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蒙纪念诺门罕战役,85年前日军真用“肉弹”对抗苏军坦克?

静谧时光收藏家 2025-01-21 23:18:42

编者按:在库尔斯克战局晦暗不明之际,普京出访蒙古,世界舆论几乎都在关注蒙古是否会履行《罗马规约》的义务,响应乌克兰的呼吁,对普京实施逮捕。然而,答案是明摆的,蒙古实在没有必要开罪五常之一和最大的邻国。相比之下,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普京此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纪念85年前发生在中蒙边境的那场激烈冲突,我们今天的文章就聊聊诺门罕战役的那些事儿……

俄罗斯总统普京无视“国际刑事法院”对他的通缉,抵达蒙古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而普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纪念诺门罕战役85周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苏联时代,蒙古也仅在1969年和1989年举行过诺门罕战役的纪念活动,但是进入21世纪后,这场战役被蒙古视为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而受到重视。自2009年起每隔五年俄蒙两国都会联合举行纪念活动,俄罗斯总统亲临参加,所以普京此行也算例行公事。

■2024年9月,普京访问蒙古期间与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一道向苏维埃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纪念碑的主体就是诺门罕战役的苏军主将朱可夫。

现在很多人对于诺门罕战役的直观印象估计来自于2011年韩国以二战德军朝鲜士兵的魔幻经历为原型拍摄的战争影片《登陆之日》。这部影片的第一段战争高潮戏就表现了1939年夏季日本步兵以血肉之躯对抗苏军坦克的残酷场面。在影片中日军使用了自爆卡车、人肉炸弹、燃烧瓶、军刀等非常规手段与苏军坦克展开肉搏,最终还是被装甲铁流所吞没。

请点击输入图片

■影片《登陆之日》中日军迎战苏军坦克部队的场面,以自爆卡车为先锋,特攻队员在后方列队待命。

虽然片中场面异常火爆,视觉冲击力拉满,令人血脉偾张,但显然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当年诺门罕战场上日军反坦克作战的真实面貌,比如其中的自爆卡车就缺乏依据,日军使用的九九式破甲爆雷(磁性反坦克雷)在诺门罕战役时尚未列装。据记载,苏军此役损失坦克、装甲车近400辆,难道都是“肉弹特攻”、燃烧瓶的战绩吗?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探究一番。

“火炎瓶”の神话

在日语中“火炎瓶”就是我们常说的燃烧瓶,当时日本关于诺门罕战役的文艺作品,都会格外渲染日军步兵使用燃烧瓶对苏军坦克实施“肉薄攻击”的情节,以凸显不惧生死的勇武精神。然而,这种简易武器在诺门罕战场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何等作用?

■日本画家藤田嗣治创作的《哈尔哈河畔的战斗》(局部),表现了日军步兵肉搏苏军坦克的场面。

燃烧瓶最早运用于西班牙内战,当时日本派往西班牙的观战武官西村进少佐于1937年向国内报告了燃烧瓶的应用情况,促使日本陆军对其进行测试,但效果欠佳,因此未被列入制式武器。部分日军军官,如第1师团师团长河村恭辅中将,认为燃烧瓶具有实战价值,仍私下组织人手进行研究。在诺门罕战役初期,日军偶然发现苏军坦克在撞击汽油桶时会被点燃,由此想到了将燃烧瓶作为应急反坦克武器。

■诺门罕战役中在战场卧倒警戒的日军步兵,背景中可见被击毁的苏军装甲车残骸。

1939年6月底,步兵第26联队联队长须见新一郎大佐在率部从将军庙开赴诺门罕之前,

从军需仓库里连蒙带唬地弄来1200瓶苏打水,让手下人喝了个痛快之后,利用空瓶子赶制了一批装满汽油的“火炎瓶“。日军其他部队也四处搜集玻璃瓶现场制作燃烧瓶。在前线,日军步兵以2~3人为一组,携带燃烧瓶和手榴弹隐蔽在散兵坑内。诺门罕地形空旷开阔,不利于隐蔽,但砂质土壤很便于挖掘掩蔽工事。在苏军发起进攻时,日军等待坦克接近到40米距离内才会发起攻击,利用坦克视野盲区靠近目标,在距离坦克4~8米处投掷燃烧瓶,重点攻击发动机舱位置。苏军坦克一旦被点燃,在前进大约30米后就会抛锚,弃车逃生的坦克兵则会遭到日军射杀。

■影片《登陆之日》中,日军步兵蜂拥而上,向苏军坦克发起“肉弹攻击”。

步兵第71联队小野冢吉平大尉回忆道:“我们把汽油装在空瓶子里,每人带3~4个燃烧瓶,我们称他们为白刃战队。坦克有射击盲区,我们迅速进入盲区攻击……,非常原始,但别无选择……我们做好了被坦克碾轧的觉悟。”

在战斗中,日军发现草原上的强风使燃烧瓶口用于引火的棉布条很难点燃,绝望的日军只能将未点燃的燃烧瓶直接砸向苏军坦克,却意外地将目标点燃烧毁。事后判明,当时正值酷暑,苏军坦克装甲在烈日曝晒下异常灼烫,长时间行进后发动机也过热,当汽油由通风栅流入后就会被高温引燃,从而将坦克彻底烧毁。而且,在战役初期,苏军步坦协同失调,坦克缺乏步兵掩护,加之苏军坦克多集中火力压制日军机枪和炮兵阵地,反而忽视了日军步兵的近身攻击,从而为日军的燃烧瓶战术创造了成功机会。

■影片《登陆之日》中,日军敢死队员向苏军坦克投掷燃烧瓶。

在7月2日,步兵第26联队在哈拉哈河西岸与苏军展开鏖战,日军步兵使用大量燃烧瓶迎战苏军坦克,取得显著效果,据报告在一小时内摧毁了10辆坦克,战至7月3日,见须大佐宣称苏军在阵地前丢弃了大约70辆坦克和装甲车,战场统计表明,平均每辆苏军车辆都被砸了3个燃烧瓶!

■日军使用燃烧瓶攻击苏军坦克的发动机舱(左),待坦克丧失动力后再使用手榴弹进行攻击(右),彻底摧毁目标。

然而,与日军方面记述燃烧瓶颇具效果的报告不同,同期苏军战报虽然记录了日军“纵火队”的存在,但并未将其视为严重威胁,苏军第11坦克旅对20辆坦克的战损原因进行了调查,发起毁于燃烧瓶攻击的仅有2辆。到诺门罕战役后期,苏军对于日军步兵的近战攻击采取了反制措施,一个坦克排的5辆坦克呈梯次配置,分为前后两排,前排3辆用于吸引日军火力,后排2辆专门清除暴露的日军步兵,使其难以近身。此举令燃烧瓶战术效果大减,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哀叹道:“我军使用燃烧瓶进行近身攻击,但毫无效果,令人失望。”战后统计表明,诺门罕战役中毁于燃烧瓶的苏军坦克约占损失总量的5%~10%。

反坦克雷の尴尬

归根到底,燃烧瓶毕竟是一种简易应急武器,那么日军用于对付坦克的正规武器——反坦克地雷表现如何呢?令人尴尬的是,日军反坦克雷的效果还不如燃烧瓶呢!当时日本陆军的主力反坦克地雷是1933年列装的九三式战车地雷,采用圆盘状雷体,直径17厘米、高5厘米,全重1.45千克,装有890克苦味酸炸药,采用压发引信,触发压力为140千克。

■日军两种典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九九式破甲爆雷(左)和九三式战车地雷(右)。

九三式战车地雷虽然是针对反坦克而设计的,但日军要求也能兼用于反步兵,也是资源匮乏的日军要求一器多用的体现。然而,最后的结果是九三式地雷对于步兵杀伤力过剩,而用于反坦克则威力不足,顶多只能炸断坦克履带,被日军士兵戏称为“红豆面包”。

■日军九三式战车地雷的剖面图,作为反坦克地雷威力不足。

速射炮の威力

既然燃烧瓶和反坦克地雷都不甚堪用,那么日军靠什么手段在诺门罕战役中摧毁了数以百计的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答案就是日军装备的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所谓“速射炮”就是日本陆军中的反坦克炮,九四式速射炮于1934年列装,是日本陆军第一种成熟的反坦克炮,其设计初衷就是以打击同时期各国装备的轻型、中型坦克为目标,在同期各国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中性能还算不错。

■在诺门罕战役中,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是日军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九四式速射炮身管为46倍径,口径37毫米,炮身重量75.5千克,全炮放列重量327千克,采用水平半自动炮闩,可发射穿甲弹和榴弹,射速可达30发/分,高低射界为﹣5~+25度,水平射界为左右各30度。九四式速射炮在发射九四式穿甲弹时初速为700米/秒,最大射程6700米,发射九四式榴弹时初速为706米/秒,最大射程7000米。九四式穿甲弹全弹重量1210克,弹丸重量700克,装药量10克,采用弹底延迟引信,可击穿装甲后在车内引爆,增强杀伤效果。九四式穿甲弹穿甲威力为350米/30毫米、800米/25毫米、1000米/20毫米。在机动方式上,九四式速射炮可由骡马牵引或分解后由驮马驮运,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由人力拖行,非常适合摩托化水平低下的日军。

■从后方拍摄的九四式速射炮,该炮的特点是重量轻,机动性好。

九四式速射炮的威力放在二战时期当然是不够看的,但是在1939年夏季的诺门罕战场上却是十分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当时,远东地区的苏军尚未装备T-34、KV等新锐坦克,其主战装备是T-26、BT-5、BT-7等中型/快速坦克,以及BA-6、BA-10等装甲车,苏军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均在20毫米以下,而装甲车装甲更是6~13毫米之间,理论上九四式速射炮在1000米以内可以击穿任何苏军装甲车辆,优势非常明显。

■操作九四式速射炮的日军炮组,他们通常在前沿后方150米到200米处占领射击阵地。

日军在诺门罕战场上的反坦克阵地基本以九四式速射炮为中心进行构筑,多呈环形阵地,并通过交通壕与其他阵地连同,相互间可以进行火力支援。在阵地最前沿为反坦克小组的单人散兵坑,步兵携带燃烧瓶、地雷、集束手榴弹等武器埋伏其中。后方为数道步兵堑壕,部署轻重机枪用于压制苏军步兵,在距离前沿150~200米为速射炮阵地,都经过精心伪装,苏军坦克只有在接近到300~400米时才能发现火炮位置。每门速射炮都会构筑3~4个预备阵地,通常在一个炮位上射击4~5次后就会转移阵地,以规避苏军炮火的反制。在防御战斗之前,日军速射炮都会事先标定射击诸元,并在阵地前方设置瞄准参照物并用草木伪装,因此在交战时射击精度极高。在抵御苏军坦克冲击时,首先由速射炮进行精确射击,前沿步兵反坦克小组和堑壕内的机枪对付逼近的坦克,同时相邻的炮兵阵地会以野炮从两翼实施支援射击,通过交叉火力摧毁苏军坦克部队。

■今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土浦驻屯地收藏的二战时日军反坦克炮,左侧为九四式速射炮,右侧是在其基础上改进的一式反坦克炮。

在诺门罕战役中,日军还战地改装“自行反坦克炮”,将九四式速射炮置于卡车之上,用沙袋加固,在战线上进行机动射击,直接在车上开火,即打即走,非常灵活。在7月3日与苏军第11坦克旅的交战中,日军一个速射炮中队外加一个小队(6门炮)乘车机动,迎战50~60辆苏军坦克,据称击毁了其中41辆!

在7月初的战斗中,日军认识到九四式速射炮在对抗苏军坦克时的出色能力,于是紧急从整个关东军范围内调集速射炮支援诺门罕前线,最终投入战斗的速射炮为62门。战后调查显示,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损失的坦克装甲车辆中,有75~80%是九四式速射炮的战绩,如果算上日军野炮的战果,则击毁比例将提升至90~95%,换而言之,苏军九成以上的装甲损失是日军火炮造成的。苏军方面对九四式速射炮也评价甚高,称其为“非常轻便、难以发现的机动兵器”“反坦克战的优秀兵器”。

■苏军在诺门罕战役后期使用BT-7A火力支援坦克以压制日军速射炮。

不过,苏军在吃了九四式速射炮的苦头后及时汲取教训,在战役后期调整战术加以克制。1939年8月,苏军对哈拉哈河东岸日军阵地发起最后总攻时,苏军坦克会在日军速射炮有效射程外停车,用坦克炮远距离射击日军前沿,同时以后方重炮火力覆盖日军阵地,之后坦克在步兵伴随下发起冲锋,通过近距离白刃战消灭包括速射炮在内的日军部队。此外,苏军还投入了装备76.2毫米KT-28榴弹炮的BT-7A火力支援坦克,有力压制了日军速射炮。最终,苏军通过占据数量优势的装甲部队以及坦克与步兵、炮兵的密切协同,彻底冲垮了日军的反坦克防线,让关东军尝到了自成立以来最苦涩的失败味道。

日苏战车の对决

常言道,对付坦克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坦克,当然这个论断正在被颠覆,但在1939年时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战场法则。在诺门罕战场上,日苏两军爆发了二战前规模最大的坦克战。此役苏军投入超过500辆坦克和约400辆装甲车,而日军也搬出了战车部队的家底,派出由安冈正臣中将指挥的第1战车团,下辖战车第3、4联队,配属步兵、炮兵组成一支混合部队,命名为“安冈支队”,在1939年6月开赴诺门罕。当时“安冈支队”的实力为九七式中型坦克4辆、八九式中型坦克34辆,九五式轻型坦克35辆,共计73辆,另有九四式轻装甲车15辆、九七式轻装甲车4辆(两种车型实为超轻型坦克),装甲车辆总计92辆。

■诺门罕战役期间向战场开进的日军坦克部队。

苏军坦克部队在装备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在装备质量上也颇有所长,主要是火炮威力大、速度快、机动性强。苏军主力战车T-26、BT-5、BT-7均装备1门20-K型45毫米坦克炮,初速达760米/秒,其被帽穿甲弹可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38毫米垂直装甲,而且弹道低伸,非常适合在中远距离上射击移动目标。作为主力的BT-5、BT-7快速坦克都装备大马力发动机,最大行驶速度超过50千米/小时,在战前各国坦克中是有名的“飞毛腿”,在诺门罕平坦的草原上可谓动如脱兔,来取如风。不过,苏军坦克的装甲防护相比日本对手却是半斤八两,正面装甲最厚的BT-7也仅有20毫米,BT-5为15毫米,而且苏军坦克多采用汽油发动机,受到攻击时容易起火,生存能力堪忧。此外,苏军刚刚经历大清洗,严重缺乏合格的指挥官,官兵士气低落,缺乏训练,多兵种协同水平欠佳。据日军声称,个别苏军坦克的舱门被从外面锁死,以防坦克兵弃车逃走。

■在诺门罕战役期间集结待命的苏军坦克群,主要是BT系列快速坦克。

日本坦克的设计理念以支援步兵作战为主,其武器配置并不适合坦克战。日军九七式和八九式中坦均装备短身管57毫米坦克炮,初速仅有350米/秒,主要用于打击土木工事,其穿甲弹理论上可在1400米距离上击穿20毫米装甲,但由于日本冶金技术低下,弹头强度不足,实际穿甲能力低于理论数据,而且弹道弯曲,在中远距离射击移动目标时精度很差。九五式轻坦的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初速略高,为575米/秒,但各项性能仍不及苏军45毫米坦克。日军坦克的速度多在40千米/小时以下,装甲也较为单薄,九七式中坦的正面装甲为25毫米,但八九式中坦仅为17毫米,九五式轻坦更是只有12毫米,面对苏军坦克炮与纸糊无异。不过,日军坦克部队也不是一无是处,日军坦克多采用柴油发动机,不易起火。日军坦克部队此前已在中国战场上积累了实战经验,且训练更为充分,尤其在射击技术相比苏军坦克兵享有压倒性优势,官兵战斗意志狂热,但是同样在多兵种协同上缺乏经验。

■诺门罕战役期间休息的日军坦克兵,左侧可见日军八九式中型坦克,背景中还有一辆九七式中型坦克。

在诺门罕战役中,日苏坦克之间的交锋发生在7月2日到6日间,安冈支队以区区92辆战车对抗五倍于己的苏军坦克,居然打得有来有回。战车第3联队一反教范规定,大胆突击,在500米距离上与苏军坦克对射,即使短管57毫米炮也能在击穿苏军坦克的薄弱部位。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日军坦克兵虽然有把握命中目标,但炮弹多数如同煤球一般碎裂或被装甲弹开。在7月3、4日的战斗中,73辆日军坦克中有41辆损毁,但其中多数可以回收修复,真正全损的仅有13辆,近乎全灭的第3战车联队在战斗结束后一周内就有75%的受损车辆修复归建。相比之下,使用汽油引擎的苏军坦克一旦起火基本彻底焚毁,没有修复价值。战至7月7日,日军已损失1辆九七式中坦、18辆八九式中坦、11辆九五式轻坦,共计30辆,另丧失7辆装甲车。如此损失让关东军高层大为痛心,勒令战车部队撤出战斗,于是安冈支队就从诺门罕战场上匆匆谢幕了。

■诺门罕战役结束后,苏军在查看一辆被击毁的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

综合而言,日军坦克部队受限于数量不足和性能缺陷,未能在反击苏军坦克的战斗中发挥显著作用,也在机械化部队的编组协同上暴露出很多问题,正如时任第4战车联队联队长的玉田美郎大佐所言,安冈支队是一支“三人四足式的速成杂乱兵团,由坦克、从诸神诞生时代起就赤身面对敌弹的步兵,以及近世的挽马炮兵组成”。

结语

1939年9月16日,诺门罕战役以日军惨败而告终,日军战死战伤及失踪超过17000人,作为主力的第23师团伤亡率高达68%,在战场自决、战后解职的联队长级军官多达6人,包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在内的一大批高官引咎辞职。诺门罕战役对于苏军而言也是一场惨胜,人员死伤超过25000人,损失坦克和装甲车397辆。

■诺门罕战役期间正在集结的苏军步兵和坦克,近处为第149步兵团团长。

苏日两军从诺门罕战役中获得的教训截然不同,苏军首次验证了装甲兵、炮兵、步兵、工兵、航空兵等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威力,并在此后的苏德战争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与之相对,日本陆军依然顽固地坚持所谓“精神至上”,忽视机械化装备的发展,尤其是目睹了日苏双方坦克的惨重损失,居然认为坦克是不堪大用的贵物,使坦克彻底沦为步兵的附庸,日军也没有意识到反坦克能力的缺陷,继续迷信“肉弹攻击”。直到太平洋战争末期,日军的装甲战和反坦克战水平与诺门罕战役时期并无二致。

作者有话说:如果不是普京出访,小编几乎都遗忘了诺门罕战役已经过去85年了,说真的,就算有媒体进行了报道,估计也很少会有人记得这场战役,甚至不知道日苏两国的这场边境冲突。不过,本号还是要为这场战役写下一点文字,聊作纪念吧。如果各位觉得有所获益,就请支持一下吧,谢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