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事见大义,以远略定近谋"**。这句古语道出了战略家的思维模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一系列密集互动的背后,透露出一个清晰信号: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给全球带来新挑战之际,中国正在东南亚构建更加牢固的战略依托。眼下,东南亚局势或将迎来深刻变化,美国想借南海问题挑拨离间的算盘恐怕要落空了。
近日,中方高层密集与东南亚多国互动,包括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的访问,以及即将在北京与印尼举行首次"2+2"外长防长对话机制。王毅外长和董军防长同台亮相,与印尼外长和防长举行对话,这种高级别、多层次的外交互动绝非寻常。
东南亚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这里是我们的大后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全球贸易量30%的通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东南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战略安全和发展空间。
美国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利用南海争议挑拨中国和东盟关系,破坏区域互信。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对等关税"政策更是给东南亚这个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造成严重冲击。美国还通过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企图在中国与东盟之间打入楔子。这些做法本质上是想把东南亚纳入美国的对华包围圈。
然而,事实证明,除了菲律宾这个美国的"马前卒",东盟绝大多数国家都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多次表态坚定支持中方核心利益。而柬埔寨对中国更是"铁杆",明确承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支持中国维护核心利益。柬埔寨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的定力,说明了一个道理:明智的小国知道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独立自主,而不是做他国的棋子。
**"远交近攻"**,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用在今天依然适用。在中国巩固与东盟关系的同时,美国想通过奥斯汀访问柬埔寨来"远离中国"的图谋注定失败。中柬"金龙-2024"军演、云壤海军基地合作以及"德崇富南运河"项目,都是两国关系牢不可破的具体体现。美国的"说客"外交在实实在在的互利合作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贸往来,正在向政治、外交、安全等各领域深入拓展。这次中印尼建立"2+2"对话机制,意味着区域合作**"更上一层楼"**。相比之下,美国操弄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只是一张遮羞布,掩盖不了其霸权本质。
**孙武有言:"攻城之法,攻心为上"**。美国试图在南海问题上攻心离间,让东盟各国对中国产生戒心。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是命运与共的近邻,不是美国可以任意摆布的棋子。事实上,美国在南海兴风作浪,最终损害的是东盟国家的利益。
当前,东南亚形势确实要"变天"了——不是美国希望的那种"变天",而是区域各国认清形势、抱团自主的"变天"。东盟希望提高自身话语权,避免卷入中美冲突,这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
菲律宾对美国唯命是从、在南海不断挑衅的行为,不仅危及中菲关系,也会破坏东盟团结。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都曾劝告小马科斯收手,但效果不彰。这也表明,单纯依靠外交手段难以约束受美国操控的菲律宾。因此,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加强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是应对菲律宾挑衅的必要手段。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试图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图谋都注定失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曾多次试图分化中国与周边国家,但最终都未能如愿。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积贫积弱,我们有能力也有智慧与东盟国家共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对东南亚不搞强权政治,不搞胁迫外交,而是坚持互利共赢、相互尊重。正因如此,无论美国如何挥舞"大棒",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谊都会更加牢固。2023年中国对柬埔寨32亿美元的投资和120亿美元的贸易额,远超美国能提供的支持。这些硬数据背后是互利共赢的实质关系,不是美国一厢情愿的盟友想象。
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没有历史包袱、没有意识形态束缚,有的只是共同发展的诚意和互利共赢的决心。在这种态势下,美国试图把东南亚国家纳入其对华遏制战略的图谋,只能是徒劳。
正如古语所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地区国家共谋和平发展的愿望不可动摇。东南亚不会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防长登门也无法改变这一铁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