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鼋驮唐僧过通天河时,委托唐僧向如来问前程,唐僧当时满口答应,可是,当他抵达灵山后,却并没有替老鼋询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降服灵感大王后,面对八百里波涛汹涌的通天河,取经团队犯了难。附近连一只渡船也没有,孙悟空又不能背唐僧飞过河,究竟该如何过河呢?正当取经团队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河面突然浮出了一个巨大的老鼋。
孙悟空顿时手握金箍棒,质问老鼋意欲何为。老鼋让孙悟空千万别误会,他不是灵感大王的同伙,而是来驮唐僧过河的。

孙悟空怀疑老鼋别有用心,又质问老鼋为什么要无事献殷勤?老鼋告诉孙悟空,他不是献殷勤,而是来报恩的。他是通天河的土著,灵感大王来到通天河后,霸占了他的洞府,导致他成为丧家之犬。幸亏孙悟空请观音菩萨降服灵感大王,才让他得以重回家园。
听到老鼋诚恳地解释,孙悟空终于放下戒心,让老鼋驮着唐僧过通天河。
但事实上,老鼋确实别有用心,只不过不是坏心思,而是一点小私心。把唐僧驮过通天河后,老鼋乘机对唐僧说:“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唐僧心想,不就是问个前途吗?一句话的事。于是满口答应。

可如你所知,唐僧抵达灵山后,却并没有帮老鼋问前程。后来师徒四人再过通天河,老鼋又屁颠屁颠跑来驮唐僧过河,途中问到此事,唐僧一时间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复。老鼋一怒之下,于是将师徒四人扔在了通天河。
那么,唐僧抵达灵山后,为何却没有帮老鼋问前程?并不是唐僧忘了,真正原因,我们从如来的一番话中,便可看出端倪。
原著第一百回,取经团队抵达灵山,如来让弟子阿难、迦叶给唐僧发放真经,没想到阿傩、迦叶却趁机索要人事。唐僧没给,阿傩、迦叶便给唐僧发放了无字假经书。后来取经团队发现经书是假,孙悟空怒不可遏,跑到如来面前状告阿傩、迦叶。

孙悟空本以为如来会严惩阿傩、迦叶,没想到如来却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
从如来的这番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灵山集团虽然主张慈悲为怀,但也不会做慈善,想要得到必须付出。即便是他亲自策划的取经大业,唐僧若想得到真经,也要付出人事,那么,老鼋想从他这里打探前途,是不是更得付出人事?
然而,老鼋有没有向如来上贡人事?并没有。既然如此,如来凭什么施展法力替老鼋预测前途?也正因如此,唐僧没有帮老鼋问前途。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