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打得很艰辛,但其实抗美援朝最难、最关键、最核心的一件事情,是决策。不过,真正让毛主席决策为难的,不是没人支持、国力贫弱等问题,而是选择谁挂帅的问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解放军已经是百战威武之师,技战术水准,临战的心理状态,毛主席是完全不担心了,现在关键是这个“将”应该选谁。我军能征善战的为将者有上千员之多,但真正能够担当对抗美帝重任的人,在不考虑资历、身体因素的情况下,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讲,不超过5人,分别是林总、彭总、粟裕、刘帅、徐帅。
但打仗从来就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因素太多了。当时的选帅气氛比较焦灼:
林总虽然有能力带兵出征,也应该是毛主席最属意的人选,但他称病,而且他反对出兵,在出兵意愿上就有所不足。
粟裕因为各种原因,连北京最高层的抗美援朝军事会议都没参加,加上在资历上存在不足,让他做个东北边防军司令员,指挥5个军建制规模,完全没问题,但后续上百万规模建制的志愿军出征,粟裕能否胜任,我想毛主席可能心里也会有所担忧。
彭总远在西北,其实理论上,他都想专心搞西北的经济大建设了。而且在规模最为庞大的解放战争,彭总指挥的人数,其实不是最多的;打仗的技战术水准,也不是最精巧的;因此,彭总不是毛主席的最想要的选择。
刘帅、徐帅身体也早垮了,刘帅去建设军事院校,徐帅也早已不在前线领兵已久。
抗美援朝的决策会议上,反对的人数太多了。毛主席真的非常难,我想,他老人家心里真的非常孤独,手下猛将无数,却发现无人可用。此刻,那些反对出兵的,更是搬出了很多理由。
人世间,最难能可贵的事情,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毛主席说中央同意出兵的人只有一个半,其中,一个人代表着毛主席自己,而另外半个则是周总理。其实,支持毛主席出兵的重量级人物,除了彭总外,还有陈毅。
陈毅在大多数人都反对出兵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要做志愿军司令,挂帅出征打美帝。很多网友后面分析毛主席听到陈毅请缨时的态度,说毛主席哭笑不得,觉得陈毅虽然态度积极,但却是不清楚自己的地位,胡乱地毛遂自荐。
笔者认为毛主席看到陈毅主动请缨后,绝对不是哭笑不得,而是会非常感动。这位红四军老战友的铁杆支持,会让毛主席在抗美援朝决策上不再形单影只,而是更加有底气。
陈毅的支持其实是一种坚定支持毛主席的态度,表示自己只要毛主席指到哪里,陈毅就打到哪里。我党的发展历史就已然证明,毛主席过去的决策虽然暂时不为人所理解,但时间会逐渐证明毛主席是正确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也旁敲侧击地给那些反对出兵的人提个醒,更是给彭总、林总、粟裕等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陈毅适合做志愿军主帅吗?即使之前在三野,三野军事实际指挥也是粟裕负责,大家定然心中有答案,陈毅是不适合指挥志愿军这种大规模级军事战争,毛主席也肯定不会让陈毅挂帅,这个其实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了。但陈毅还是请缨,明知道不可能还要这么做,这种看似“多此一举”,其实是难能可贵,陈毅的军事才能具体表现在他的“大局观”,他让毛主席觉得他的可靠,他的高情商,在我党是很难有人比肩的。
有什么不可能,统帅是坐镇。他能领导好粟裕,也能领导好邓华韩先楚。不是所有统帅都要像林副统帅那样的
别小看陈毅,陈毅其实军事才能挺高的,在三野,主要战役却是陈毅提出,拍板决定,粟裕是执行者而已
陈老总军事水平不低
其实要的就是一个态度,支持的态度,比啥都重要
粟裕指挥5个军没有问题,淮海战役他指挥华东野战军48万人马怎么说。要不是粟裕病了,就没有彭总什么事了。
伟人的所有决定都是深谋远虑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那是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