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后来结局怎样?

书童读史 2025-01-09 23:32:54

今天写一个有点神秘的人,叶兑。

如果你熟悉元末明初的历史,应该知道这个人,他是个谋士,他在历史上的名气,相比诸葛亮,刘伯温,名气是相差挺大,但是这人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关于此人的记载,《明史》里有《叶兑传》,在《明太祖实录》中,我没有看到他的相关记载。这就有点神秘。

因为《明史》的修订时间是清朝,而《明太祖实录》是经过了三版修订之后,成书于明朝时期。

我翻阅资料,在《宅中图大——朱元璋与南京营造》这本书里,作者杨国庆的分析有道理,他认为叶兑是一介乡野儒生,不愿意为朱元璋效力,所以未将首次提出定都南京之名归于叶兑。

整个《明太祖实录》中,我也没看到关于叶兑的记载,这个点挺有疑问。按说无论是建文帝时期的修订,还是朱棣时期的修订,这俩人的格局,应该不至于和一个儒生过不去吧?可惜关于叶兑的史料太少,无法仔细分析,留一个谜团吧。

从《明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叶兑提出了“一纲三目”,提出了定都南京的策略。冯国用,刘基,陶安都提出过,南京属于王气充足,适合作为根据地。

叶兑一纲里提到定都南京,充分利用长江天堑的作用,进可以北伐,退可以通过长江自保,北面与李察罕断绝往来,南面吞并张士诚,叶兑认为元朝即将终结,元朝已经逐渐不得人心。

这个一纲三目里,没有提到如何对付陈友谅。

那么,另一个疑问就来了,这个一纲三目提出的时间,应该是何时?

按照《明史》的记载,“时太祖已定宁越,规取张士诚、方国珍。”

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朱元璋在1358年十二月,改婺州路为宁越府,1360年正月,改宁越府为金华府。

既然《明史》用了宁越,有可能叶兑的上书时间,就是在1358年五月到1360年正月之间,如果用这个时间段来分析,陈友谅正在徐寿辉的手下讨生活呢。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杀了徐寿辉。有可能此时的陈友谅,叶兑还没看在眼里,所以他没提到。

但是可能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叶兑提出一纲三目的时候,陈友谅已经被朱元璋消灭。

在朱元璋征战的过程中,确实也能看出来朱元璋还是用了叶兑的策略。

朱元璋很想留下叶兑,但是叶兑不愿意为朱元璋效力。

从后来辅佐朱元璋的谋士的下场来看,叶兑也算是逃过一劫。也许这就是谋士的保命之道吧。

史料参考:

《明史·叶兑传》

《明太祖实录》

《宅中图大:朱元璋与南京营造》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