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去吹青岛的海风
未至青岛,就听跑过青马的选手说:青岛的海风让人沉醉,青岛的大坡儿让人心碎!有诗人描绘青岛之美,让人忘却世俗,曰: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百闻不如一见,适逢青马五周年,报名中签,我也来感受一回。
赛道实录
“啊,不行了!海风好猛,坡好漫长,双腿发软,如同灌铅,身体也发虚,脑袋有点眩晕,仿佛供氧不足,真跑不动了。难道今天我就这么结束了?”这是跑到29km处,我突然发生的身体反应和内心挣扎。
4月22日晨,我四点半起床,五点到七楼前台取早餐,火腿肠牛奶鸡蛋等。六点出发乘地铁去五四广场,先到政府大楼府新大厦前,参加老兵合影,然后去起点。过安检、存包,进入分包区,早上的风很大,空气很凉,大家都穿上了一次性雨衣保暖。
这座城市历史上曾遭受过屈辱,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日本先后于1914年—1922年,1938年—1945年两次占领青岛。值得铭记的是,1919年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也是中国人觉醒的开端。现在的青岛是昂首挺胸,快速发展的海滨大都市,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青马的起点,也是华夏振兴、国富民强的新起点。
7:30发令枪响,选手们如开闸之水,从青岛市政府源源流出,沿着香港西路一路向西,前面有两千A区选手,起跑拥挤提不上速,见缝插针式赶超;今日多云,气温很好13-17℃,但风力东北风3到4级阵风6级,海风更大,因此逆风奔跑举步维艰,分在B区,第一公里我 用了4分45秒,一下慢了40秒,后面跑起节奏,保持在4分10秒左右,最快3分55秒。
我前半程很是惬意,欣赏海景与沿路建筑,青岛的海边风情是独一无二的,大海风平浪静、海天一色,海面上游弋着几只帆船,与岸边的各式建筑结合,有直插云天的摩天大厦,有海岛特色的渔家小屋,还有异国风情的徳式教堂,哪个角度都像是画框里的油画,赏心悦目,美不胜收。4km处文登路,有汇泉广场及海景,5km进入鱼山路,下坡后是海洋大学红墙,6km处广西路,沿路都是德占时期历史建筑,17㎞到达天地间,一路都是经典景色,音乐广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火炬大道、大剧院、情人坝,沿途市民热情助威加油,脚下动力倍增。
后半程有些掉速,毕竟青岛的颇多是出了名的,一共11个坡,其中大坡7个,坡太多,一个接一个,大坡搭配小坡,稍一懈怠就降速,25km处东海中路,据说是赛道上最难的一个坡,我匀速通过,没得意多久,29公里处开始发作,爬一段很缓的坡时,竟觉胸闷气短双腿发软,差点跑崩没坚持住。
在30km补给点吃了一段香蕉,喝了一杯水才缓过来。好在我昨晚睡眠好,电力充足,续航能力强,加上赛道补给到位,有三个补胶点,18、28、38公里处各一个,我在后两个点,吃了三根能量胶。40km后段的绝望坡,给很多选手制造了大障碍,我顺利跑过,一路坦途,跑进奥帆中心,朝着终点拱门冲刺。3小时07分50秒到达终点,顺利完赛,配速:4:27。青岛福地,成功PB,比历史最好成绩锡马提高五分钟。
PB心得
听说青马赛道风大坡多,原本预设3小时20分内完赛就好,没想到一不小心PB了,赛后复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把自己适合的方式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水滴石穿。
首先,平时训练配速提高一靠堆跑量,二靠拉长距离。要想全程配速快且稳,赛前一定要拉长距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若想全马顺利完赛,平时至少要能跑完半马,或月跑量达到300公里;若想全程跑的舒坦,平时至少要轻松驾驭小三(30公里),或月跑量达到400公里;若想全程跑出好成绩,至少能以5分30秒配速跑完30公里,或月跑量达到500公里,赛前能拉一个全程更好。这就是让肌肉提前适应,也让心理提前准备。
其次,跑姿选择有技巧,尽量“顶髋跑”,切忌“坐臀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顶髋跑就是向前送髋,整个身体是向前飘的,双腿也像螺旋桨,有了巨大的推动力,大步向前;坐臀跑,臀部向后压,把身体向后拉,弓腰弯背,越跑越累,气喘吁吁,如负重物,一根稻草就能将人压垮。两种动作不是临阵磨枪式的选择,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需要跑量支撑,在训练中摸索自己最好的动作平衡点,再将之练成固定模式。功夫练到家,比赛时自可灵活切换档位。
再次,以自己最舒适的配速大步奔跑,当感到疲劳乏力时,我不降速,反而深吸一口气加速跑。这样快速奔跑一段路程后,再恢复原来配速,发觉并不吃力,之前的疲劳感也消失了。就很神奇,原本我想着咬牙坚持,绝不降速,只有以毒攻毒,在力竭时提速,与自己的双腿较劲:这就跑不动了?贪图舒服。我要让我的身体知道下一秒才是最虐的,之前的舒适一定要珍惜,赛道上只有更虐,没有最虐。我是军人,习惯设置最大困难给自己当磨刀石,啃硬骨头。没想到不但较劲成功,顺利度过疲劳期,反而快速恢复先前状态,健步依然。哈比鸟以叶为食,给他以痛苦,又给痛苦一个出口。(但丁《神曲》)如果生命没有负重,就会脆弱,一旦有了负重,才会坚韧。
其他,赛前装备要备好。选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我当然穿碳板跑鞋,中底又轻又软,包裹性好,回弹性强。上身超薄速干背心,宽松适度、柔软透气不吸汗,胸前贴了乳贴,防止磨痛。下身速干短裤,我带了两件超短裤,一件蓝色平角一件灰色两边开衩,我选了后者,因为开衩设计,让我跨步时没有阻碍。另外,赛前一晚睡好,养足精神。一早起来排空,确保中途不腹痛,不上或少上厕所。
外场琐记
我乘坐4月20日晚22:55的火车卧铺,一觉睡到天亮,21日9:04到青岛北站,天气多云,我就穿一件单衣有些冷,空气中能嗅到海的气息。
下火车第一件事,是去汇泉广场领物。从高铁站转入地铁站很方便,我转乘地铁三号线,一小时后,出了地铁口,便见一块指示牌,中间一个白色大箭头,下面中英双语:青岛马拉松博览会。向前走一百米,便有两个志愿者在路口为新到选手指引方向。
行云流水领完物,又参加参展商活动,薅羊毛,抽了个小夜灯,领了钥匙扣,刻了姓名徽章,还有一罐青岛啤酒等,时间已到十二点,我去敦化路,打卡一家网红小吃店:老方子锅贴甜沫。人多到爆满加排队,大都是本地人,来这样的店不会踩雷。果然,大虾锅贴里的大虾有一指长,墨鱼锅贴、三鲜锅贴和牛肉洋葱锅贴都很好吃,甜沫并不甜,咸鲜口,我第一次喝,浓稠细腻还不错。我的手机还剩3℅电,我看一边墙上有插座,和我隔着两位女生,我把手机放在桌角充电,等那两位女生走,我过去一看,竟没充进去。提示还有30秒关机,忙换前面位置的插座,充了几分钟。
一位穿着围裙的大爷过来,一脸严肃地说:“你到隔壁充吧,在这里占位置。”我说:“好了,我这是快充。”便拔了插头,那大爷还跟着我,我以为他要责怪我,没想到他歉意地说:“到隔壁去充吧,隔壁也是我家的。”我说不用了:“已充20℅的电,够用了。谢谢!”大爷一直把我送到门外,几位客人在门口问:“有座吗?”大爷说有的,便领他们进去。
14:38,乘三号线到李村站,入住利客来大酒店,青岛老兵分会法部长已帮我们定好房间,直接到前台出示身份证领房卡。五点钟,住在相邻的三个房间战友会合,常州的李会长,河南的王班长,一起乘地铁去吃饭的地方,在地铁三号线的另一头终点站,乘车40分钟,李会长说:“这是我出来跑马吃的最远的一次饭。”一般都是就近解决。但公共交通还是很便捷,我们出示了退役老兵优待证,青岛地铁还未出台免费政策文件,工作人员态度很热情,给了我们赠票,让我们走绿色通道。明天比赛日,马拉松选手乘坐地铁免票。
来青岛,吃嘎啦哈啤酒。17:40到了幸福小馆二楼包箱,门头上挂着“特色炒菜,来料加工”的字牌,四五个山东战友已在那里。战友陆续赶来,大圆桌上也在不停上菜。17个战友拍照,唱歌,聚餐,热闹非凡。好客山东欢迎你,为了晚上聚餐,法部长亲自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鲅鱼、海鳗、嘎啦,带到店里加工,他还亲自下厨做了特色美味:蟹子酱,一桌好菜,满满当当。一天被山东人的热情和美食包围,肚皮幸福的撑撑。
第二天比赛结束,乘地铁回酒店已是13:00,两点退房,我手机充电,洗澡,收拾行囊。退房后把包放在前台托管,前台小哥打开一间库房门,把我东西放进去,说可随时来取。
我去逛步行街,炫了个黄金烤猪蹄,以形补形。然后坐地铁至双山站,去台柳路小倩倩馄饨店,点了一份黄花鱼馄饨、肉饼和梅菜笋丝套餐。上菜的青岛大姨很是热情,给我的小菜上错了,上成凉拌海草,忙去换。我问她这梅菜怎么看着像雪菜,她笑道:“我也不知道,我们这都这么叫的。”吃完我打招呼说:“走啦。”她连忙挥手道:“慢走啊。”
然后我又去超市看了海鲜,个头大又便宜,但什么也没买,因为在火车上闷一夜,不坏也变味了。回去取寄存的包,又在大堂经理办公桌旁的插座上给手机充电半小时。
提前一个半小时赶往青岛北,20:43发车,我才想起手机充电器忘在酒店墙壁插座了。打电话过去,前台小哥很快找到充点器,他问:“你啥时候来取?”我说:“我已乘火车返回了。”我让他加我微信,我把地址发给他,请他寄给我,到付。他爽快地说:“好的,明天就寄。”
第二天早上6:03到无锡站,七点到家。第三天收到了从青岛快递来的充电器,热情的青岛人的余温,又一次温暖了我。青岛,是一个美丽而热情的城市。热情的那么亲切自然朴实,毫不做作,我不像远行更像走了趟亲戚。
(责任编辑:祁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