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了!美企被踢出“白名单”,数千吨美国牛肉,被中国拒之门外

见证历史的人 2025-03-31 02:12:49

美国既然想打贸易战,那就打!美国的牛肉我们不要了,美企被踢出“白名单”,这下美国农民可就惨了,但这只能怪特朗普!

近日,美国政府披露了一组牛肉出口数据,数据显示过去几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从每周接近或超过2000吨,直接跌到只有几十吨,甚至3月份的一周只有54吨。

要知道,中国一度是美国牛肉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24年之前,每年光是牛肉这一项就能给美国带来数亿美元的收入,可现在,出口量几乎归零,意味着这条供应链被彻底掐断。美国牛肉厂商们傻眼了,那些堆在冷库里的牛肉卖不出去,资金链直接断了,更别提那些靠出口吃饭的工人和运输企业,整个产业链都跟着遭殃。

美媒调查后发现,原来是出口资质过期了。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里,美国肉类加工厂拿到了一批对华出口的注册许可,涉及牛肉、猪肉、家禽等多个品类,但这些许可不是永久的,到期得续签。

到今年3月中旬,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资质到期,但中国并没有给出续签的答复,结果就是,这些厂商直接失去了合法输华的身份,中国海关的名单更新里,曾经“有效”的注册状态变成了“超期”,等于断了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路。

接下来还有数百家企业资质到期

中国买家一看这情况,谁还敢下单?万一货物到了海关被卡住,或者干脆进不了港,那损失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订单没了,生意停了,美国牛肉厂商只能干瞪眼。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进口的商品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拿牛肉开刀?其实这不是随便挑的。要知道,牛肉在美国不只是个普通的商品,它背后连着庞大的农业经济,更连着美国中部那些“红州”的选民基础。

美国的选举制度有个特点,总统选举靠的是选举人团,而选举人团的票数分布跟各州的人口、经济结构息息相关,中西部那些农业大州,比如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得克萨斯,都是牛肉生产的核心地带。这些地方的农场主靠养牛吃饭,牛肉出口一旦受阻,他们的收入就得直线下滑,而这些州恰恰是共和党的票仓,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中国暂停进口美国牛肉,等于直接敲在了特朗普的政治命门上。

想想看,一个得克萨斯州的养牛户,原本指望着把牛肉卖到中国赚一笔,结果现在牛卖不出去,价格还得压低卖给本地市场,收入缩水一大半,他会怎么想?大概率会把怨气撒到特朗普头上,毕竟是他的贸易战把事情搞砸的。而这种情绪要是传遍整个农业区,对特朗普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大选刚过去没多久,特朗普才重新站稳脚跟,这时候要是农民群体开始动摇,他的政治根基恐怕就不稳了。

说到底,中美贸易战打到现在,最受伤的往往不是那些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也不是吵着加关税的政客,而是那些老老实实种地养牛的美国农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美国牛肉、猪肉、大豆这些农产品过去都指着中国来消化库存。

可自从2018年贸易战开打,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了关税,美国农民的日子就没好过过,农民们其实挺无奈的,他们不关心什么地缘政治,也不懂什么关税博弈,他们只知道地里的庄稼和圈里的牛得卖出去,才能换来一家人的生活费。

可现在,中国市场一关门,他们的牛肉只能烂在手里,或者贱卖给其他国家,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牛肉早就盯着中国市场,美国一退场,这些国家的供应商立马填补空缺,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份额被抢走,心里那个憋屈可想而知。

更惨的是,这场贸易战的源头——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压根没给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加关税的本意是保护美国产业,可结果呢?中国反过来加关税,美国的出口市场丢了,农民的收入没了,倒是让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捡了便宜,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操作,农民们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受害者。

从中国的角度看,暂停进口美国牛肉既是报复,也是策略,你特朗普不是喜欢打贸易战吗?那我们也不直接跟你对着干,而是把进口渠道一关,让你的牛肉厂商自己去哭诉,让你的农民自己去抗议。这种做法成本低、效果好,还不用担什么道德包袱,毕竟,贸易自由是双向的,你加关税我停进口,大家不过是各凭本事。

其实,中国手里这张牌还不止牛肉,猪肉、大豆、玉米,这些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都在贸易战里受过伤,现在牛肉成了靶子,下一步没准就是别的品类,中国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进口政策,把压力一点点加到美国身上。

而美国这边呢?特朗普要是继续硬扛,底层人民的怨气只会越来越大,要是服软谈判,又得面对国内强硬派的反对,进退两难的滋味,也能让特朗普难受一阵子了。

美国牛肉厂商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巴不得政府赶紧跟中国达成协议,把出口资格续上,即使特朗普是个不愿服输的人,但如果特朗普还想保住中西部的支持,就得在这件事上让步,你们认为特朗普会怎么做呢?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两周来我们的产量基本为零”》

光明网:《美国:对华牛肉销售大幅下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