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肢解了当年的印度?英国:我就笑笑不说话

地理爱热叭 2025-01-27 13:38:43

今天打红眼了的印度和巴铁,在77年前竟然是一家人?包括周围的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和缅甸,以前都是同宗兄弟。后来为啥会分家?印巴之间又为何打了这么多年?现代印度凭什么在南亚次大陆上一家独大?这跟大英的殖民统治有关。结合地图,我们来一起分析英国到底是怎么“分裂”印度的。

印度其实只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南亚次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北部被喜马拉雅山脉隔开。这里生活的土著,大多是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的教徒,大家都喝恒河水,都在印度河与恒河周围的平原种地。不同信仰的人抱团聚集在不同区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种姓传承和地头蛇势力。

当时只有民族、宗教和土邦领主之分,没有国籍分别。不管你叫印度、巴基斯坦还是孟加拉,都是一个整体。就好像你属回族我属汉族,你信佛我信道,但大家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对南亚次大陆展开殖民活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入侵和运营,大英先是在1757年攻破了孟加拉,此后南部的迈索尔、西部的马拉塔联盟、北部的旁遮普纷纷沦陷,莫卧儿皇帝除了只是名义上的共主之外,对东印度公司的扩张以及境内土邦的割据毫无办法。

到了19世纪,连印度也被英国完全殖民了。占据了南亚次大陆之后,英国人开始按宗教信仰给印度人分类,这其实是一种面向印度各群体的极度简化分治手段。

他们把印度教徒视为“多数”,而将其他以穆斯林为首的宗教团体定为“少数”。除了教徒本身,所有人都认为锡克教徒是印度教团体的一部分。在选举中,人们只能投票给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的候选人。这些做法放大了差异。在原本和谐共存的群体间播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国内还仍然是大小土邦并存的局面。英国殖民统治之际,这些土邦没怎么抵抗就纷纷投降,当然,英国人是不熟悉印度国情的,图省事就把所有土邦一股脑儿统一管辖。

不过这些土邦是打错了算盘,百十年来长期的殖民统治,让印度人看到了英国殖民者的丑恶嘴脸,于是印度国内开始有默契地团结起来,也不管是穆斯林,还是印度教。1916年,代表印度教的国大党和伊斯兰教代表穆斯林联盟签订协议,共同抗击英国殖民者。

英国人最终被打破了,印度也就此独立,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赶走了外敌,印度人内部又开始躁动了,看似牢不可破的联合阵营裂痕逐渐扩大。不过印度独立后的政府处理各地方矛盾的决策,那就是4个字——又独又烂!

哪些地方比较“独”呢?

翻开现代世界地图,当你的目光移到南亚次大陆时,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印度国土的东北部有一块不起眼的地方——东北六邦。

它看似是印度的领土,但只有一条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和印度本土连接,从客观上造成它与印度貌合神离,而对印度政府最不满的也是它。

东北六邦的居民基本上都不是本地人,要么是中国南方人迁过来的,要么是缅甸和蒙古国的移民,所操的口音也是藏缅语系,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和印度不对付。但英国殖民者到来的时候,无奈自己力量太弱,只能屈服于英国并归入印度。

可这帮“东北人”就是很倔强,印度独立之后想脱离印度管制,不时制造一点混乱,其内部公投的结果是也百分之九十六的人都同意独立,这下让印度政府火冒三丈。即便印度政府派出阿萨姆步枪队出面镇压,仍然不能熄灭“东北人”的独立之火,他们甚至组成“阿萨姆解放阵线联盟”对抗印度军,直到现在都不消停。

如果未来印度真的四分五裂,那么这帮“东北人”一定是其中最活跃的。

其次就是“克什米尔”。

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曾经合力对抗英国殖民者,但实际上这种“合力”的基础极其浅薄,因为本身就代表了不同阵营的利益。很快,穆斯林联盟的领袖真纳提出要建立属于穆斯林教徒自己的国家,但国大党的领袖尼赫鲁怎么可能会同意呢?真纳一气之下带领穆斯林教徒独立,建立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庭抗礼。

巴基斯坦脱离印度倒还不算什么大事,但印巴两国中间的“克什米尔”却是让印度很头疼,两国都想要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本来这个地方绝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而长官却是印度教的王公,这位王公大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投靠印度,但穆斯林教徒不愿意并向巴基斯坦求救,这一下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巴铁打不过印度,“克什米尔”被一分为二,巴基斯坦只控制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和百分之四十的土地,而大部分的资源被印度获得。虽然表面上冲突平息了,可内在的矛盾一直存在。归印度管的穆斯林教徒心心念念巴基斯坦,再加上巴基斯坦的同胞呼唤,偷逃的现象屡禁不止。

“克什米尔”不过是想要属于自己的家园,却被印度无情地蹂躏,在未来“克什米尔”问题也会成为印度国家分裂的诱因。

最后是不好惹的“锡克人”。

主要集中于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巴基斯坦一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锡克教,教义规定人人平等,和印度教、伊斯兰教完全不同,锡克教对底层百姓的感召力不可谓不强。而且“锡克人”生活的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业非常发达,可以供给印度人一半的粮食。

印度为拉拢“锡克人”而答应给他们极高的自治权,可当时的“锡克人”很傻很天真,以为印度政府很真诚,想也没想就投靠了印度政府。孰不知这是印度的阴谋,之后印度每年都要从“锡克人”那里抢走大量的粮食,这引起了“锡克人”的不满。

就在此时,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短暂地攻占了旁遮普邦后又退出,但“锡克人”对巴基斯坦却没有多少敌意,这引起印度政府的猜疑,印度政府于是收回“锡克人”的自治权。“锡克人”不满印度政府的决定,向印度政府提出要独立建国,被印度政府拒绝。

“锡克人”觉得自己客客气气地请求都不行,印度政府这是想硬碰硬呀,于是暗地里刺杀印度教徒,并经常制造局部混乱。1984年,印度国大党直接派出十万军队攻打旁遮普,处死锡克教领袖等一千余人,攻占了锡克人金庙;但印度总理也被激进的“锡克人”刺杀。此后很长时间内“锡克人”和印度教的仇恨逐渐加深。

于是原本还算一个整体的南亚次大陆,就分裂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状态。

0 阅读:7

地理爱热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