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发射中程导弹后,美国考虑核选项,乌克兰重返核武国家之列?

文墨史记 2024-11-23 16:16:31

乌克兰的战争前线再度激起全球目光,这一次,触发点不仅仅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一颗新型导弹划过乌克兰的天空。据俄方透露,这是一种代号“榛子”的高超音速导弹,速度高达10马赫,现有的反导系统几乎无法拦截。

这场导弹试射背后隐藏的,是全球局势的升级和核博弈的深刻潜流。一边是俄罗斯的军事威慑,一边是美国和欧洲官员提出的将核武器重新归还乌克兰的方案,这一切让人不禁思考:乌克兰会不会重新回到核武国家的行列。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1900枚战略核武器、数千枚战术核武器,以及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载具,一度成为世界第三大核武国。

但是,1994年的《布达佩斯备忘录》让乌克兰选择了弃核,用核武器换取安全保障,看似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却在如今的战争背景下让不少乌克兰人感到后悔。

毕竟,当年签署备忘录的国家中,俄罗斯如今是乌克兰的主要敌对国,而西方对乌克兰的保护也未能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

泽连斯基多次放话称,如果乌克兰得不到北约的安全保障,就只能选择重新发展核武器。但是,乌克兰的核能力是否能轻易重建,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危险的话题。

俄罗斯对这一动向非常敏感,普京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俄罗斯绝不会允许乌克兰拥有核武器,并将此视为挑衅行为。俄方强调,如果有任何西方国家试图向乌克兰提供核武器,俄罗斯将采取相应的行动。

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部分官员提出的归还核武器的提议,虽然被认为是可以威慑俄罗斯的策略,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的核武器大多移交给了俄罗斯,而美国则负责监督乌克兰销毁了发射载具。

如今,即使美国手中真的有残存的“乌克兰核武器”,这批核武器的状态也难以满足实战要求——老化的零部件和高昂的维护成本,早已让美军自身的核武库头痛不已。

而美国与欧洲官员在提出核武器归还方案时,也伴随着对乌克兰安全形势的进一步忧虑。一些人认为,核武器的归还不仅在技术和物流层面复杂,更可能引发俄罗斯的直接报复,甚至波及其他地区。况且,这种方案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西方对乌克兰局势的焦虑。

特别是当俄军使用包括“榛子”导弹在内的中程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乌克兰军事目标后,俄乌冲突中的军备竞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种导弹的威力不仅在于速度和打击精度,更在于其象征意义——俄罗斯向西方展示了其军事技术的强大,试图通过恐吓手段扩大其在冲突中的战略优势。

同时,美国的立场也显得微妙,美国政府一边坚持声称不寻求与俄罗斯直接开战,甚至在俄军试射“榛子”导弹前通过核风险沟通渠道接到了俄方的通知;另一边,美国却继续为乌克兰提供资金和武器支持。

近期,拜登政府宣布免除乌克兰46.5亿美元的债务,并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这种政策的延续,或许也带有对俄乌冲突“维持现状”的意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无疑让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俄方早已表态,西方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将成为俄军合法的打击目标,而美方的援助措施被俄方视为“直接卷入冲突”。

不仅如此,俄方还指责乌克兰可能利用西方武器进行“脏弹”挑衅。俄军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曾公开指控,基辅可能会通过非常规手段试图改变冲突的局面。

这种指控的真实性难以证实,但却让核武议题变得更加敏感,也让外界对乌克兰军方的行动多了一层戒备。

而在这场博弈中,乌克兰重新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先从技术层面看,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多年里,几乎完全失去了核武器的技术储备。高浓缩铀的库存早已被清理,而相关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也因经济困境而流失。

即使乌克兰目前手中仍然保留了一些用于核武器的基础资源,要重新建立核武研发能力,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而且,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乌克兰重新发展核武器将面临严峻的外交压力和经济制裁,这对本就经济脆弱的乌克兰无异于雪上加霜。

俄乌冲突已不再局限于乌克兰的边界线之内,而是逐渐演变成美俄之间的较量。在这种局势下,核武器的讨论不仅增加了局势的复杂性,更对全球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随着俄军继续使用更先进的武器系统,乌克兰在战场上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加。

而美国的军事和财政援助,虽然为乌克兰争取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却也让冲突变得更为持久和深刻。

如果说战争的逻辑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那么核武器的出现无疑是其最危险的极限。当乌克兰、俄罗斯和西方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拉扯时,和平的希望正逐渐被武器的轰鸣所掩盖。

15 阅读:5102
评论列表
  • 2024-11-24 11:59

    西方国家套路太阴,当初让乌弃核目的现在已达到。

  • 2024-11-24 17:09

    乌克兰的核武器都是苏联给的,没有苏联它也养不起核武器,所有家产都败光了

文墨史记

简介:军事智库分享,提供深度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