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春风和煦,草长莺飞。
观山湖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观山湖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分别于3月20日、19日落下帷幕。会议期间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4%、12%、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66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确定了今年观山湖区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抓产业发展 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进一步树立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着力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更大成效。
主攻工业。坚定不移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以“一主一特”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引领,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更大突破,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包括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工业企业、做优工业园区。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围绕现代金融、现代会展、现代物流、楼宇经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融合发展。包括做强现代金融业、做大现代会展业、做优现代物流业、更加做特楼宇经济。
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包括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和数字经济。
小兰山数字文化生态村落。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抓投资消费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抢抓“两新”“两重”等政策机遇,大力扩投资、促消费,多渠道挖掘内需增长潜能,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扩大有效投资。包括紧盯政策谋项目和挂图作战推项目。
全力提升市场消费。包括丰富消费场景、提质消费业态、提升消费活力。
促进旅游发展。包括抓资源开发、抓客源引流、抓服务提升。
抓招商引资 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坚持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全力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面掀起产业大招商热潮。
加强重点产业招引。将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市场、交通、资源、环境、配套、服务“八位一体”优势,健全“12+2N”招商体系,动态落实“一图三清单”,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标房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在工作中,将做优法治环境,做优政务环境,做优市场环境,做优政商环境。
更加规范招商行为。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依法依规、分类妥善处置招商项目存量问题,加强新招引项目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坚决避免“内卷式”竞争和“血拼”政策。
抓改革创新 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化改革开放。包括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强化科技创新。包括建强“一个平台”、打造“两大基地”、做实“三篇文章”、深化“四大工程”。
抓城镇提升 夯实高质量发展载体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亲和力,全力打造“宜居之城”。
完善城市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包括坚持规划先行和聚焦空间拓展。
推进城市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包括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房地产发展。
加强城市治理,改善环境品质。包括持续推进市容提质、全域推进绿化扩容、系统推进交通治堵、深化推进垃圾分类、协同推进文明共建。
神鹊茶场。贵州柏春神鹊茶场/供图
抓乡村振兴 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五大振兴”,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狠抓农业提质增效。包括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强化主体培育、强化农业发展、强化技术应用、强化加工流通。
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包括坚决防止返贫致贫和千方百计促农增收。
促进农村和美宜居。紧扣“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更加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好农村“五治”。
抓生态保护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用心呵护两块国字号生态“金字招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生态观山湖更加可观、可感。
做强生态品牌,凸显亮点。以“生态四个一”为抓手,进一步增强“享在观山湖”生态品牌影响力;精心办好2025年“生态季”活动,完成观山湖生态文明展览馆二期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持续丰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确保顺利通过新一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复核。
守好生态底线,管住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建筑垃圾、城市污水、溶洞破坏等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提升李家冲河、宋家冲河污染治理成效,丰富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网格化精准监管平台功能,确保生态“七率”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以上,不发生较大以上污染事故。
提升生态质量,攻坚难点。以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积极探索餐饮油烟“红黄绿”分区管控机制,开展重点区域降噪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培育增长点;深入实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探索建立动态、创新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助力生产生活方式持续绿色转型,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以上。
老人在观山湖区颐养老年养护院“赶集”。 观山湖区颐养老年养护院/供图
抓民生改善 凸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坚持“投资于人”,保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红火。
高标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完善养老托育服务,持续加强社会兜底保障。
高质量推动教育提质升级。巩固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成效,让全省教育高地、全市教育标杆更加名副其实。其中,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400个;持续抓好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公办强校”计划,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达到培育校及以上水平;坚持“五育”并举,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高规格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持续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做实全省优质医疗集聚区。其中,配合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观山湖院区建设,加快区中医院建设,完成区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创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确保“民星”基层医疗机构占比达80%以上、星级村卫生室占比达60%以上;持续巩固省级慢性病示范区创建成果,强化医防结合,建立区级慢性病管理中心1家。
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学生在参加科技节“小小天文家”活动。 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供图
抓风险防范 筑牢高质量发展屏障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保障城市安定、人民安宁。
以更严要求保障生产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善城市安全应急体系,切实提升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更严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落实“三到一重”工作法,持续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坚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全面加强社会治安“1+6+1”重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观山湖的居民安全感更足、满意度更高。
记者 帅弋 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