是在进行飞机正式交付前的试飞工作。
这个等级的“国之重器”绝对不可能搞抽检那一套,每一架战斗机在正式交付前,都会进行一系列的程序性试飞,全部通过之后才可以开始交付流程。
歼-20又添新成员?早期机型J-20由于我国当时的战斗机引擎研发水平有限,它装配的是俄制AL-31F发动机。
作为一款带加力涡扇发动机,AL-31F的最大压力推力为12,258N。最让人惊叹的是,一颗如此活跃的心脏,外观竟然如此灵巧,1530公斤的配重,8.17的推重比,这简直是工业史上的奇迹。
1992年,我国从俄罗斯手里进口了24架苏-27SK战斗机,在漫长的逆向研究阶段,AL-31F展现出了致命的吸引力。
我国研究员很快意识到,苏-27能够成为四代机之中的翘楚,AL-31F绝对功不可没,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引进的话,或许能够缓解因为涡扇-10研发项目停滞不前造成的困境。
于是乎1996年,中航工业开始与俄罗斯洽谈发动机引进事宜,最终双方交易了超过50台发动机。
一款四代机发动机安装到五代机身上,推力真的够用吗?
将老设备装载在新机械上只是无奈之举,歼-20初代机只进行了小规模生产,用作应急。并且我国一贯推崇自主研发,战斗机发动机这种核心科技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为稳妥。
涡扇10C发动机出现后,歼-20成功换上了“中国心”,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也随之到来。
涡扇-10C也算得上是中国的“老大难”项目了。
1986年,歼-10正式立项,与之搭配的发动机就是涡扇-10,哪曾想“航空业的明珠”发动机开荒设计尤其艰难,直到21世纪才看到发展。
2005年,涡扇-10才终于完成了装机生命测试,由歼-11B搭载着完成了首次飞行测试。
你以为接下来的研究进程就一帆风顺了吗?并没有。
2006年,搭载着涡扇-10的歼-11B先后出现了两次发动机事故,一次叶片断裂,第二次干脆停机了。
涡扇-10不得不回炉重造,直到2010年,涡扇-10A才回到了大众视野之中。
2011年,涡扇-10B先后列装在歼-16、歼-10C等四代机上,补全了我国战斗机研发产业的最后一块拼图。
2021年,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4.9吨的涡扇-10C成功成为歼-20的心脏。
14.9吨的推力究竟是怎样的概念呢?
与俄罗斯五代机苏-57所搭载的AL-41F推力相当,大概是美国F-22A发动机推力的九成。
再之后就是2022年推出的全球首款双座五代机了,中国为什么要搞双座无人机呢?难道说一个专注飞行,一个专注火控系统吗?
现代化战争与一战二战完全不同,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看无人机的效用,战斗机的“副驾驶”很可能就是用来操控无人机的。
用低成本无人机充当战斗机编队的僚机和备用火药库,着实是一个不错的实战思路。
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三款歼-20,难道说近日出现在成都上空的就是第4位家族成员吗?
很多军迷对此不以为然,他们给出的理由十分直接。
按照我国以往的风格,我们根本不会允许一款未经曝光的战斗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民宅和公路上方。
除非这款“新机型”至少在外形上与“三剑客”没有肉眼可见的不同,这就让人想起了歼-20B,一位歼-20家族的神秘选手。
歼-20B与涡扇-152023年6月29日,我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高糊视频,一架身披黄色涂装的歼-20在经过百米助跑之后,上演了一出旱地拔葱。
很快便有专家表示,从喷气口的形状和大小来看,这架歼-20所搭载的发动机并不是俄制AL-31F,也和涡扇10-C存在诸多不同,很可能就是坊间传闻的涡扇-15。
接下来的一张照片,似乎坐实了这种说法。
这架编号为2052的歼-20返回测试场地后,受到了人们的夹道欢迎,从人群夹缝中依稀可以分辨出红色条幅上有“WS-15”字符。
WS-15研制成功,军迷还没来得及开心太久,老美现在坐不住了。
一些美国媒体跑出来叫嚣,声称WS-15根本没中国想象得那么牛,同样推力的发动机,美国30多年前就已经造出来了。
这种言论看着生气,但WS-15的对标发动机确实是美国的F119,也就是F-22猛禽的发动机。
WS-15的最大推力为181千牛,F119的最大加力推力为156千牛,不过WS-15的中间推力并没有F119高,只有105.22千牛,相差1万多牛顿呢!
难道说WS-15的推进能力还不如F119吗?
当然不是,我国的发动机净重比老美的少了将近200斤,体型也小上许多,这就意味着二者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构。
WS-15可能采用了某种加力推力下的变循环模式,更好地向加力燃烧室引入外涵道的气流,从而使之达到更完美的工作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如今最先进的发动机早就不是F119,F-22猛禽都停产好几年了,现在美军的拳头产品是F-35的发动机F-135。
如果把WS-15和F-135放在一起就会发现,F-135的最大推力比WS-15多了2万多,有些人看了数据就蹦出来了,声称中国国产发动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抛去涵道比看推力,简直就和“耍流氓”差不多,什么叫做涵道比呢?
涵道比是指内涵道与外涵道的流量比。
咱们可以将航空发动机理解成大圈套小圈,小圈内涵道主要负责将空气引入燃烧室,大圈就是外涵道风扇,风扇越大,推力越大,阻力也越大。
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方,高压水枪大家应该都见过,想要追求更高的水压,更快的水流速度,进水口就得比出水口粗上不少。也就是说想要追求速度,涵道比必须够小。
如果说追求的是水流量,那出水口就应该宽一些了。比如说运输机、民航客机为了追求更大的推力,它们的涵道比往往能达到四到七。
WS-15的推力确实比F-135小,但是我们的涵道比可是比F-135整整小了一倍呢!两款发动机根本就不在同一赛道,为什么还要放在一起对比呢?
当然,歼-20B的相关信息目前依旧没有官方消息。
歼-20B与WS-15对于中国来说更像是一个开始,象征着我国终于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追上了世界第一梯队,至于反超,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中华网:曝涡扇-15发动机量产 全能型选手登场矢量推力超音速巡航全都有人民网:央媒曝光歼20专用涡扇15国产发动机进展中国军网:涡扇-15发动机有多牛?
没涂机号就试飞,好像只有生产型是这样,J20B定型试飞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