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异蛇:是古人的幻想还是真有其事,为什么如今一条也不见?

水殿风凉有墨 2024-04-02 01:30:29

我写一些现实中没有而传说中很神奇的一些动物,来看看咱们中国古人高深莫测的想象力,或者那是他们曾经见过而又早已绝迹的生物。让我们知道古人的生活环境是如何充满玄幻瑰丽的魅力,有多少神秘和令人惊叹的故事。

还想知道,它们到底是否曾经真实地生活于这个世上?

肥遗:模样怪异,上天入地

这个神奇的家伙可不是龙,它叫肥遗,毒蛇,有一个头,两双翅膀,两个身体,六条腿,长得可够稀奇。看样子既能跑,又能飞,多半还能潜水。

《山海经·西山经》里说它:高耸入云的太华山--也有人说就是华山,如同刀劈斧削陡峭异常,是一座四方形的山峰,其高有五千仞,山顶横竖有十里,鸟兽都无法栖身。

可是就在这山的绝顶上,有一种蛇,名叫肥遗,六条腿,四个翅膀,人们一见到它,就会天下大旱。

这样说来肥遗应当非常神秘,而且不喜欢让人看到,它的出现一般与灾害相关,看到了就会引发大旱惩罚人类--有这么见不得吗?

它有很强大的威力,宋濂说过:“肥遗一出,潜鱼尽怖”,它能让所有的大小鱼儿吓个半死。

现在华山还有肥遗穴,人们称为老君脐,明朝末年大旱,人们曾经在此看到过它。

不止太华山有肥遗,其他地方也出现过它的身影。《山海经·北山经》上说:浑夕山上,有一条嚣水流出,往西方注入大海。这里有一种蛇,一头两身,名叫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还有,彭毗山中有一条肥水流出,向南流入床水,流域内有许多蛇,其中之一就是肥遗。

长蛇:身有猪鬃,长达千丈

身量极长的蛇见多了,古人比我们更加司空见惯,可是这类“长蛇”却不是寻常的长蛇,《山海经·北山经》说它:大咸山上,有一种蛇名叫长蛇,它不像一般蛇有鳞甲,它有毛,毛像猪鬃。常山虽有长蛇,却与它不同。

你看,它不仅仅是身体长而已,还有猪刚鬣一样硬乎乎的毛。

有人说,这种长蛇长有一百寻,是条庞然巨物。但《豫章记》上又说,永嘉末年,出现了一条大蛇,长有千多丈,就是3300米长,想象一下,这差不多就是它的长度了。

如此巨大的蛇,我就想知道它一天要吃多少东西才能饱?或许那个时代动物的体格都非常庞大,随便吃条恐龙就不饿?

长蛇的毒气特别厉害,无论飞禽还是走兽,它全部吞得下,本性极其恶毒。

䖺䗤:长着鱼鳍,自带警灯

按《山海经·东山经》记载,独山之下有水流出,向东南流到沔水,其中就有很多䖺䗤。

这玩意模样象一条黄蛇,有毒,可是它却有鱼一样的鳍,出没入水中都带有光芒,好像是行走的红绿灯,走到哪里都让人注目。

它和肥遗一样,一见到就会大旱。

鸣蛇:叫声如磬,蛇中乐师

《山海经·中山经》说,鲜山之中,有鲜水流出,向北流入伊水。这条河周围有许多鸣蛇,它的模样像一般的蛇,可是它有四个翅膀,这就有点像肥遗蛇了。

不同于肥遗的是,它的声音像磬一样清脆,它应该是远古异蛇中的音乐家。

它们在鲜水中激波掀浪,与其他异蛇一样的是,它只要一出现,同样天下大旱。可见古人吃了这些蛇多大的亏。

《中山经》还说,另有一个地方叫帝囷之山,有一条帝囷之水从山上流出,在水面下有许多鸣蛇。看来它的巢穴不止一处。

化蛇:叱咤而行,一见涝灾

《山海经·中山经》上记载,阳山之上,有一条阳水,向北流入伊水,这里有许多化蛇。

化蛇长得极其独特,有人的面孔,豺的身体,有鸟的翅膀,却又像蛇一样爬行。它的声音像厉声喝斥着什么。

见到它,并不会带来大旱,它会引来洪水。

这是毒蛇中的一个异类,别的异蛇制造干旱,它就掀起洪流淹没城郭乡村,反正不干好事。

有人把它画成这个模样,我看有些不像,因为这样子不能爬行。

这样就有些相近了,不过又很恐怖。难啊,古人当时没手机,害得后人无法描绘。

巴蛇:张嘴吞象,三年吐骨

巴蛇应当是最恐怖最能吃的巨蛇了。《山海经·海内南经》说,无论巴蛇遇到大象,还是大象遇上巴蛇,倒霉的都是大象,因为巴蛇张开巨嘴,只须一口就能把大象吞下肚里。

可是大象体格太大了,把它撑得不行,它只好不吃不喝睡上三年才能消化这一餐美味。

三年之后,它才把大象的骨头给吐出来。如果有人能得到一块吐出的象骨,研磨服下,保证你一生不会闹肚子痛。可是这骨头哪有那么好找?说不定人还没捡起象骨,自己又成了巴蛇的美餐。

西晋郭璞解释说,如今南方还有一种蚺蟒能吞鹿,吞下后蚺蟒就选一棵大树把身体紧紧缠绕在上面,生生把鹿给绞死于体内。鹿的骨头就会从蚺蟒的鳞甲中挤出体外--这个就解释得玄乎了,横七竖八的鹿骨刺穿蚺蟒的身体,蚺蟒不怕死吗?

他还说,巴蛇吞象,就和蚺蟒吞鹿类似。

《楚辞》上提出疑问,既然巴蛇能吞下一头大象,那么它的身体究竟能有多大?结果回答说:巴蛇长千寻!又是3300米长,体量如同长蛇,而长蛇胃口显然不如巴蛇。

《函史物性志》上也说,巴蛇长千寻,有青黄红黑等颜色,吃一头大象三年后才出来,吐骨如山。

这样的庞然巨蛇,想来应该没有天敌。可是现在见不到这个物种了,也应当是有原因的。人是万物之灵,总有对付它们的手段。

《雍江记》上说:帝尧派后羿在洞庭湖杀了一条巴蛇,剥皮去肉后,剩下的蛇骨堆积成了一座山陵。想不到后羿除了射日,还曾经射过这等巨蛇。

如今见不到巴蛇,还有巴蛇的影子。《文心雕龙》有注释称:巴丘山,另有一个名字叫巴蛇,这座山就是巴蛇死后形成的。《一统志》上说,巴蛇墓在岳州府城南边,不知还有谁能指出这个地方。

古人还说,洞庭湖靠近巴陵,巴陵的由来,就是因为巴蛇死后骨头形成的山陵。古代岳阳郡监狱旁边,有座山很高,草木茂盛,就是巴蛇积骨之处。以前曾经有座巴蛇庙,后来废弃不存。附近还有一座象山,就是巴蛇吞象吐出的骨头形成,象山旁边有一座象湖。

这么说来,那么重庆的巴山,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脉,四川的巴山大峡谷等地,至少在古代应该就有这种骇人听闻的巴蛇,不然何以这样称呼呢?

唐末的《奇闻录》中有个故事:鄱阳有一个书生从一座山下经过,看到山中有一丈多高的云气升腾起来,就问附近乡民这是什么原因。乡人说了不得,这里的山岗上有一条特别大的蛇,它正在吞一头大象!

书生听了这种稀奇事,马上召集全村的人呼喊怒吼去救那条头大象,可是大蛇已经溜进了幽邃的山谷,大家也不敢继续去追。到了第二天他们全都拿着盆、坛、瓮等容器跑去,看到那头大象仍在站立着,身体膨胀,却早已死了。

秀才看到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大象身边,用针刺破大象身体,从里面接出许多水来。原来大象被大蛇不知用什么法子致死,肉不见了,化成了一肚子的水。而乡民接了水,航海时放在船上,能辟蛟龙,就不会遇上大风大浪。

看来能吞大象的,不止是巴蛇这一种。

人类与蛇的关系

一般人都非常害怕蛇,见到蛇就呼吸急促,毛发直竖,深怕被咬上一口小命不保。这是千百年遗传下来的基因,我们的先人应该吃了无数毒蛇的亏,以致把这种恐惧深深根植于人心里,不用父母教导,看到就自然感到害怕。

可是我们华夏文明却和蛇结下了不解之缘,人文始祖、三皇之一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外貌和化蛇就很相似。

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有人说蛇象征生殖繁衍旺盛,与阴阳、宇宙的旋转合一有关,巧合的是,这个旋转形象与DNA结构也相同,似乎说明蛇与生命的起源有关。

蛇的全身几乎都可入药,尤其蛇毒,有的甚至贵如黄金,实在对人类的帮助非常大,《本草纲目》中比比皆是。

史上异蛇去了哪?

晋兴郡有一座蚺蛇岭,离路边五十里远的地方,有一样不知名的东西,粗有一百围,长有几十丈,一动不动伏在岭上,与山浑然一体,根本不知是什么东西。

行人从路上经过,只要往蚺蛇岭看一眼,就会迷迷糊糊走到岭中失踪不能出来。经过很多年,失踪了许多人,而人们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东汉“建安三神医”的董奉有一天从交州经过这里,隔着老远看了那个巨物一眼,顿时大惊,说道:“这是大蛇啊!它一直在这里吃人。”

董奉是个修道有成的神医,还会法术,他当即走入蚺蛇岭施符咒法术,随后折身回来。第二天他再去岭上一看,那条大蛇已经死了,大蛇身边白骨累累,堆积如山。

董奉杀过许多巨蛇,以江西为多,他一遇上都以法诛杀掉。事见《广州记》。

道家高人诛巨蛇的很多。《豫章记》上说:永嘉末年,豫章郡有一条大蛇,长达十余丈,堵在路上张嘴一吸就把人吞入肚内,一直吃了好几百人,以致这条路都没人敢走。

真人吴猛带着几百名弟子去找这条蛇,蛇知道大事不妙,就躲进了山洞不肯出来。吴猛就施符请出南昌社公,才将这条蛇逼出洞来。

这条蛇头就有几丈长,吴猛就从蛇尾跳上去,从蛇背跑到蛇头处,用脚将蛇头按在地上,他的弟子们就在后面用斧头砍死了这条作恶多端的大蛇。

后来江东出现许多大蛇,而吴猛年老,就在一百多名徒弟中选拔有能力的人。他准备了上百斤的炭,每根炭截成一尺来长,在法坛上放了一夜,晚上叫弟子们全到坛中,这些炭就变成许多美丽的女子出来引诱他们。

第二天早上,吴猛一看百多个弟子,个个浑身漆黑,只有许旌阳身上是干净的。于是只带着许旌阳到辽江与巨蛇干架。吴猛年老体衰打不过蛇,许旌阳就踩着禹步祭剑,跳到蛇头上斩了它。

所以这些巨蛇异蛇去了哪,想来是因为作恶多端被高人给灭了。

可惜这些生物多样性了。

如果蛇类进化得巧妙,不知能不能进化出上面拿刀的样子?

2 阅读:74
猜你喜欢

水殿风凉有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