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港口最终结局如何?巴政府使出杀手锏,李嘉诚终于做出回应

巴图乌栏讶 2025-04-14 18:38:52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当李嘉诚宣布将要把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后,世界上就发生了巨大的轰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港口的争执也越发尖锐起来。

不但巴拿马政府用出了杀手锏,李嘉诚也终于打破沉默进行了回应。

李嘉诚到底回应了什么,巴拿马港口的最终结局又会如何呢?

巴拿马港口的战略价值

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载着全球6%的贸易量,在全球的运河航道上都拥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位于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更是巴拿马运河航运体系中最为关键的枢纽,李嘉诚的长和集团也在27年前就盯上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港口。

1997年,长和旗下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PPC)以支付1.02亿巴波亚币(与美元等值)的代价,获得两大港口30年特许经营权。

此后,PPC累计投资16.95亿巴波亚币,远超协议承诺的10亿巴波亚币。至2021年续约时,港口已发展为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2023年吞吐量达8210万标准货柜。

这种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的资产,自然成为资本巨鳄的争夺目标,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野心越来越大的美国就把巴拿马运河视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在3月4日,消息传出,李嘉诚将以227.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43个港口,其中就包括作为重要的巴拿马运河港口,收购者就是美国著名的贝莱德集团。

作为管理11.6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近年通过收购基础设施巨头GIP及与地中海航运旗下TiL合作,意图构筑覆盖能源、交通与数字基建的全球网络。

若成功收购长和旗下43个港口(含巴拿马运河港口),贝莱德财团将控制全球10.4%的货航务运输,直接威胁中资港口运营商的地位。

更引人注目的是,贝莱德创始人拉里·芬克被曝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其“拿下巴拿马运河”的野心与美国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通过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巩固对全球贸易路线的掌控。

中国的反应

在消息传出后,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巨大的波动和影响,其中受此事件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和巴拿马。

3月28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突然表态将依法审查该交易,直指其可能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与社会公共利益”。

这被视为对贝莱德垄断全球港口网络的潜在制衡,与此同时,香港特首李家超亦罕见发声,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经贸胁迫。

监管层面的介入,使得这场本属商业范畴的交易被赋予更多政治意味。

长和的处境因此愈发微妙:若强行推进交易,可能面临巴拿马政府的巨额索赔与中资审查压力;若终止出售,则需继续承受审计风暴与地缘风险。

其2024年财报数据更凸显矛盾——港口业务虽贡献9%营收(452.82亿港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7%,出售套现190亿美元的计划本是扭转颓势的关键。

巴拿马的杀手锏

在国内巨大舆论压力的影响下,这个原本定于4月2日的签约仪式最终宣布被暂缓,但这明显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局。

在4月7日,巴拿马政府突然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审计”这一绝招。

巴拿马方面指控PPC在2021年续约时涉嫌违规,称其少缴3亿美元税费且未按协议分配10%利润,并宣布对授权续约的官员提起诉讼。

与此同时,审计报告发布时间点耐人寻味——恰逢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访问巴拿马前夕。

尽管巴拿马政府事后坚称审计“无关地缘政治”,但其在联合声明中拒绝写入“运河主权归属巴拿马”的细节,暴露出美国施加的压力。

面对着巴拿马政府的指责,在沉寂一个月后,李嘉诚终于选择做出回应,在4月9日他通过PPC做出了回复:其一,16.95亿巴波亚币投资已获2020年审计确认。

其二,累计向巴方支付1.26亿股息与6.68亿税费,远超同业水平;其三,税收优惠与其他港口运营商一致。此外PPC还强调,巴方指控“违背事实且不符合法律关系”。

终极的较量

巴拿马政府的最新动向显示,其正通过法律程序为收回港口铺路,4月7日,审计长办公室宣布将对PPC特许权进行全面审计,并计划追溯至1997年原始协议。

若最终认定违规,巴方或可依法终止合约,甚至没收资产。此举被市场解读为“以审计为名,行收回之实”。

而贝莱德收购协议中“须通过12个司法管辖区反垄断审查”的条款,则为交易设置更多障碍。

长和的反击则聚焦于法律与技术层面,PPC援引2005年附加协议,强调续约完全合规,并披露巴拿马其他港口运营商从未支付股息的事实,试图瓦解指控的公信力。

但巴方显然握有主场优势——其司法体系对国际企业的裁决历来强硬,2017年便曾因环保问题叫停加拿大矿企项目。

结局的预测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将取决于三重因素:其一,巴拿马能否在审计中找到足够推翻续约的法律依据。

其二,中美监管机构如何权衡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其三,贝莱德是否愿为战略布局承担更高政治风险。

从现有信息推断,交易短期内难以落地,巴拿马的审计攻势已形成法律威慑,而中资审查更可能设置严苛条件。即便贝莱德选择提高报价或调整交易结构,长和仍需面对巴方索赔风险。

另一种可能是交易缩水——剥离巴拿马港口后继续出售其他资产,但这将大幅削弱贝莱德的战略价值。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巴拿马运河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大国影响力的试金石。长和集团27年的运营虽奠定商业根基,却未能预见地缘变局的致命性。

当资本巨轮驶入主权暗礁与政治漩涡的交汇处,任何精妙的财务模型都显得苍白——这场围绕港口的争夺,终将书写全球化退潮时代的经典注脚。

来源

长和港口交易再生变,巴拿马会收回经营权吗?_《财经》客户端

港口续签违规?协议金额未足缴?长和子公司对巴拿马指责悉数驳斥

1 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