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央视版《水浒传》:才懂鲁智深救林冲时,其实双方都在试探对方

人生如逆水旅 2025-02-11 16:04:08

提起《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许多人会联想到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和火烧瓦罐寺等情节,从而将他贴上“武力强大、思维简单”的标签。

实际上,鲁智深的聪明才智非常出众,虽然不如吴用等人,但在梁山中他的智慧也是名列前茅。至于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回忆一下98版《水浒》的情节,当鲁智深在野猪林大闹时,他与林冲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

首先,鲁智深在救林冲时并没有用尽全力,这正是他聪明的地方。

众所周知,林冲和鲁智深是结义兄弟。两人第一次见面时,鲁智深正在相国寺的菜园里挥舞着禅杖,而这时林冲正好路过这里。

林冲身为习武之人,目睹如此出色的武技,自然心生浓厚的兴趣。在交谈中,两人越聊越投机,最终决定结为兄弟。

后来,林冲因为妻子遭到高衙内的调戏而卷入官司,高衙内利用自己的权势陷害他,使得原本风光的禁军教头沦为阶下囚。

两名公差在押送林冲前往沧州的途中,接到高衙内的指令,企图对林冲下手。然而,鲁智深恰巧在一旁紧随其后。当两位公差准备行动时,鲁智深猛然大喝,一跃而出,为林冲解围。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就是鲁智深在救林冲时,仅仅是用禅杖将两名公差的武器打飞,而他完全能够轻松地将这两名公差“解决掉”,但他却选择不这么做,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的鲁智深并未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他此次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救助林冲,并非要伤害他人。如果真的杀了那两名公差,鲁智深必然无法置身事外。因此,他只是将两人的武器击落,而没有致其于死。

而且在后来的打斗中,鲁智深也手下留情了。这两个虾兵蟹将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完全可以在林冲出言之前就把这两名小公差搞定。

可鲁智深却并没有这样做,他在等待林冲发言,两人一前一后,形成了一个好戏台阶,同时也能够对这两名公差施加威慑,让他们不敢随意说话。

鲁智深心里明白自己的使命,他是来救人的,而不是为了杀戮。如果他选择杀人,最终的结果也会和林冲一样悲惨。

除此之外,其实鲁智深说这些话做这些事儿,也都是给林冲看的,鲁智深好几次都说要将这两名公差给杀了,可当时林冲是这么回答的:

“与他们无关,是高俅想要我的命,就算你杀了他们,也是个冤屈啊!”

鲁智深听后立即回应道:放屁,先把他们杀了,回去再砍了那个贼的脑袋!

鲁智深说这话的时候,显然带有自夸的成分。他杀了两名公差还算可信,但若说鲁智深能杀高俅,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真能做到,林冲早就动手了。

因此,鲁智深说出这句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他目睹林冲重伤后激动所言;其次,他在林冲面前需要表现一下,否则作为结拜兄弟,如果什么都不做也不说,显得就不太妥当。

其次,鲁智深在说完这些话后,还让两名公差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这一点表明鲁智深的思维非常敏捷,在人际交往方面,鲁提辖掌握得相当得体。然而,与此相比,鲁智深接下来所表达的话语,更能展现他的聪慧和才智。

其二:鲁智为了拯救林冲,思路极为清晰。

鲁智深救林冲的地点是“野猪林”,这个地方在《水浒传》中被描述为一个极其凶险之地,是进行杀戮和灭口的最佳场所。鲁智深能够出现在这里,正是因为经过了细致的推理。

鲁智深提到,在林冲结束官司后,他就一直在寻找关于林冲的消息。鲁智深还暗中指示自己的兄弟们筹集了不少资金,企图前往开封府为林冲寻求公道,但最终没有成功。

鲁智深打算在林冲被押走时为他送行,没想到前天晚上他喝了太多酒,睡过头了,未能及时赶到。

回去后,鲁智深听张三提到太尉府最近请他们喝酒,这让他感到疑惑。为什么太尉府的人会主动邀请他们这一群人呢?无非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太尉府打算借助押送林冲的人来对其进行杀害。

鲁智深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因此才匆忙赶到。那么,鲁智深又是如何比林冲等人更早一步到达的呢?

经过长时间的奔波,鲁智深终于追上了林冲等人的行踪。在救援林冲之前,他曾去村庄打听情况。村民告诉他,这一带的野猪林是个极其危险之地,常有掠夺案件发生。因此,鲁智深推测,如果两名公差要采取行动,一定会选择在这片野猪林中进行。

鲁智深担心耽误救援林冲的最佳时机,于是他提前赶到了野猪林埋伏起来,待到两名公差动手之际,他就出手相助,从而引发了后来的种种事件。

由此可见,鲁智深并不是一个“肢体发达、思维简单”的人,而是具备超凡智慧的个体。他经过一步步的推理,算出了拯救林冲的最佳时机,因此才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事件。

其三:鲁智深反复对林冲进行试探,心中实际上已经清楚。

如果观众认真琢磨鲁智深救林冲这一幕,便会注意到一个细节:鲁智深曾多次表达想要杀掉这两名官差的念头,但每当他一说话,总是被林冲制止。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多次试探,鲁智深心中早已明了,林冲不让他动手杀官差,这说明林冲并不打算走上贼寇之路,因为他还有家庭和妻子。如果杀了官差,他将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鲁智深经过多次试探,终于问出了他心中一直想知道的问题:你真的愿意去沧州的监狱吗?

接下来的谈话让鲁智深完全弄清楚了。

林冲:不去沧州,那儿可以栖身吗?总不能变成草莽之人吧。

鲁智深:如果没有逼到那个地步,到了也就真的会去做!

林冲:我觉得还是去沧州比较好。

鲁智深听后眼光低下,显然他已经明白了林冲的心思。

由此可见,虽然两人是结拜兄弟,但鲁智深和林冲内心深处的想法却有所不同。林冲依然想着遵循规矩地生活,而鲁智深则已经开始考虑上梁山的计划。

这就是为什么两人以前的关系非常融洽,但一旦他们到了梁山,关系就变得平淡。因为鲁智深明白林冲是被迫上梁山的,与那些自愿加入的人截然不同。

在救了林冲后,鲁智深快到沧州时,便转身离去。而在他走之前,还对两名公差进行了威逼利诱,并当面砍断了一棵树,以此作为警示。

然而,林冲在鲁智深离开后,却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这又算得了什么!相国寺的一棵柳树,竟然连根都给拔了出来。

当然,这句话出自《水浒传》的原著,而在电视剧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后来,鲁智深确实被出卖了,但电视剧并没有明确指出背叛者是谁。从鲁智深上梁山开始,他与林冲的关系就不如以前密切,观众大致可以推测一二。

可见,鲁智深的头脑真的是非常灵活。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0 阅读:14

人生如逆水旅

简介:我们都不是勇者,年轻的时候,在跌跌撞撞中摸索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