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不婚不育,被亲妈嫌弃的柳岩,背后是4亿中国家庭的隐痛

九木的生活 2024-07-23 22:11:06

最近被柳岩的妈妈气到了。

芒果台综艺《我家那闺女》正在热播,这一季的主题是“好好爱自己”。

而柳岩妈妈的到来,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以及,为什么柳岩从没好好爱过自己。

01

痛哭的柳岩,窒息的母亲

在我心中,柳岩绝对是娱乐圈最自强的女星之一。

草根出身,但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一直走到了现在,帮妈妈治病,给哥哥买房;

出道时被嘲是“花瓶”,也没系统学过表演,但她一直在钻研演技;

一部《梦华录》让网友惊喜看到她不俗的演技,电影《受益人》更是让她提名“金鸡奖”最佳女主;

在各种综艺里,她稳定的情绪和真诚待人的方式,更是收获了好人缘。

可在柳岩妈妈那里,女儿一文不值,什么都做不好。

在节目中,不管柳岩做什么,在亲妈眼里,处处都是槽点,不加遮掩地“嫌弃”。

切个水果,她要说一句“刀工不好”;

家里摆放的东西有点多,她面色不悦,“乱七八糟”;

柳岩戴上可爱的发箍,她非得补一句,“丑得掉渣”。

看到女儿捡砧板上的东西吃,也要指责一下。

但不是怕女儿吃了脏东西生病,而是在镜头前不文雅,丢脸。

在谈到婚恋话题时,柳岩妈妈的话更是让人窒息。

在柳岩自己看来,她不排斥结婚,但并不愿凑合。

现在自己的状态也非常好,工作不错,经济独立,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可在她妈妈看来,44岁还没结婚,便是最大的“罪孽”。

不仅说柳岩是“大龄剩女”,更是直言:

“现在她年纪那么大了,要找只能找老头子了。”

更让人血压升高的是,她竟然毫不留情地说柳岩:

“年纪不是小姑娘了,都快走入老年人行列了。”

朋友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震惊了。

不是小姑娘我认可,可44岁怎么就步入老年人行列了?

而且,拜托这可是你的亲女儿啊。

这样对自己女儿冷嘲热讽,而且是在会播给全国人们看的节目中,真的好吗?

难怪柳岩在采访里苦笑着承认:

“我是接受打压式教育长大的,父母永远觉得你不够好。”

虽然,被亲妈“嫌弃”的柳岩依然在力挺母亲,将这种“打压式”教育归咎于时代。

但绝大多数网友还是觉得,这种来自父母的控制欲和打压欲,真的让人窒息。

大家都忍住替柳岩不值:

一家开销基本都是她来担负,甚至哥哥的房子也是她买的,但结果却被这样贬低。

也有网友评论:

越是被过度打压的孩子,长大后居然越“孝顺”。

因为,他们小时候被亏欠太多了,所以总想通过“讨好”来获得关爱。

02

中国式教育下的子女,

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

而像柳岩妈妈这样打压式教育的父母,现实中实在是太多了。

有档少年综艺,名字叫做《少年说》。

孩子们站在台上,把平日不敢跟父母表达的,或表达了很多次也没用的话,选择在全班人和全国人面前公开,希望打破和父母之间的壁垒。

可其中很多父母,不仅做不到有效沟通,反而雪上加霜。

有一个小女孩,她学习非常努力,但从没得到过妈妈的关心和褒奖,反而永远只有否定。

她站在台上对妈妈大喊:

“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可她妈妈却丝毫没有心疼孩子,反而回复:

“我觉得你性格就需要打击。不打击一下,你可能就有点飘。”

小女孩委屈地哭了。

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

自己性格不适合打击教育,你越打击我越会觉得自己很差。

可这位妈妈依然感受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自说自话: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还有一位爸爸,把女儿写的50多本小说全撕毁了。

女儿站在台上说:

“那一刻,我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可面对孩子真诚的心声,这位爸爸却说:

“先把你的小说放一放,等我们的数学成绩提上去,我们再商定一下。”

“别人能行,你也行。”

女孩勇敢地走上天台,其实是希望爸爸能尊重自己,不要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

可爸爸完全没体会到她的意思。

爸爸说完后,小女孩也彻底崩溃了,哭着跑下了台。

这样的同款父母,相信很多人都遇上过。

他们想通过“打击式教育”,来磨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让孩子能够坚强、勇毅、承受更多挫折,获取更多机会、取得进步。

可实际上,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打击、训斥、挖苦、贬低对孩子造成负面作用远超想象。

正如评论区有人说,我妈一边疯狂打压我,一边要我自信且强大。

可能他们不懂,一直被打压的孩子怎么敢骄傲自信呢?

言语伤人,最难治愈。

长期的语言暴力,就像一把利刃,伤的不仅是孩子的心,还有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最终让人唏嘘,彼此明明相爱,却互相伤害。

就像黄执中曾在《奇葩说》中说:

“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

而中国的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

03

被爱包围的孩子,

用童年治愈一生

在《我家那闺女》节目中,柳岩曾忍不住感慨:

“真的很羡慕卢昱晓家的氛围。”

卢昱晓我之前不太熟悉,但在节目中看完她们家的相处方式,发现确实让人羡慕。

节目里,卢昱晓的父母从不吝啬表达对女儿的爱。

话语间、行动中,处处都有爱的痕迹。

同样是房间比较乱,但卢妈妈只是有些尴尬地笑,绝不会开口吐槽女儿。

女儿做饭,爸爸在旁一顿乱夸:

“好漂亮,你这个厉害,色香味俱全,能开餐馆了。”

女儿弄丢钥匙,打电话跟妈妈求助。

妈妈一句责备都没有,第一反应就是温和地引导女儿解决问题。

在节目中还给女儿找补:

“她的核心在演艺方面,所以肯定在这方面要欠缺一些。”

女儿小时候画的画,父母一直保留着。

就因为女儿曾在墙上写了“晓晓永远的窝”,父母就一直舍不得卖掉这所老房子。

正因为被父母的爱所滋养,所以25岁的卢昱晓,依然可以天真地像个孩子。

她可以随意地抱住妈妈的腰,倚着妈妈的肩。

可以肆意地“葛优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妈妈不仅没有指责,而是问了一句“宝宝冷不冷”。

这样的母女感情,谁能不羡慕呢。

这样的家庭氛围,谁能不羡慕呢。

这里拿柳岩和卢昱晓做对比样本,也并不是为了踩一捧一。

而是想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话: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长期在嘲讽、打压中成长的孩子,那些否定的声音,很可能转化为自卑,伴随他们的一生。

“我不够好”的卑微心声,震碎了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灵。

就像有网友说的:

怪不得柳岩这么优秀,却总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

事实上,教育的真理就是,正输出带来正反馈。

鼓励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不但不会“飘”,往往还有更强的抗打击能力。

越是不缺爱的人,越是容易吸引到爱。

越是安全感充足的人,越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安全感。

04

从今天开始,

重新养育内心的小孩

我很喜欢一本书,《养育内心的小孩》。

书里说,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很多时候,表面上的恐惧或焦虑,冷漠或逃避,实际上是内心的小孩在求救,它需要被关注、被看见。

内在小孩得不到养育,我们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

豆瓣有一个小组,叫做“今天开始重新养自己”。

1.6万的在成长途中留下了遗憾的人聚集在此,重新开始养育内心的小孩。

有人报复性地买指甲油。

只因为从小指甲又短又扁,妈妈总是抓起“丑陋”的指甲在各种场合对别人说:

“这孩子的手一点不巧,这个指甲一看就很笨。”

有人穿旗袍被朋友的妈妈夸赞了,回家后开心了好久。

“妈妈,你不曾给过我的夸赞,别人的妈妈给我了。”

只因为小时候从没被妈妈夸过,还一直被妈妈吐槽屁股很大,穿衣服很丑。

有人才27岁,就已经换了十几种职业,并且立誓要体验100种职业。

在大厂当过码农,又做过音乐策划写过歌词,还学过酿酒、调咖啡。

刚刚营业了半年的咖啡店转让了,现在准备去东南亚流浪三个月。

只因为母亲一直想要安排他的人生,每一步都早就给他定好了计划。

看完里面这些案例,总有种治愈的感觉。

那不是因为与父母对抗带来的快感。

而是自己有了能力之后,把自己当做孩子,修补年少时的伤害,获得全新的成长。

把过去缺失的那份爱与情绪,自己来补足。

让自己人生的信念树,受到愉悦满足的供给,茂盛繁密。

《小王子》中说: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

一直向外寻求和解,不如陪内在小孩一起长大。

最后——

如果你曾被打压,被来自父母的压力压地喘不过气,那请重新养育一遍自己内心的小孩。

补齐他曾经的空缺,让他为自己的人生掌舵,去海阔天空中恣意驰骋。

如果你有了孩子,也请记住:

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完美,但务必请让有机会完整。



0 阅读:2

九木的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