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刘国梁主动辞职得到组织批准,王励勤成为新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也是历届乒协主席中任期最短的。事后,刘国梁接受了媒体采访。
中国乒协首任主席是陈先,他于1955年-1979年(24年)担任该职务。他的接任者是徐寅生,任期为1979年-2009年(30年)。之后中国乒协修改章程,要求乒协主席每4年一换届,最多连任两届。蔡振华在2009年-2018年担任中国乒协主席。2018年,刘国梁接任,在第二届任期中途辞职。
微乒乓出品
作者 | 自由直板
编辑 | 六豹
4月23日,相关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出席会议,会议上通过并批准了刘国梁中国乒协主席辞职报告申请,王励勤成为新任主席,马龙成为副主席。

会议结束后,刘国梁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我们从采访内容中可以感觉到相关信息量还是很大的。
第一个信息是:刘国梁说自己多次向相关领导说出自己要主动辞职的意愿。原话是:“在交流过程中,领导曾多次挽留。”
多次挽留,说明了什么?
话是真的?假的?
如果是真的,说明这次刘国梁卸任,完全是因为他个人感觉已经难以胜任,有许多问题他已经无法解决或者根本看不到希望。“多次”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想辞职不是一天两天了。
近些年,网络上关于国乒的话题太多太多,矛盾也太多太多,而刘国梁无疑是位于舆论的中心,网上的争议也太大。
没有人抹杀或者否定刘国梁对国乒乃至世界乒坛做出的巨大贡献。自他27岁担任中国男队少帅开始,只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短时离开过国乒,二十多年来,三大赛中的确丢过金牌,但为数不多,单说奥运会只有雅典男单和东京混双金牌,三大赛也只有世界杯丢过几个冠军,“包揽”一词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但巴黎奥运会是一个分水岭,而亚锦赛和刚过去的世界杯,或者说世界杯男单丢冠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刘国梁“崩不住了”并最终选择辞职。不过,不仅仅是世界杯男单丢冠这一件事儿,有很多问题,刘国梁已经无法处理。
如果这些话是真实的就说明,这次卸任并非网络中所说的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上级部门与领导并没有因为国乒成绩出现滑坡而就找他谈话并劝其辞职。
如果这些话并非真实的,只能说明人都是有虚荣心的,或者说相关上级领导只是为了试探其诚意”情况下的艺术性的客套话。总之,“留点体面”也是符合我国特色的吧。
第二个信息是:换个身份支持乒乓球
4月23日之前,刘国梁是中国乒协主席、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WTT理事会主席,网络上通常所说的“三职位一体”(三体)。卸任中国乒协主席之后,刘国梁目前仍然有着另外两个职位。
对此,刘国梁说: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位置责任不一样,当球员是场上亲自参与的感受,主教练是指导加布局,乒协主席最重要的是统筹。我觉得作为一个乒乓人我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得益于党和国家、体育总局,特别乒乓队的培养。
作为一个乒乓人,我们始终把国家利益、祖国荣誉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能体现国家利益、祖国荣誉的其实就是奥运会这个舞台。”
这段话的最后一段刘国梁着重提了“最能体现国家利益、祖国荣誉的其实就是奥运会这个舞台”。
为什么要提奥运会?
还是因为他在任期间(无论是中国男队主教练、还是总教练、还是乒协主席)奥运会任务完成得很圆满,客观地说,也的确如此。
那么,现在三个剩下两个,今后刘国梁如何支持乒乓球?
其实他现在本来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属于国际组织机构重要官员,工作的重心依然是乒乓球。“换个身份”实际上是“少了一个身份”,但并不影响他为乒乓球而工作。
只是如果他完全站在国际机构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乒乓,可能就无法很好地为国家荣誉而努力,因为国际乒联向来有一个不成文的宗旨就是限制中国乒乓。但刘国梁到底是爱国的吧,回想一下历届奥运会上他统筹安排,痛打日本队的场景,我们不必怀疑这一点。
第三个信息是:刘国梁坦言乒乓球是自己的事业和生命,不管在什么位置都希望中国乒乓球事业好。
从普通运动员到国家队取得大满贯,到主教练、总教练、乒协主席,国际乒联、WTT官员,刘国梁注定是和乒乓在一起的,他将乒乓球视为事业和生命是真实的,他也是爱国的,因此他说的希望为中国乒球事业好,当然是可信的、真诚的话。
只是,离开了中国乒乓球队,也就没有了舞台,成为”无根”,未来他到底如何来实打实地为中国乒乓球做贡献,我们拭目以待。
延伸思考:
刘国梁虽然从乒协主席位置上下来了,但二十多年来的经营和努力,他的人脉和资源等极为深厚。比如今天当选乒协副主席的马龙接受采访时就说:“我特别感谢了刘国梁的培养和支持。不管他在什么位置,我都会铭记他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这份师徒感情不会因为身份的转变而变化。”
马龙的话听起来其实也没毛病,他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说得坦坦荡荡。这些只是想说明刘国梁的人脉与资源与影响力不是一两天能够消失的。
另外还有秦志戬,同样也是中国乒协的官员。这次叫“届中”调整,是指任职期并没有满而换帅,增加了马龙,秦志戬依然在。这两人与刘国梁的关系不必多说了。

而王励勤刚刚入主乒协,他的治理能力、管理手段,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也会经历严峻考验的。北京不是上海。有人已经在说,刘国梁很有可能“垂帘听政”,要做“太上皇”。这次只不过是“以退为进”。
如果一语成谶,换汤不换药,那真成了空欢喜一场了。
我个人现在是这样想的:尽管王励勤在做运动员时非常“怕”刘国梁(某节目上王励勤亲口说过)但王励勤退役这些年早已是上海的体育官员,并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几年下来的历练,早已今非昔比。虽然王励勤还没有统管过整个国家的乒乓球事业,但47岁的王励勤既然下定决心上位,就是想做出一番事情来,他绝不会甘心做“傀儡”与“木偶”。虽然他没有刘国梁那么广的人脉和资源,但这也正是优点之一,没有那么复杂反而可以大刀阔斧地干,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和牵绊。
但是做事要讲究策略和方法的,不是蛮干。那么未来王励勤靠什么能够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刘国梁会极力配合还是“阻挠?”
但无论如何 ,我依然是相信不破不立的,眼瞅着问题丛生的国乒,必须是到了重塑的时候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励勤的到来,是及时雨。我希望也相信他会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