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福州军区歌舞团排练厅,16岁的徐沛东抱着大提琴蜷缩墙角,脚边散落着被南方蟑螂吓掉的琴谱。这个大连钢厂工人的儿子,为进文工团谎报年龄,却在首场演出时发现琴弦全被潮湿天气泡软。
急中生智的他用食堂铁丝自制琴弦,即兴改编的《红色娘子军》竟让台下老兵集体起立敬礼。在蚊虫肆虐的南方军营,他独创“防虫练琴法”——将双腿泡在盐水桶里,上半身保持标准演奏姿势。
五年间磨破23条军裤,却练就了能在暴雨中盲弹《黄河大合唱》的绝技。1976年恢复高考时,团长亲自为他打包行李:“中央音乐学院要是不收你,我把文工团招牌吃了!”
1978年中国歌剧院排练厅,24岁的徐沛东盯着扬琴演奏员崔静移不开眼。为接近这位书香门第的姑娘,他每周创作三首扬琴练习曲,谱子空白处写满雪莱的情诗。两年异地恋期间,他创下单月寄信48封的纪录,邮票钱花掉半个月工资。
1981年领证日撞上重要演出,崔静在后台急得直哭。徐沛东竟拉来战友妻子顶包,现场教学签名笔迹:“最后一竖要带钩,像五线谱的终止符。”工作人员发现端倪时,他掏出准备好的喜糖塞满对方抽屉:“您就当见证了一部音乐剧的诞生!”
新婚燕尔,徐沛东在10平米筒子楼里写出《爱我中华》,崔静挺着孕肚帮他誊抄乐谱。女儿徐唱出生后,他独创“背带创作法”——用布兜背着孩子写歌,女儿哭闹时就哼未完成的旋律哄睡。《辣妹子》的魔性节奏,正是源自女儿拍奶瓶的即兴伴奏。
2003年岳母去世,看着孤寂的岳父,徐沛东把丧偶的小姨请到家里“切磋琴艺”。三个月后,两位老人合奏的《夕阳红》成了社区老年乐团保留曲目。他亲自为岳父设计求婚台词:“您就说‘我想和你共谱黄昏乐章’。”
2010年央视春晚后台,56岁的徐沛东被年轻歌手围住讨教。他摸出泛黄的笔记本,首页赫然是崔静年轻时的扬琴速写:“写歌秘诀就一条——心里得永远住着初恋。”如今他仍坚持每天为妻子煮醒酒汤,尽管崔静早已戒酒多年。
从借名结婚的荒唐青年到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徐沛东用半生证明:最动人的旋律不在五线谱上,而在清晨给岳父买的豆浆油条里,在帮妻子找回的扬琴拨片上,在替女儿整理的《种太阳》手稿中。当他在家庭聚会上即兴弹唱时,三代人合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或许才是这位音乐大师最骄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