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幕演绎深深的“大桥羁绊”,《大桥风景》拉开2024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帷幕

扬眼 2024-11-13 21:46:26

11月12日晚,作为2024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长剧单元首场演出,原创话剧《大桥风景》走进了江苏大剧院。《大桥风景》由南京艺术学院与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出品,由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师生共同创排,倾情演绎,以几位真实人物的故事串联起一代代大桥人与大桥烟火而诗意的情感联结。

记者了解到,这场演出还特别邀请了中铁大桥局第二工程公司、中铁大桥局第四工程公司的上百位建设者现场观看,他们带着感动和温暖,共同重温时代的记忆。

用四幕演绎深深的“大桥羁绊”

江水涛涛不息,南京长江大桥屹立在时光的长河之上,守望着城市的日暮朝夕。它不仅是历史的坐标,南京城的坐标,更是许多人生活的坐标。

《大桥风景》以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的场景为开篇切入点,将所有的故事浓缩于2016年10月27日这一天。以《天使》《重逢》《乡愁》《记忆》四幕话剧巧妙编织出了一幕幕大桥的现实与回忆。

剧作在舞台上将话剧与纪录影像相结合,使得每个故事并非角色之间的简单对话,而是通过回忆拓展和链接出更广阔的时空,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不再是看客,而是“剧中人”。

大桥天使陈思、厨子诗人林晓波、水质检测员舒兰、大桥文物收藏者王世清、民谣歌手王川、桥三代直播达人浩哥,他们因大桥而相识,因大桥而汇聚,他们的故事也在大桥上交织和铺展。青年演员们以生动的表演,赋予故事以生动的生活气息。

巧妙的布景变化和灯光效果,则使故事蒙上了回忆的纱幔,增添了朦胧的意蕴,也增强了情绪感染力。江月高悬,林晓波在舞台上呐喊呼唤;玉兰灯下,三位老友喝酒道别,互诉衷肠;大桥护栏旁,王川和舒兰追忆起过往,探讨着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自由。每个片段都如同散文诗一般,充满隽永的韵味。

集体又深情的“大桥记忆”动人心

《大桥风景》演出结束,勾起了许多人关于南京长江大桥深情的记忆。许多观众看完感动得热泪盈眶,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桥一代”刘详祯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来看话剧。他回忆起当年从天津铁路工程学院毕业参加大桥建设的经历,“那时候参加劳动,很艰苦,下着小雪还要照常施工。但是大家的信念感很强。”如今84岁的刘详祯依旧耳聪目明,他笑着说,“因为干活出身,身体就好。建设大桥时全年无休、三班轮倒。”

“桥二代”刘书凤如今在大桥二处工作,她接过父亲刘详桢的话头,“忠诚、奉献,这是爸爸对我的影响。”作为建设者,她更多关注施工过程的艰辛,“老一辈的建设者们,他们是用青春和生命在我国建桥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无数技术壁垒,创造历史的这代人,不应该被忘记,感谢你们的选材,让那段艰苦岁月唤醒人们的记忆那是对时代建设者的尊重。”

“我的身上和血液里就流淌着对南京长江大桥的热爱”,演出现场知道“8234”含义的观众、“桥三代”俞哲骜激动的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大桥人,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参与过大桥建设与维修。姥爷是铆工班班长,姥姥是水泥工。“妈妈小时候每当想姥姥时,就会跑到大桥下,冲着大桥大声喊,‘我要妈妈’。叔叔阿姨们总会告诉她,‘小丫头,快回家吧,你妈妈在桥上干活呢’,她就乖乖的回家了。”

和中国好人陈思有交集的是,俞哲骜的姥姥也曾在大桥上救下一位年轻人。“跳桥的小伙子把钱全扔给我姥姥了,身体已经探出栏杆,我姥姥一分钱没要,紧紧抓住他皮带,抓了十几分钟,后来有人来帮忙,终于将那个小伙子救下来了。当时,姥姥已经80岁了。她说‘我们当年豁出性命修大桥,就是为了让后来人活得更好’。”

夏璐是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生,现在大桥管理处工作。她每天从大桥走过,都由衷感到骄傲。看到以前的大桥建设的老照片,有时会潸然泪下,“那时候的工友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样。”她说,希望演出能将50、60和80、90的记忆融合起来,激发更深层次的共鸣。

南京郑和研究会海丝文化保护志愿者分会志愿者航向,看完演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就是这些平平淡淡的小人物,小故事,才那么感人。”他相信,“在滚滚江水上大桥,会发生更多感动的人和事,不曾结束直到永远。”

在《大桥风景》中,南京长江大桥链接起回忆与现在,链接着人情与温暖,链接着豪情与思念。这里是南京的一隅,也是中国人集体记忆里的珍贵一幕。

演出结束后,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党总支书记董蓓、院长陈捷、副院长张海霞以及全体演职人员与大桥建设者们合影留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向大桥建设者们致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王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