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人,现在最少也有40多岁了。现在在农村很多青年人,不知道那个时候父辈和祖辈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青年人问,在那个时候,生产队的农户是怎样吃食用油的?这个问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家里的老人说起来让人心酸。这是客观事实,并不是老人在讲童话故事。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农户吃食用油,总体上是非常艰难的,所吃的食用油分两种,集体分配的油脂,自己家庭靠养猪获得的猪油。集体分配的油脂,主要是植物性食用油,也有一些猪油。植物油有集体种植的油菜籽、花生、芝麻、油茶、葵花籽、胡麻、棉籽等等农作物油料,那个时候很少使用大豆榨油,因为大豆紧张。这些油料通过加工榨出来的食用油,首先要完成上交的订购任务,剩下的食用油,生产队里按总人口平均分配。
集体每年分配给每个人的食用油数量非常少,我记得有一年父母说是分配最多的一年,因为是风调雨顺,油料作物丰收了,农户可以多分得一些食用油。那年菜籽油分得是2.3斤/人。花生油1.2斤/人,芝麻油是0.2斤/人,茶油是1.1斤/人,棉籽油分了1斤/人,一共每个人一年获得了5.8斤油。另外生产队在端午节和中秋节以及国庆节,杀了几头大肥猪,每人共分得0.5斤猪油。那一年,生产队里分得到的油,是最多的一年,直至现在,父母仍然在回想那年家里7口人,分得的油是十几年来最多的一年,分得了40多斤。几十年来父母提起那年,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甜蜜的微笑。那个时候,农村家庭是准许养猪的,是大力鼓励和支持的,说是“猪多肥多,肥多粮多”。那个时候,家里养猪,国家政策是“购半留半”。意思是说,农户每养两头220斤重以上的生猪,自己留一头,卖给国家一头。
我家每年都要卖一头大肉猪给国家,自己家里自食一头。这一头自食猪,可喂养得非常肥壮,一般都在300多斤重,到过年的时候屠宰,每次杀猪能够获得30多斤猪油。每100斤猪能获得10斤猪油,农村老人都说叫做“跟秤油”,若是每100斤猪不足10斤猪油,说明养猪能力差,技术不到位,饲料过少,质量过差。若是高于10斤,一家人非常高兴。争取下一年多获得一些猪油。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杀年猪,人家最关心你家的是获得多少猪油,并不关心获得多少猪肉。这就说明,猪油是每个农户最重要的生活物资,每餐饭炒菜是缺少不了的。农村人吃菜没有多少油水,人的体力非常差。干农活没有力气,并且体质非常差。那个时候,农村人干活得到的劳动报酬,就看每个人干活的能力工效来计算的,有力气干活卖力,获得的劳动报酬就越多,否则就非常少。
所以,那个时候,人们都是关心自己的饭菜油水是多是少。我记得母亲每餐做饭时,每炒一碗菜,所加的食用油,只有一汤勺。每当母亲加油的时候,总是对母亲说,多加一点。母亲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吃油要细水长流,避免到后来要吃无油菜”,“节省要从仓头到仓尾,才能平平安安地渡过每一年。”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