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想找个“量大管饱”的饭店那很容易,不过要是再加个“都觉得好吃”的限定条件,可能就要花些心思找找了。原因很简单:众口难调。且不说锅包肉、粽子这种可盐可甜的做法差异,单就是否掌握了常见家常菜的全部做法,恐怕就会难倒大部分厨师。换言之,只要你的厨艺足够精湛,将选择的权利交给消费者,就不用担心没有回头客的问题。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山灵M8T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山灵这些年也是好起来了。目之所及,从数字0到9,除了不太吉利的4,都有相应价位的音乐播放器可供选择,体现了身为国内大厂的硬实力。其实在我的认知里,山灵对不同预算消费者的需求把握是颇为准确的,比如入门级的产品通常更强调素质感,旨在对比手机或者小尾巴一耳朵的提升,承担着拉新入坑的重要任务;中端产品有M6 Ultra和M7这对双子星,想要偏暖厚还是偏中正任君挑选,对比同价位竞品也都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高端产品M9 Plus主打大而全,个性反倒是所有产品里最内敛的那个,有着不错的高级音乐素养。从这个角度来说,定位万元级的M8,还真是山灵家族里存在感最弱的那个,急需创意上的突破以实现自我救赎。
就这样,官方定价9998元的M8T,它来了。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虽然跟M9 Plus的奢华木盒没法比,但是在非旗舰的产品里,山灵还是给足了M8T面子:对开的礼盒设计,低调耐看的纹理图案,上下堆叠的经典布局,还是有一定仪式感的。
M8T的体积较大,妥妥的大砖级别,却不算重,只有383g。刘海屏依旧在,不过顶部中间升级为电子管,兼顾了辨识度和实用性。依旧是山灵最新一代的Unibody一体化航空级铝镁合金机身,两个侧面的曲线硬朗别致,在665+128G+安卓13+蓝牙双向5.0的加持下,基础体验这块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

配置方面,M8T搭载了2x4191EQ+2x4499EX的旗舰级DAC芯片组合,双JAN6418真空五级管则是能提供线性/超线性两种风格,再加上晶体管,三种模式总有一种适合你。至于I/V转换电路,OPA1612运放,自研FPGA方案等就不再赘述,相比较之下,单端500mW 32Ω、平衡1125mW 32Ω的推力以及8350mAh的大电池,才是我们更应该关心的卖点。

声音方面,默认晶体管模式。大的框架上,M8T是一款主打中性大气、开合有度,偏磅礴有力、饱满沉稳的新派国砖向音乐播放器。第一感受,M8T的声场规模表现中规中矩,更接近小型Live House的包厢感。信息量致密紧实,层次清楚,细节密集却不紧绷,是有着极强杂食度和包容度的成熟调音。

M8T打动我的地方,主要在于符合万元级前端的出色适配性。如同开头的故事一样,M8T在通过实打实的堆料解决基础素质的难题后,就该考虑如何在保持舒适耐听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提供优雅音色的新鲜玩法了。在我看来,M8T不仅实现了自我超越,过程和手法亦是相当考究。

在三个模式里,晶体管可能是最适合泛流行人声的那个:三频均衡,下盘马步扎的那叫一个坚如磐石。低频量感适中偏多,结像大而健硕,强调弥散感而非凝聚感,在厚重的落地感加持下,既有掷地有声的宽广打击面,又有氤氲缭绕的深邃意境;中频人声距离较近,甚至有些贴耳。齿音打磨几不可闻,厚度适中偏厚,可将歌手的真情实感演绎的淋漓尽致。并不过度追求轮廓的线条感和锐度,很有融为一体的醇厚甜美;高频亮度有一定压低痕迹,而非一味的傻亮、尖刺。对于乐器的音乐还原颇为精准,延展亦是自然从容。淡定、清脆、华美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评价。表现力很强、颇具参考级的晶体管模式,足以应对市面上80%的音乐类型,且不过多掺杂音染,可以放心交给耳机去调整。

切换到电子管/线性,音量小了许多,需要重新调整。此时的M8T瞬间换了另一副听感:结像定位一下子拉远到正常的位置,声场的规模感更加立体开扬,更有俯视的上帝视角既视感。舒缓柔软的绵绵不绝,惬意小资的独享优雅,这个兼具清晰灵动和精致结像的模式,给了我如同置身在歌剧院里,娓娓道来的欢欣和愉悦。换言之,如果你觉得晶体管模式的侵略性有些硬冲,那么不妨试试这个更加温和清新、同时带有一丢丢暖糊的慵懒风味,感受港台老歌的怀旧魅力。
至于电子管/超线性,相比之下,变化主要体现在更凌厉的瞬态速度,结像也要稍微厚重有力一些,更有英姿飒爽的观感,有点现代电子管的意思。其他优势亦有所保留,是最适合大场面OST和严肃向古典音乐的模式。

总的来说,M8T是一款给了我很大惊喜、可以放心推荐给发烧友盲狙的高端播放器:它有着迷人的调音多样性和强悍的推力储备,真正从发烧友的角度,思考出了“万元级播放器如何才能将性价比最大化”这一终极难题的答案。无论是拿来当作写评测用的参考级前端,还是榨干各种耳机/耳塞的潜力,都有不错的发挥空间。
一句话总结我对M8T的认可:可能是我心里,最能代表山灵调音的播放器产品,没有之一的那种。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