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图》创造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高纪录

只为艺术 2018-11-28 11:57:08

在11月26日,佳士得在香港举办拍卖,夜晚的香港突然传出阵阵掌声,那是藏家们发出来的,这阵阵掌声都是献给苏轼的画作《木石图》,掌声之中,还有记者们相机接连发出的快门声,在这场拍卖会中,它以逾4.1亿港元(不加佣金)的价格被拍出,以4.636亿港元成交。

这个价格创出了中国古书画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高单件拍品纪录以及苏轼个人作品最高纪录。创下这项记录的竞买者来自于中国,换句话说我们的国画在外漂流了这么久,终于回家了。

《木石图》是苏东坡所画,苏东坡的一生仕途蹭蹬,在新旧党争中屡遭打击。早年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认为新法步伐太快,容易产生社会流弊,因而不见容于新党,甚至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后被贬黄州。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起用了包括苏轼在内的旧党人士,但苏轼同样不赞成司马光全盘否定新党的举措,所以又受到旧党的猜忌,其后苏轼屡遭贬斥,竟一个月内三贬其官,最终将他贬至广东的惠州、海南的儋州。但苏轼在给自画像题诗时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其旷达洒脱的性格可见一斑。苏轼平生嗜作枯木怪石,是因为“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木石图》也就是这个时候作出的。

苏轼特别看重文人画,在这方面,他不免带有阶级的偏见,但也道出了文人画的一些特点,“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苏轼喜欢画枯木竹石,有较强的表现力。在创作实践方面,苏轼所作竹石皆造型古怪扭曲,恰如其胸中矛盾郁结的闷气。传世《枯木怪石图》画面上的枯木状如鹿角,怪石状如蜗牛。用笔简单草率,不求形似,笔墨灵动,颇具神采。

此前便有传言说《木石图》自抗战时便流入日本,但都并无依据,此后一直难觅踪迹。在30日佳士得的发布会上,拍卖行确认,这幅画作征集自日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关于该画流传的说法。

传言说这幅《木石图》被以超过万金的价格买下,入藏于日本阿部房次郎爽籁馆。这样算来,它流落日本已有七八十年,现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令人欣慰。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