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7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非常出色的战绩——中国军队以1万人的伤亡,不成建制的消灭了1.5万敌军,其中大部分是南朝鲜兵。
第一次战役让志司大概摸清了南朝鲜军队的真实实力,与美军王牌骑一师的强势对决,也让志愿军士气高涨。不过当志司发去总结电报后,毛主席却亲自修改了电报,将志愿军在前线的战果修改为“歼敌6000”,这是为什么呢?
这电报得修改
毛主席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十分在意首战的结果。志愿军秘密入朝后,远在北京的毛主席便自言自语了一句:“一定要首战告捷!”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只有打好第一仗,军心和民心才能立刻振奋,接下来的作战才能顺利进行。
1950年10月25日,志司接到118师师长邓岳的电话,汇报部队已经发现并确认了来袭的南朝鲜军队。志司当即下令,要118师诱敌深入,尽可能全歼来袭南朝鲜军队。
邓岳在前线做出精巧部署,将敌人放入包围圈后,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伏击战。
彭老总看着邓岳一封接一封的捷报相当高兴,消息传回北京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也长出了一口气,同时将这一天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南朝鲜军队在一线吃了大亏,然而这并未使麦克阿瑟警觉起来,哪怕情报部门已经将《审讯报告》送到麦克阿瑟的办公桌上,言明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参战,但麦克阿瑟并不相信,他笃定地说:
“不可能,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进入朝鲜的中共军队是有组织的。”
在这样的思想支持下,麦克阿瑟要求一线部队全速前进,彭老总对此冷笑一声,想不到麦克阿瑟还在派兵冒进,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扩大战果!
借助通讯兵和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彭老总了解到,美军得知南朝鲜部队被揍以后,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骑一师。倘若志愿军能一举拿下这支部队,那么对于“联合国军”而言一定是个巨大的打击。
为了能重创骑一师,彭老总决定设下一个“大口袋”,将骑一师兜进去后实施伏击加围歼。
骑一师第八骑兵团奉命挺进云山后,无视南朝鲜军队的提醒,一意孤行地要求进攻。
而这正中彭老总下怀,彭老总命39军军长吴信泉想办法端掉这支美军王牌部队,最后该战以骑一师被毙伤俘1800人,损失7架飞机、28辆坦克、170辆汽车和119门火炮为结局而宣告结束,志愿军大获全胜。
此外,40军等志愿军部队也各自有捷报传来,到11月7日时,全线志愿军歼敌1.5万,取得了重大胜利。
不过在有关电报传回北京后,毛主席略一沉思,将电报上的战果修改为6千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和好奇,为什么毛主席要如此修改战果呢?
毛主席修改战果的原因
实际上,毛主席会修改战果,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迷惑对手,让对手继续轻视志愿军的实力,从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谋求更大的胜利。
彭老总经常和毛主席交流战术思想,非常清楚毛主席亲自修改电报的深层打算,所以在第一次战役明明胜利的情况下,彭老总忽然电令前线志愿军部队全线后退。
而这个动作在麦克阿瑟看来,不过是中国方面在虚张声势,他对美国政府信誓旦旦地保证中国军队一定不会介入朝鲜,他的情报处长威洛比将军也断定:
“我早就看穿了他们(中国军队)的手法,我预料到他们会撤退,北京无非是在虚张声势。”
就在麦克阿瑟等人自信地继续推进战线时,中国志愿军忽然动了,战士们在长津湖,让“联合国军”做了一场噩梦。
从11月7日开始,一直到12月24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长津湖之战落下帷幕,这场战役仍然以中国志愿军取得最终胜利为结果谢幕。
借由此次战役,中国军队成功进抵到“三八线”附近,歼灭敌人3.6万人,其中美军多达2.4万。
远在“联合国军”指挥部的麦克阿瑟暴跳如雷,根据他得到的情报,11月7日之前,中国志愿军只歼灭了6000人,并且很快就开始撤退,怎么在短短40来天的时间里,就到了“三八线”附近呢?
也是到长津湖之战结束,大家方才知晓毛主席修改电报战果的高明之处。修改的战报让麦克阿瑟延续了自己的高傲态度,也迷惑了麦克阿瑟,让其一直对志愿军实力产生着错误的认知。
在这场震撼世界的长津湖之战中,麦克阿瑟被狠狠地上了一课,正如中国著名战史学家徐焰如说的一样:
“一种新奇的战术,往往比一种新式武器更能发挥威力。”
修改的不单单是数据
事实上,毛主席接到第一次战役告捷的战报后,修改的不单单是数据,还修改了很多措辞。毛主席提出:
“为了迷惑敌人的目的,目前还是不宜以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发表战报,但在战报中应当有几句话提到此次作战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参加,并且打得很勇敢。战报起草后请发来看过,然后发表。”
等收到志司传来的电报后,毛主席在修改战果数据之余,在电报中写道:
“在此次作战时期,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的组成,这个志愿部队在人民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之下,和人民军一道参加了作战……迫使该方面美国侵略军及李承晚匪军逃至清川江以南……”
其中的“志愿部队”,还有“人民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均起到了迷惑麦克阿瑟的作用,让麦克阿瑟坚持认为中国部队入朝是“没有组织的”。
毛主席在很多决策上都展示出了超人的智慧。朝鲜战场上,毛主席后来还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战略指导思想,均在志愿军对抗敌人的战斗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柴宇球先生十分崇拜和欣赏毛主席的大成智慧以及宏大格局,于是写下一套《毛泽东智慧》。
他力求从多个角度剖析毛主席的思想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毛主席,从毛主席那里学到各种指导思想。通过对伟人思想的解读,也确实可以拓展我们个人的思想格局,从精神层面来讲,《毛泽东智慧》是剖析毛主席的作品中,一套相当不错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