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乔冠华当毛主席秘书,比胡乔木如何?才气不会差

星空巨影 2025-02-25 15:52:44

上世纪70年代,乔冠华那可是在外交部里响当当的大才子,谁不知道他!还有胡乔木,他可是毛主席身边“五大秘书”里的一位,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但好多人都不晓得,这俩人之间,有着很长时间纠缠不清的交集,甚至还闹了一场“官司”。好在有毛主席出来调解。

这源于二人的笔名重复

1995年的时候,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接受记者采访,讲过一个笑话。

40年代那会,她姑姑胡文新,就是胡乔木的妹妹,在香港的报纸上瞅见有个叫“乔木”的人发了文章。她姑姑就寻思哥哥胡乔木到香港了,立马就给报社写了封信。哪知道,这个“乔木”不是胡乔木,而是乔冠华。就这么着,乔冠华看到信后,满脑子的迷糊。

其实,“乔木”可不是胡乔木的本名,这是他的笔名,他原来的名字叫胡鼎新。

胡乔木给毛主席当了好些年秘书。在这期间,他写了超多很棒的文章,像给毛主席起草了不少文件、决议、报告啥的。胡乔木干秘书这一行有20多年,他的文笔在国内外都特别有名气,被称作党内一支笔,那可真是实至名归。

看到这儿您可能就会问了,“乔木”既然是胡乔木的笔名,那乔冠华也取“乔木”作笔名,说不定就是个巧合。毕竟这俩人,一个在外交领域工作,一个在毛主席身边当秘书,两人没什么交集。

不对,实际上这俩人在清华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他俩既是大学同学,又都是土生土长的江苏盐城老乡,两家住的地方离得可近了,也就相隔几里地。

乔冠华1913年生于江苏盐城。他小时候就没了妈,可这孩子特别聪明。在学校的时候,他就特别爱学习。但是有了革命想法之后,他就总在学校闹事,好几次都被学校给开除了。一直到1929年他考上清华,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朱自清、金岳霖这些人。

1938年毕业之后,乔冠华就一直在香港的《时事晚报》任职。他写的文章那叫一个犀利,写了好多社评,影响力可大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就开始用“乔木”这个笔名了,就是胡木英回忆她父亲时提到的那个事儿,还有个小笑话在里头。

你看,那时候乔冠华还不知道他老同学胡鼎新也用“乔木”这个笔名写文章,就这么搞出了这么个误会。等到了40年代,他俩写文章的本事在党内都特别出名了,这肯定得区分开来,这么着就惊动毛主席了。

那他们为啥都用“乔木”当笔名?中国汉字那么多,笔名咋还能“撞”了?我猜,这或许和他们在学校受的教育有关系。

“乔木”这个词最早是从《诗经》里来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这句特别有名。从植物学方面看,乔木就是那种长得又高又大的树。就说生长周期是十年的树吧,白杨长得可快了,就跟要插到天上去似的。就像爱花的人不会对所有花一视同仁,肯定有自己最喜欢的,爱树的人,也肯定对自己钟爱的树种特别偏爱,所以乔木这种形象很受他们喜爱。

最开始的时候,周恩来也以为是胡乔木,可又感觉他俩的文风不一样。而且那时候乔冠华已经有点名气了,这么一对比,就发现原来是两个人,只是笔名相同罢了。当时,为了把这两个乔木区分开,大家都比较认可的一种区分方法就是,一个是“南乔”乔冠华,另一个是“北乔”胡鼎新。

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南北二乔”在文化圈里可是响当当的名字。后来,毛主席和一位代表聊到江苏盐城的时候,特别有趣地问道:“你晓得南北二乔不?就是胡乔木跟乔冠华,那时候他俩可有名气。”

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秘书,一个是外交部的大才子,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毛主席特意把他俩叫到跟前,要给他们解决这个事儿。毛主席就说:“叫你们南乔北乔可不行,叫大乔小乔那就更不合适了,这可咋整?”毛主席寻思着,乔冠华名字里本来就有个“乔”字,那就把“乔木”的这个“乔”字给他留着,还叫乔冠华。胡鼎新名字里没有“乔”,那就让他恢复胡姓,以后就叫“胡乔木”就成了。

就这么着,他俩一个留着姓,一个留着名。毛主席一劝说,嘿,两人都心服口服的。于是,胡鼎新就变成“胡乔木”了,乔冠华还叫乔冠华,他俩对此都没意见。

二人晚年

这俩人,就为了一个笔名争个没完没了的。不过,得说回来,这俩人的才华那是没话说的,绝对不容置疑。

胡乔木有这么一则趣闻。2009年的时候,有人在网上发帖子讲,胡乔木在一次采访里提到,毛主席的“老三篇”是胡乔木写的,并且《沁园春·雪》也是胡乔木的创作成果,毛主席就改了4个字,然后就当成自己的作品发表了。

这篇文章可把中央党史研究室惊动了。后来一调查才知道,这篇帖子完全是在瞎扯。不过有人就有疑问了,这事儿不可能毫无根据吧,难道《沁园春·雪》真的是胡乔木写的吗?

就这事,有记者专门去采访了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胡木英表示:“我爸根本写不出那样的诗词。”她这么说,是有三个理由的。

首先,这首词是1936年创作的,当时毛主席在东征途中路过一个小村庄,正好碰上一场大雪,就写了这首词。可胡乔木1939年才到延安。再就是,胡乔木没参加长征,要是没经历红军长征时那么多艰难险阻,肯定写不出这么好的词。最后,胡木英说,胡乔木是挺有才华,写文章在行,但是对写诗那是完全不懂,他真正开始写诗词是1961年的事了。这就意味着,1961年之前,胡乔木从没填过词。

有这么一种说法,在《毛主席的四大秘书》这本书里提到,胡乔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20年,他很少跟毛主席讨论诗词,甚至还让毛主席给他修改诗词。就像1966年7月的时候,江青就指责胡乔木,说毛主席在他的诗词上花费了太多精力。

你看,从这些情况就能知道,胡乔木写诗词的水平和毛主席比起来,那差距可不小。毛主席给胡乔木改诗词的时候,那可是花了好多精力的。就这么个情况,你要说胡乔木替毛主席写诗词,这根本就不可能嘛。

毛主席1976年逝世之后,胡乔木就在党史研究室工作,他在1992年去世了,按照他的遗愿,骨灰撒在了延安。

乔冠华,新中国成立之后,那可是深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看重。他一直在外交部上班。他还跟着周总理参加过万隆会议。后来,他在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笑得特别开怀,全国人民都因此知道他了。从1964年起,他就当上外交部副部长了,这人工作那叫一个认真负责。1974年的时候,他以外交部长的身份到国外访问去了。

乔冠华这辈子可有才了,要是给毛主席当秘书的话,肯定也能做出不少成绩。他和章含之成婚后,有过几年幸福的日子,之后身体慢慢就不好了,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因病去世了,终年70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