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连元是听众广为推崇的评书大家,在广播和电视评书风光的那些年,可谓是鳌里夺尊。他的作品相对来说,呈现出来的是匠心独运,精雕细刻,趣味性和文学性都令人赞服。

在评书非常红火的时期,田连元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借着广播和电视的东风,乘势而上,异军突起,演播了很多极为经典的评书作品,而且评借着自身的艺术能量,跻身于各种社会性文艺活动中,赢得了各方面的欢迎和推崇。
八十年代初,广播评书大行其道,田连元自然是天生我才难自弃,接连着推出一些脍炙人口的评书作品,比如说《血溅津门》、《舍命王传奇》、《刘秀传》、《隋唐演义》等等,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一时声名远播,蔚然成为大家。
电视走进寻常百姓家,田连元首开电视评书的先河,播讲了《杨家将》、《瓦岗寨》等评书,不仅在东北地区风头一时无两,甚至将自己的艺术扩张到全国,这也引发了他向着各种电视文艺节目进军,在央视的春晚和一些文艺性综艺节目上,他得到了全面发声。
现在我们分析,田连元的评书作品,其主要的特色有这样三个方面:

现代评书四大家中,田连元的风格是极为独特的,而且更有文学性,对故事的把控,对人物的刻画,都有现代小说的艺术功力和语言张力,这就表现为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可以说,他的评书语言绝非评书艺人所惯用的俗语套话。
第二,幽默轻盈,具有接地气的力量。田连元的评书,总体上给人以幽默诙谐的感觉,类似于听单口相声,各种包袱层出不穷,解颐一笑的艺术风情十分到位。对社会和人性的把握,是他的优势,对现代文学的掌握,是他的长处,所以他的评书更接近现实世界,更贴近现代人的心理。
第三,风轻云淡,具有画面性的表达。听田连元的评书,通常来说画面感很强,他对故事情节的讲述,对现场气氛的营造,都细致入微,玲珑可鉴,这种近乎文学性的风范是他求新求变求突破的结果,一张一弛,收放有度,绘声绘色,娓娓道来。

这三个方面的评书艺术特色,表明了田连元是个执着于用绣花功夫成就自己艺术作品的匠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艺术定位和说书选择都很严谨,几乎不存在不负责任说滥书的现象。
他的代表作大体上有这样一些:
早期代表作-------刘秀传、杨家将、隋唐演义、海清天
中期代表作------小八义、包公案、镜花缘、书剑恩仇录
后期代表作-------水浒传、三侠五义
94年第一次听他说施公案,9596年小八义[笑着哭][笑着哭]
舞台表演形象坚备
只听过小八义
董铁锤,宋铁棒,是我是我就是我,我是边关那一伙,若有公差来办案,就到边关来找我。蓝靛壳,鸟鸟鸟。。。[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