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工研院)在无锡光子芯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光子芯片”中试线展开深度合作,整合技术研发、平台联动、成果转化等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蒋维维、上海工研院总经理董业民、CHIPX院长金贤敏参加签约仪式并出席座谈会。

在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蒋维维、上海工研院总经理董业民、CHIPX院长金贤敏的见证下,上海工研院和CHIPX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上海工研院总经理助理、GR总监孟祥海及CHIPX投资促进部部长、光子芯谷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军作为代表上台签约。
会上,蒋维维对双方合作表示衷心祝贺。她指出,滨湖区始终将光子芯片与量子科技作为未来产业的核心赛道,此次战略合作不仅是上海工研院与CHIPX的强强联合,更是上海与无锡深度融合的又一合作典范,为滨湖区光子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期待未来双方能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滨湖区将围绕光子产业生态,全力支持双方在技术攻关、企业孵化、生态共建等领域落地更多标杆项目。
技术互补,赋能产业升级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合作细节展开深入交流。作为国内集成电路领域的领军机构,上海工研院在特色工艺技术研发和中试线运营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上海工研院总经理董业民表示,上海工研院建成的“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覆盖八大特色工艺领域,累计服务产业链企业超700家,尤其在智能传感器、硅基光电子、生物医疗芯片等领域形成多个标杆案例。此次合作,希望通过技术协同,将“超越摩尔”的成熟经验与光子芯片的前沿探索深度融合,共同突破异质集成、光电协同设计等“卡脖子”技术,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金贤敏介绍了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的建设历程和稀缺性优势,他表示依托上海交大在光子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团队攻克了基于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的高密度光子集成、超低损耗波导等关键技术。本次与上海工研院的战略合作,无论是在技术研发、平台联动、成果转化等方面,还是在项目孵化方面,能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光子芯片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四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联合攻关光子芯片及“超越摩尔”领域关键技术;二是推动中试线平台联动,提供“研发-量产”全链条服务;三是共建孵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四是联合举办行业论坛、品牌活动,共筑产业生态。
滨湖区科技局副局长张菊兰,蠡园开发区工业设计办主任、蠡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筱,上海工研院副总经理刘龙平,上海工研院高级技术总监蔡艳,上海工研院研发总监汪巍,上海工研院产业生态副总监冯俊伟,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生态拓展总监付攀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