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国产新一代双路服务器龙芯3C6000/D 2U服务器正式亮相,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个国家级媒体关注。
据了解,该服务器采用2片基于龙芯自主指令的龙芯3C6000/D处理器,共64个物理核,128个逻辑核,搭载龙芯 7A2000 独显桥片,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100%,可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
龙芯3C6000系列芯片是我国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推出的第二代服务器芯片,无需国外授权。今年3月,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5年第1号)》,龙芯3C6000成功入围,并被评定为目前最高等级Ⅱ级。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起,龙芯共6款电脑芯片和服务器芯片入围最高安全可靠等级Ⅱ级,以40%占比成为入选最多的芯片企业。
不仅如此,今年春节后,龙芯在市场上也是捷报频传。
3月18日,采用龙芯3A6000 CPU处理器的诚迈P1系列台式机电脑,率先通过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DeepSeek专题性适配测试认证。这是业内首个、目前唯一以“纯裸机、无加速卡”状态,通过该项认证的国产台式机。
同样还是在今年3月,在发布的《北京市2025年终端设备集中带量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中,龙芯LoongArch技术路线产品入选13336台(11787台台式机和1549台笔记本),在总共采购21180台信创终端设备中占比63%。
据统计,LoongArch已经成为北京市的主流技术路线,其终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市部分区级政企单位,其中在顺义区占比高达84%,其次是西城区占比70%、延庆区和东城区均占比67%、通州区占比64%、房山区占比62%。
结合近期龙芯在江西超6万台、云南等超4.5万台、湖北和山西各1.5万台的政务市场中标表现,可以说龙芯正逐步把过去20年积累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订单。
在全球信息技术领域长期受制于X86与ARM生态垄断的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以龙芯中科自主研发的LoongArch指令集为基座,成功打造出首套完全自主的"第三套生态体系"。该体系已通过国家级认证,依托全栈自主技术架构与安全可靠性能,大规模应用于我国关键行业与重要领域。
从长远来看,以LoongArch指令集为核心的"第三套生态体系",不仅使我国首次完整掌握芯片源代码与生态主导权,更是通过软硬协同发展,带动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突破,破解了长期困扰产业的"缺芯少魂"困境,为捍卫数字主权、筑牢供应链安全壁垒提交了时代答卷。
▌破局:破解"卡脖子"困局的必然抉择
过去,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深陷"缺芯少魂"的被动局面,供应链风险与信息安全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代价,在多次制裁事件中显露无遗。
早在2019年5月,全球最大的移动处理器IP提供商——英国ARM公司宣布暂停与华为的业务合作,直接威胁到华为后续新的移动处理器研发,甚至是芯片制造。
在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的一纸禁令再次将华为推向风口浪尖,微软对华为的Windows系统授权正式到期且不再续签,意味着华为将无法继续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华为消费级PC业务将成致命打击。
除了供应链风险外,硬件层面的后门、漏洞更让信息安全体系防不胜防。2024 年,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指出英特尔X86处理器安全漏洞问题频发;对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模块,也曾被曝存在高危漏洞,导致全球大量服务器面临着被攻击控制的极大安全风险。
供应链风险与信息安全隐患的双重压力,迫使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向自主可控转型。
随着79号文明确“2027年央企国企100%信创替代”目标,国产化进程已从硬件替代迈向系统级创新。这场覆盖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关键领域的替代浪潮,正是对供应链与信息安全挑战的强力回应。
▌突围:二十年磨一剑铸就国之重器
2002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楼的一间实验室里传来欢呼,在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努力,安装了“龙芯1号”CPU的计算机正常启动工作。
“龙芯1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
龙芯中科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以指令集为原点,逐步构建起了从“指令集-IP核-芯片-整机”全链条自主能力。同时,芯片性能不断攀升,已追赶上国际主流水平。
目前,龙芯3A6000处理器单核性能比上一代提升60%-100%,支持多线程技术,性能超越如i3-10100等Intel酷睿10代四核处理器。龙芯服务器CPU(如3C5000)满足电信级99.999%可用率要求。龙芯32核版本3C6000/D自测性能相当于Intel至强6338。
在安全性方面,龙芯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已通过工信部知识产权备案,并在芯片设计层面集成了漏洞防范设计、硬件国密算法、安全可信模块与安全访问控制机制,在生产制造环节实现了全流程国产,龙芯完成了“自主设计”和“安全可信”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含龙芯3A6000、龙芯3C6000、龙芯3B6000、龙芯3A5000(DA版)、龙芯3C5000、龙芯3D5000在内的共6款电脑和服务器芯片,入围《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Ⅱ级认证,龙芯以40%占比成为入选《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最多的芯片企业。
▌重构:“第三套生态体系”成熟完善,打造数字经济安全底座
指令系统的价值更聚焦于生态,和X86之于Windows生态、ARM之于Android生态一样,依托于龙芯全自主设计的LoongArch指令系统构建的融合生态,正在以开源共建,软件兼容、硬件兼容以及技术创新,融入国际、扎根本土。
在开源生态建设上,LoongArch指令集不仅获得国际GNU组织认证,更推动欧拉、鸿蒙等国产开源操作系统推出专属版本;在操作系统及应用生态端,LoongArch指令集与统信、麒麟等主流商业系统完成深度适配,WPS、微信等常用办公软件实现原生支持,金税三期、铁路调度等关键系统已规模化部署。
尤其“二进制翻译”技术——龙芯平台不仅能直接运行Windows应用,更实现全球7000余款打印机驱动即插即用,测试通过率近100%,独创的“跨平台融合引擎”可同时调度Linux与Windows系统资源。这种“自主根基+兼容创新”的模式,使龙芯生态既守住安全底线,又突破应用边界。
得益于龙芯的安全可靠、性能强劲、生态成熟,龙芯产品广泛应用于党政、电信、教育、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和领域,技术发展成果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政务领域,龙芯已与河北、北京等多省市税务系统完成方案适配,参与支持金税三期等核心业务;在电信基建主战场,龙芯累计中标三大运营商超6000台服务器,深度参与天翼云、营业厅信创化改造;在信创教育领域,龙芯面向全国推广超10万套教学设备,构建起从中小学编程课程,到高校芯片设计的产教融合体系。
能源与交通两大重点行业更是突显龙芯的“硬核实力”——累计向中石油/国家能源集团交付2万台终端,覆盖DCS控制系统、智能变电站等核心场景;在交通领域,已推出可用于高铁、地铁搭载的车载网关、信号控制系统龙芯方案,更是实现了ETC系统龙芯方案的全国规模化落地。
从政务到民生、从实验室到产业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印证了龙芯“第三套生态体系”的实战能力。
▌致远:构建融合创新的自主生态,“第三套生态体系”具有范式意义
秉承开放合作、开源包容的态度,LoongArch指令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行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基于LoongArch指令集的生态以“根技术”向下扎根,融合创新向上生长,承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自主生态体系正在不断生根、抽枝。
同时,龙芯通过技术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耦合,构建起“第三套生态体系”的过程,也成为我国千行百业“自主可控+开放创新”发展的范式。以LoongArch指令集为原点延伸的技术链,持续吸引顶尖人才形成创新合力;人才反哺推动芯片设计、系统开发等环节突破,最终托举软硬件产业链协同跃升。这种"技术筑基-人才蓄能-产业突破"的链式反应,也为其他科技领域加速自主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科学论断。龙芯中科的成长,证明了我国从"战略引领-技术突破-产业落地-全球贡献"的完整逻辑闭环。面向未来,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