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天王陨落——苻坚战败,惨遭姚苌缢杀,慕容垂坑杀丁零部落

雁玉历史 2025-03-16 05:56:37
苻坚被俘

385年三月,慕容垂重新调整战略部署的消息传出后,在后燕的将士和冀州百姓中引发了广泛议论。许多人认为,后燕王慕容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是因为他无力夺取象征燕国都城地位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因此,他们普遍认为后燕的实力正在衰退,甚至有不少人萌生了叛离之心。

就在这种情况下,慕容农率领部队南下抵达高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时,发现从事中郎眭邃外出公干,却迟迟没有返回。长史张攀对此感到担忧,他认为眭邃可能已经产生了叛变之心,于是向慕容农建议道:“眭邃是将军的重要参佐,如今逾期未归,显然心怀异志。请将军立即派兵讨伐。”

然而,慕容农并未采纳张攀的建议。

相反,他以后燕王慕容垂的名义颁布诏书,任命眭邃为高阳郡(今河北省博野县东南)太守。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家在北方的参佐,慕容农也一律给予官职,并允许他们返回家乡任职。在此过程中,慕容农共委派了三位太守和二十位县令。

随后,慕容农自信满满地对张攀说道:“你的判断大错特错。如今我们正处于艰难时期,又怎能自相残杀?等到我再次率军北返之时,眭邃必定会亲自前来迎接,你且拭目以待吧。”

当后燕处于不利局势时,慕容垂接到消息,东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军北上,攻打由黎阳郡太守刘抚驻守的孙就栅。

此时,慕容垂正与儿子慕容农一同围攻邺城。面对东晋军队的威胁,慕容垂决定亲自出马会一会刘牢之,他安排慕容农继续留守邺城郊外,自己则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南下救援刘抚。

慕容垂离开邺城的消息很快被苻丕得知。

苻丕意识到东晋谢玄派遣的援军即将到达,同时判断邺城外慕容农的兵力可能有所削弱,于是决定抓住机会,率领城内兵马在深夜突袭慕容农。

然而,慕容农并非易与之辈,他的防御部署十分严密,苻丕的进攻不仅未能得手,反而遭到反击被迫撤退。另一边,慕容垂抵达孙就栅后,与刘抚汇合,随即对东晋龙骧将军刘牢之展开反击。

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在慕容垂的强大攻势下吃了败仗,一路向南撤退至黎阳(今河南省浚县)。慕容垂本无意与东晋开战,见刘牢之撤退后,便带领部队返回邺城,继续对苻丕保持围困之势。

四月,经过休整的刘牢之再度领军北伐,一路挺进至邺城附近。后燕王慕容垂得知刘牢之兵临邺城,急忙率军迎战。

或许是上次交锋取胜让慕容垂产生了轻敌情绪,此次他却被刘牢之击败。慕容垂不敢再与刘牢之正面交锋,于是放弃对邺城的围困,带领部队向北撤退至列人新城(今河北肥乡县一带)。

然而,刘牢之并未进入邺城与苻丕会合,而是继续率军北上追击慕容垂。慕容垂深感压力,于四月八日弃守新城,再次向北撤退。

刘牢之紧咬不放,穷追不舍。邺城内的苻丕得知刘牢之路过邺城,一路向北追击慕容垂后,也迅速率领一支兵马随后跟进。

四月十三日,刘牢之在董唐渊(具体位置已不可考)终于追上了慕容垂的部队。慕容垂不愿再一味退却,决定反击,但又担心士气不足。

于是,慕容垂对众将士说道:“秦、晋两国不过是临时拼凑的联盟,表面上相互依仗显得强大,但实际上一胜则共同嚣张,一败则各自溃散,并非真正的同心协力。如今敌军分两路相继而来,尚未完全整合,正是我们突袭的大好时机!”

慕容垂认为,前秦与东晋的军队如同两块拼凑在一起的瓦片,缺乏真正的凝聚力。此时敌军虽至,但彼此尚未协同,若趁机出击,必能取得胜利。

据报,刘牢之得知慕容垂的辎重位于邺城北的五泽桥,便打算先夺取这些物资。眼看即将追上慕容垂时,他并未下令立即进攻,而是命令部队连续急行军两百里直奔五泽桥。

然而,慕容垂突然率军从中路发起反击,一举击溃刘牢之的军队,斩杀东晋士兵数千人。刘牢之完全没预料到慕容垂会主动反击,因此遭遇惨败,只能独自骑马向南逃窜。恰在此时,苻丕的援军赶到,这才救下了刘牢之,使他免于一死。

此战之后,后燕王慕容垂对英勇作战的冠军将军、宜都王慕容凤颇为欣赏。

慕容垂深知慕容凤自跟随自己起兵以来,在二百五十七场战斗中从未失手,每次都立下赫赫战功,奋勇杀敌。

慕容垂特意告诫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侄儿:“如今大业尚未完成,你一定要珍重自身。”随后,慕容垂任命慕容凤为车骑将军,并让他担任范阳王慕容德的副手,以此来收敛他的锐气,避免过度冒险。

与此同时,驻守邺城的苻丕因粮食严重匮乏,已无力继续坚守,最终决定放弃邺城,率军南下至枋头(今河南省浚县东南淇门渡),以接受东晋提供的粮草补给。

随着苻丕撤离,东晋龙骧将军刘牢之随即率部进入邺城,重新集结旧部,逐渐恢复了一些声势。但就在此时,刘牢之收到了东晋朝廷的旨意,因其此前作战失利,被召回京城述职。

从384年末至385年四月,后燕与前秦在冀州和幽州地区持续交战,战火连绵,导致百姓生活困苦,饥荒肆虐。无论城乡,皆是一片凋敝景象,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烈情况。

而后燕军队中,也有不少士兵因饥饿而亡。慕容垂下令禁止百姓养蚕,将桑葚作为军粮储备。他决定放弃攻打邺城,转而北上前往中山郡(今河北定州),并命其子、骠骑大将军慕容农为先锋。慕容农率军北上途中,昔日从事中郎眭邃果然在路旁迎接,长史张攀见状,对慕容农的才智与远见深感钦佩。

同年五月,苻坚得知慕容冲的部队即将兵临长安城下,遂派遣卫将军杨定率军在城西迎敌。此时,杨定已成为苻坚最为倚重的将领。然而令苻坚痛心的是,此役中杨定竟被俘虏。

这一败仗使苻坚陷入极度恐惧之中,不知如何应对。他开始寄希望于谶语,其中一句“帝出五将久长得”让他深信不疑。苻坚认为,自己必须离开长安,前往名为“五将”的地方,才能保全秦国基业。

于是,苻坚选择了距离长安三百里外的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作为避难之所,认为唯有前往此处,方能渡过此次劫难。他决定留下太子苻宏镇守长安,并嘱咐道:“或许是天意让我暂时离开,你务必坚守城池,切勿轻易与敌军交战。我将前往陇西一带招募兵马,并尽快为你送来粮草支援。”

话音未落,苻坚便与苻宏依依惜别,踏上了前往五将山的征程。

苻坚率领数百骑兵,携张夫人、皇子中山公苻诜、公主苻宝与苻锦,自长安西行前往五将山。他同时下令各州郡于初冬集结,共同解救长安。

当苻坚途经长安城西的韭园时,向前进击禁将军李辩和都水使者彭和正。

李辩不敌,最终投奔西燕皇帝慕容冲;而彭和正因深感羞愧,选择自杀以谢罪。

六月,留守长安的太子苻宏面对慕容冲的持续威胁,已无力支撑局势,决定放弃长安。

苻宏带领数千骑兵,携母后、妻儿及皇室宗族,向西投靠南秦州刺史杨璧,当时杨璧驻守于秦州武都郡下辩县(今甘肃省成县西)。随着苻宏的离去,前秦文武百官纷纷逃离,长安顿时陷入空虚。

时任司隶校尉的权翼与其他数百人则选择投奔后秦姚苌,他们前往新平(今陕西省彬县),因为权翼曾是姚氏羌族的旧部属。随着前秦君臣的撤离,慕容冲迅速率军入城,并纵容鲜卑士兵在长安城内烧杀抢掠,导致无数百姓丧生。

后秦姚苌得知前秦天王苻坚已前往五将山,且长安已被慕容冲占领,暂时未打算与慕容冲争夺长安。

姚苌并非不愿夺取长安,而是认为慕容鲜卑迟早会撤出关中,返回关东,他希望不战而得长安。

然而,姚苌并未放过前往五将山的前秦天王苻坚,他认为这是削弱前秦的重要机会。

五将山距离姚苌驻守的新平不过两百里,姚苌决定派遣军队对五将山实施包围。他指派的将领名为吴忠,官职是骁骑将军。或许是个巧合,姚苌对待苻坚的不义之举,最终由这个叫吴忠的人来执行。

吴忠的部队成功地将五将山围得水泄不通。那些随苻坚来到五将山的将士们立刻作鸟兽散,仅剩下十几个侍卫留在苻坚身边。

苻坚明白自己无力抵抗,也无法逃脱,于是镇定自若地坐在侍卫中间,神情平静如常。

当时正值用餐时间,苻坚依旧吩咐大家正常进食。

后秦的士兵虽然已经逼近,却没人敢轻举妄动,一时间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

不久,吴忠赶到现场,命令将苻坚俘虏,并将其押解至新平,交予姚苌。姚苌把苻坚囚禁在新平的一座佛寺中。

此时,前秦太子苻宏已抵达下辩,打算投靠南秦州刺史杨璧。苻宏之所以选择杨璧,是因为杨璧的妻子是苻坚的女儿顺阳公主。然而,杨璧只想着明哲保身,拒绝收留太子苻宏。

顺阳公主得知此事后,对丈夫的行为极为愤怒,毅然决然地抛弃杨璧,前往苻宏所在之处。随后,苻宏继续前往武都郡(今甘肃省成县),寻求当地氐族豪强强熙的支持,最终借道强熙的地盘前往东晋。

东晋孝武帝接纳了苻宏的投降,并安排他在江州居住。苻宏在东晋官至辅国将军。后来,桓玄担任江州刺史时,苻宏成为其麾下的一员。

公元403年,桓玄篡位称帝,任命苻宏为梁州刺史。

到了公元405年,苻宏被东晋讨伐消灭,享年五十岁。这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慕容垂坑杀丁零部 姚苌缢死苻坚

公元385年四月,慕容垂率军北上抵达中山郡(今河北定州)的消息传到了承营(今河北定州南)。

丁零部落首领翟真得知后,认为承营距离中山郡过近,防守极为不利,于是决定放弃承营,向西迁徙至常山郡的行唐县(今河北行唐)。

然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丁零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内乱。翟真的司马鲜于乞趁机发动叛变,刺杀了翟真,并屠戮了众多翟姓将领。

翟真的堂兄翟辽侥幸逃脱,随后南下投奔东晋黎阳郡(今河南浚县)太守滕恬之。而鲜于乞则占据行唐,自立为赵王。

然而好景不长,丁零部族内部再次联合起来反抗鲜于乞,最终将其杀死,并推举翟真的堂兄弟翟成为新的首领。自此,丁零部实力大损,许多士兵纷纷投降后燕。

值得注意的是,《资治通鉴》中关于鲜于乞的记载存在矛盾之处。按照时间线,鲜于乞在385年四月已被丁零部众诛杀,但到了386年八月,他又突然出现,率领丁零部与后燕慕容麟展开激战,最终被慕容麟擒获。在此特别说明,以免读者产生误解。

同年闰五月四日,后燕王慕容垂抵达常山郡(今河北正定)。他得知丁零部已进入常山境内的行唐县,遂改变原定计划,暂且停止向中山郡进发。

慕容垂随即从常山派遣部队攻打驻守行唐的丁零部首领翟成。毕竟行唐位于中山正北方不到百里的位置,是绝佳的战略目标。慕容垂对此次围攻志在必得,因为这是消灭丁零残余势力的绝佳时机。

从闰五月到七月的这段时间里,慕容垂接连收到了多个令他烦忧的消息,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丁零部的围攻。

首先传来的是平州辽东郡(今辽宁省辽阳市)和玄菟郡(今辽宁省沈阳市附近)失守的消息。六月时,高句丽出兵攻打辽东郡,驻守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的后燕带方王慕容佐派遣司马郝景前去救援。

然而,郝景未能抵挡住高句丽军队,只能撤退,最终辽东郡被高句丽占领。不仅如此,高句丽的军队还乘胜追击郝景,并进一步占领了玄菟郡。

紧接着,第二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前秦长乐公苻丕再次返回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到了七月,苻丕率领三万部众从枋头(今河南省浚县东南淇门渡)向北进军邺城。东晋龙骧将军檀玄担心邺城得而复失,于是率军进行阻截。双方在枋头西边的谷口展开激战,结果檀玄不敌苻丕,使得苻丕成功北返邺城。

第三个不利的消息发生在七月,后燕建节将军余岩在冀州安平国的武邑县(今河北省武邑县)起兵反叛。余岩率军一路向北进发,准备攻打幽州。慕容垂得知后非常担忧幽州的安全,便紧急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幽州的蓟城(今北京市),传达给驻守蓟城的平规一道命令:“你必须坚守城池,切勿出城迎战。待我击败丁零部之后,自会亲自前来讨伐余岩。”

然而,平规并未听从慕容垂的指示,仍然选择出城迎战余岩。结果平规一战即败,不仅自己吃了败仗,连蓟城也被余岩攻陷。

不过,余岩并没有选择留守蓟城,而是掳掠了千余户百姓向东而去,最后占据了令支(今河北省迁安市)。

七月二十八日,后燕军队对行唐城的围困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即便夏日炎炎,慕容垂依然没有放松对行唐的包围。

行唐城中的丁零部将士被长期围困,粮草短缺,加之天气炎热,难以忍受,坚守的决心早已动摇。翟成的长史鲜于得甚至萌生了反叛之意,他趁机杀害了首领翟成,打开城门向后燕军队投降。

或许是围攻时间过长,又或许是丁零部屡次反复无常,慕容垂当时怒不可遏,完全拒绝接受鲜于得的投降。慕容垂下令将城中的丁零部众以及百姓全部活埋。

尽管慕容垂在行唐坑杀了丁零部众,但丁零部并未被彻底消灭,远在黎阳的翟辽后来还将建立翟魏政权,这是后话。

后秦姚苌俘虏苻坚后,一直将其囚禁在新平城(今陕西省彬县)的一座佛寺中。

到了这年八月下旬,苻坚已经被囚禁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过去了,姚苌终于按捺不住,派人前往佛寺,向苻坚索取传国玉玺。

姚苌还让人转告苻坚:“依照天命顺序,现在该轮到姚苌做天子,请交出传国玉玺。”

苻坚听后勃然大怒,斥责道:“区区羌胡竟敢威胁天子!五胡之中根本没有你们羌族的份!传国玉玺已经送至晋国,你姚苌永远也得不到!”

姚苌依然心存幻想,再次派遣右司马尹纬去劝说苻坚,希望苻坚能够将天王之位禅让给姚苌。

苻坚听后勃然大怒,说道:“帝王的禅让,只能给予圣贤之人,姚苌不过是个叛贼,怎配接受禅让?”

随后,苻坚平复了心情,与尹纬展开了一番平静的对话,并问道:“你在朕的朝中担任何职?”

尹纬回答:“尚书令史。”

苻坚听后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尚书令史是一个非常低微的小官,俸禄微薄。他感慨道:“你的才能堪比王猛,足以胜任宰相之职,而朕却未能识得,这大概就是秦国即将灭亡的原因吧。”

苻坚始终认为自己对姚苌有恩,但姚苌却背叛了他,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曾多次想要痛骂姚苌,并高声呼喊只求速死。

同时,苻坚还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担忧,她们正值青春年华,他害怕她们会受到羌族士兵的侮辱。

于是,苻坚对张夫人说道:“绝不能让那些羌族奴才玷污我们的女儿。”随即,他亲手将自己的两位女儿苻宝和苻锦杀死。

姚苌深知苻坚绝不会交出传国玉玺,更不会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因此,在八月二十六日,他派人前往佛寺,将苻坚缢杀。

苻坚去世时年仅四十八岁,在位二十九年。他被缢杀后,其妻张夫人与幼子苻诜皆选择自杀殉主。即便是在后秦的将士中,也弥漫着对苻坚之死的深切悲痛。

为掩盖自己的弑君罪行,姚苌竟假意尊称苻坚为“壮烈天王”。

然而,早在前秦强盛之时,民间便流传着一首童谣:“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这句预言般的歌谣曾让苻坚深感厌恶,却又隐隐信以为真。

因此,他每次出征都刻意避开地名带“新”字的地方,但命运弄人,最终他还是在新平城殒命。

巧合的是,东晋朝廷中的关键人物太保谢安也在八月二十二日离世,比苻坚被杀早了四天。作为淝水之战的双方统帅,谢安与苻坚几乎同时离世,令人唏嘘不已。

谢安的去世标志着东晋进入了新的时代,朝政大权自此落入年仅二十二岁的琅琊王司马道子手中。东晋朝廷随即任命司马道子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刺史,并让他兼任录尚书事,同时擢升尚书令谢石为卫将军。

另一边,身处邺城的苻丕得知慕容垂已攻占行唐并平定了丁零部落,意识到慕容垂很快将再次围攻邺城。此时的苻丕早已无心固守,决定放弃邺城,西撤返回长安。

就在苻丕准备撤离之际,幽州刺史王永派遣使者抵达邺城。当时,王永正与平州刺史苻冲驻扎在距离邺城不到三百里的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两地之间隔着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

王永派使者前来,邀请苻丕前往壶关。于是苻丕率领六万余人向西进发,不久抵达并州潞川(今山西省黎城县南)。

就在苻丕准备前往壶关时,并州刺史王腾与骠骑将军张蚝派遣使者将苻丕迎至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得知此消息后,王永留下平州刺史苻冲镇守壶关,亲自率领一万骑兵赶往晋阳与苻丕会合。

抵达晋阳后,苻丕才惊悉长安已失陷,其父天王苻坚已被杀害。苻丕随即在晋阳宣布天王死讯,并举行祭祀以表哀悼。在王永的劝说下,苻丕于晋阳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太安。

苻丕追谥苻坚为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苻丕继位发生在公元385年八月,但此时的前秦帝国早已分崩离析,不复昔日拥有十四州的强大北方帝国。

当时真正仍归属前秦统治的地区仅剩并州、秦州、凉州及西域。而冀州、幽州、平州的大部郡县已被后燕慕容垂占据,雍州则被西燕慕容冲和后秦姚苌瓜分了部分郡县。

尽管如此,由于后燕、西燕、后秦所占郡县有限,前秦仍是当时北方疆域最大的政权。

苻丕即位后,王永向各地州郡发布了檄文,内容如下:

伟大的先帝不幸离世,天下无主。征东大将军、长乐公作为先帝的嫡长子,英明神武,天赋异禀。他在荆南受命,威震南海;分管陕东,德行遍布华夏与蛮夷之地。他的仁爱泽被天下,德行堪比《下武》之颂。

我和司空蚝等人顺应天意民心,在秋季吉日拥立长乐公继承大统。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处理政务,驻扎山谷统领军队,枕戈待旦,立志为先帝雪耻。

慕容垂在关东如同猛兽肆虐,泓、冲在京师继续作乱,致使皇帝流亡,国家倾覆。羌贼姚苌本是我朝臣子,却趁机机犯上作乱,亲手弑君,成为天下最大的罪人。我家世代蒙受皇恩,祖辈皆为将相,绝不能与骊山之戎、荥泽之狄这类叛逆共戴天、同踏地。各位牧伯公侯,有的是宗室重臣,有的是功勋旧臣,怎能容忍国破家亡的耻辱,放任杀君的逆贼逍遥法外!

当今圣上如龙飞九五,实得天命,灵瑞不断,史官屡有记载。响应正义的勇士多达三十万,复兴国家的伟业指日可待。现任命卫将军俱石子为前军师,司空张蚝为中军都督。我军将士英勇善战,誓要消灭元凶,义无反顾。我谨奉圣驾,代行天罚。望诸位共守君臣之义,秉持忠诚之心,齐心协力,共创晋郑之美谈。

九月,定都晋阳的前秦皇帝苻丕开始设置百官:任命张蚝为侍中、司空、上党郡公,王永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清河公,王腾为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阳平郡公,苻冲为左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西平王,俱石子为卫将军、濮阳公,左长史杨辅为尚书右仆射、济阳公,右长史王亮为护军将军、彭城公,强益耳、梁畅为侍中,徐义为吏部尚书。

此外,苻丕册立杨氏为皇后,皇子苻宁为太子,苻寿为长乐王,苻锵为平原王,苻懿为渤海王,苻昶为济北王。

不久,原尚书令、魏昌公苻纂率三千兵马从关中抵达晋阳,苻丕随即任命苻纂为太尉,并封其为东海王。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