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向毛主席求情,希望宽大处理陈璧君,陈:我情愿监狱度余生

观今品古 2025-01-04 11:16:45

前言

1945年,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被正式逮捕,尽管已经身在狱中,她仍旧放不下骄傲,让狱中的人必须尊称她为“汪夫人”。

1949年,宋庆龄和何香凝找到了毛主席,直言道:“希望能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对陈璧君进行特赦”,原本毛主席已经松口,但没想到陈璧君知道后,却说愿意在监狱度过余生。

这是怎么回事,既然有了特赦的机会,为什么陈璧君不愿意出来?

与汪精卫的相遇

说起来,陈璧君在汪精卫卖国投敌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时候甚至比汪精卫还要重要,毕竟陈公博曾说:“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

陈璧君,1891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侨富商家庭,从小陈璧君就聪明好学,对政治也十分关心,尤其是进步思想,对于她来说,是这个时代唯一的“良方”。

1905年,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得知这个消息的陈璧君,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她迫切的希望能够加入同盟会。

很快,16岁的她成了同盟会的成员,而她与汪精卫第一次见面,是在吴世荣的安排下见的,那时的陈璧君,对汪精卫这个名字早就有所耳闻。

等到他们相见之后,陈璧君对汪精卫一见钟情,从此,汪精卫走到哪里,陈璧君就跟到哪里,有一次汪精卫组织暗杀团,准备刺杀行政要员,陈璧君知道后,也报了名参加。

为此,还专门学习了柔道、剑术和枪法,更是将自己的私房钱全部拿出来支持活动,但因为保密工作没有做好,汪精卫等人被清政府抓走。

陈璧君心急如焚,四处求人搭救,汪精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武昌起义爆发后,汪精卫被释放出狱,他和陈璧君的感情也上了一个层次,二人的感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办了婚礼。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内的某些人开始怂恿汪精卫找出“救国救民”的办法,这让一直在政坛上不如意的汪精卫和陈璧君二人,产生了更大的欲望。

夫唱妇随当汉奸

1938年,汪精卫决定和日本议和,但是在是否要离开重庆这一点上还在犹豫,虽然每天都在召开会议讨论,但汪精卫始终下不了决心。

这个时候,是陈璧君说:“与日本往来的梅先生明天就要走了,这次你要打定主意,不可反悔!”12月底,汪精卫出逃,这一切都少不了陈璧君在背后推波助澜。

尤其是在汪精卫是否要离开重庆,另立政府犹豫不决的时候,是陈璧君站了出来,她说:“难道当汉奸也要坐第二把交椅吗?”

一句话,给汪精卫定下了前方的路,就连国民党的元老吴稚晖都说陈璧君是个“女中豪杰”,因为只有她能够左右汪精卫的意愿。

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他们降日投敌,建立了自己的傀儡政权。

得到大权的汪精卫,对日本奴颜屈膝、感恩戴德,做着“中日永久亲睦”的美梦,而这个时候的陈璧君也没闲着,她一边帮助汪精卫巩固政权,一边将自己的亲戚塞进各部门。

在汪精卫成为国民政府主席后,她也摇身一变,成了“第一夫人”,本来陈璧君就是大户人家的女儿,骨子里的高傲是永远放不下的,这下她的权势更是如日中天。

一时间,很多人想要见汪精卫还要先通过陈璧君,而汪精卫呢,也懒得管这些事,久而久之,陈璧君愈发肆无忌惮,开始插手政权。

1944年,汪精卫病死,从他建立政权到身死,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可见天不佑他,陈璧君在给他办完葬礼后,回到了广东。

那时候的伪广东省省长已经换成了她的妹夫,陈璧君此时此刻,还妄想利用这个关系,在广东继续控权,但终究一切都成了泡影。

1945年,日本宣布了投降,这让陈璧君慌了神,她逃不走了,短短几天后,她就被逮捕押回了南京。

临死前的“倔强”

1946年,陈璧君被送到了苏州的第三监狱服刑,狱中的她仍旧盛气凌人,口口声声称蒋介石公报私仇。

因为一直大动肝火,她的身体情况也大不如从前,直到1949年,陈璧君再次被转移到上海的提篮桥监狱。

等到她下车后,提篮桥监狱的管教干部,问了一句:“你就是陈璧君?”陈璧君梗着脖子说道:“对,我叫陈璧君。”

狱中的条件比苏州好太多了,陈璧君还在疑惑:“共产党的看守蛮客气的,这是什么意思,想软化我?”

后来,陈璧君见共产党对她如此优待,她还洋洋自得,说道:“我的身份就是与众不同嘛!”

在狱中,我党对她极尽优待,但仍旧没有换来陈璧君的悔悟,她据不认罪,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我只有一部革命史,并无罪行可写!”

其实,在这之前,宋庆龄和何香凝就亲自去找了毛主席,她们和陈璧君曾在孙中山先生手下共事多年,又有私人友情在,实在是不愿意她在狱中饱受病痛折磨。

所以,两个人希望毛主席能网开一面,特赦陈璧君,毛主席考虑了一番,表示尊重他们的意见,只要陈璧君写个简短的认罪说明,就可以释放她。

宋庆龄与何香凝将意思传达给了陈璧君,陈璧君看完信后,沉默良久,最后提笔写下了拒绝的话,她的骄傲不允许她认罪,她直言:“我愿意在监狱里送走我的最后岁月。”

结语

1957年后,陈璧君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初在她来到监狱的时候,就查出了很多的病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自然也撑不住了,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其实在死前,陈璧君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孽,她有过悔悟,也写下了思想检讨书,但最终打不过病魔。

1959年,陈璧君病逝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的医院,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参考资料:陈璧君:从革命者到汉奸---史话新说

解放后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的陈璧君---湖北档案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