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教育、职场等多个领域均有体现。
“一生努力的中国人”似乎并非只是一句调侃,而是中国人不断被社会浪潮裹挟前进着的人生。
从孩童时期的卷成绩、卷课外班到大学时期卷实习、卷奖赛事;再到出社会之后卷薪资卷业绩、卷资产再到卷子女教育,至此完成闭环,似乎没有人能够逃出这些步骤。
有人说: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
于是选择走出国门,换一个环境生活。可一直都在“努力”的信仰浇灌长大,站在“旷野”上的中国人又真的可以不卷了吗?
其实内卷现象的流行反映的是中国现代社会个体在激烈竞争压力下普遍产生的社会流动焦虑。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源增长的减缓,人们对于优质稀缺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从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流动焦虑。
内卷现象的流行也揭示了社会中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分配不均、职业歧视、教育分流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和缓解。
人都是社会动物,会受周围环境影响来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紧绷的国情下,很难真正摆脱被迫卷入浪潮的可能。
而选择改变环境,当周围人都选择松弛生活时,个人即便想卷也就卷不起来了。
最为大家所知的松弛感拉满的地方就是挪威了,挪威的假期可谓是绵延不绝,甚至休到很多移民过去的中国人都直摇头的程度。
许多欧洲国家提供至少4周的带薪年假,这还不包括公共假期。
例如,瑞典正在向每周工作30小时过渡,法国的一些公司规定员工下班后不会受到工作相关的打扰,以确保员工的休息时间。
而相较之下,中国员工的平均年假天数为11天,排名相对较低。
除了工作上的观念与待遇差,社会生活上的幸福感也是能否“躺平”的关键因素。
在一些国家,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人们更倾向于享受当下,而不是过度追求效率和速度。
例如,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如意大利和希腊,午休文化和慢食运动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同时社交活动在一些国家的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人们乐于花时间与家人、朋友相聚,享受社交的乐趣。
例如,西班牙的“西耶斯塔”(Siesta)就是一种社交和休息相结合的习惯,指午餐完后的休息时间,在下午两点到四点之间给别人打电话或者拜访别人被看做不好的行为。
许多国家的节日和庆典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们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庆祝各种节日,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放松和欢乐的氛围,例如复活节、圣诞节等都是他们一年一度的狂欢。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保护也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许多“松弛”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
例如,新西兰人热爱户外活动和探险旅行,这反映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价值观。
某些国家的文化中蕴含着特定的生活哲学,如意大利的“Dolce far niente”,意为“甜蜜的无所事事”,强调享受生活、放慢脚步的重要性。
这些国家有个共同点是: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如良好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这些因素减少了人们生活中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使他们能够更加放松地生活。
像挪威、芬兰等这些国家由于福利太好,至今没有完善的移民法案。
而像西班牙、土耳其、希腊这些国家还是触手可及的,想要移民后躺平的人士不妨来了解一下这几个国家。
“卷了这么久,还能躺平吗?”
小辰只想说,当身边人都在操心休息日的海边party应该如何举办时,自然就不会有人甘愿忍受周末的工作电话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