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玉米咋管理?农业农村部:重点关注2病4虫,做好“一喷多促”

农民说农 2024-08-04 00:06:17

8月份的玉米进入生长关键期,东北地区春玉米处于开花乳熟期,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进入抽雄开花期。

在此期间,虽然玉米长势已高,但是田间的病虫害不可掉以轻心。农业农村部也及时发布了2024年全国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意见。

在该《意见》中,对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给出了详细的做法。本篇内容,小帮手就结合《意见》中的一些内容,详细说说夏玉米要重点关注的2病4虫。

先说2种病害

第一种:南方锈病

进入8月份后,是玉米南方锈病发生的盛期。锈病发生早期,玉米叶片上会出现分散的褪绿或淡黄色小斑点,经过一段时间后,小斑点会发展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

发生前期时,夏孢子堆主要生于叶片正面,数量多且分布密集,而叶片背面则很少出现。随着锈病的危害加重,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正面和背面都有),全株干枯,植株早衰。

玉米南方锈病之所以要引起农户们的关注,是由于该病害传播流行速度快、暴发性强、危害损失重,它不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还阻碍籽粒的灌浆成熟。也就是说,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品质。

第二种: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也是玉米生长中后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严重时也可危害茎秆和穗部。

观察褐斑病的叶片,会发现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摸起来会有隆起,密集成行,成片分布。刚开始病斑初为黄色,随后变黄褐色、红褐色。当褐斑病进入后期后,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导致叶片干枯。

而在玉米叶鞘上危害时,出现较大的紫褐色病斑,边缘较模糊,多个病斑可汇合形成不规则形斑块,严重时,整个叶鞘变紫褐色。当玉米果穗发病后,症状与叶鞘相似。

针对玉米南方锈病和褐斑病的防治药剂,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建议,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醚菌酯·氟环唑等。

再说4种虫害

第一种: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从苗期到收获期都有发生。进入到8月以后,玉米螟的危害会加重。

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如茎杆、心叶、雄穗、雌穗等。不同部位被玉米螟危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比如叶片被玉米螟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后,容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玉米螟蛀食后,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被蛀食后,会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增加了玉米倒伏率。

第二种: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也是以幼虫危害玉米,主要吃食叶片为主,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叶片被咬成不规则的孔洞。严重时能吃光叶肉,仅留下叶脉,甚至可将嫩叶吃光。

进入8月后,玉米叶片被损伤,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导致玉米无法正常抽雄开花,也会让灌浆受影响。

甜菜夜蛾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它的成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土缝、杂草丛、秸秆等位置,和草地贪夜蛾一样,傍晚开始活动危害。

第三种: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以幼虫危害玉米最为严重,严重时可造成绝收。观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危害症状,会发现被其吃食的玉米叶片,会有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严重时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吃光,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高龄幼虫还会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造成更大的损失。

草地贪夜蛾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幼虫一般常在夜间出来危害,具有假死性(受到惊吓后会卷曲),8月份以后,3龄以上幼虫能钻入雄穗和雌穗取食为害。并且低龄幼虫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高龄幼虫暴食性强,给防治工作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第四种:棉铃虫

棉铃虫也是种植玉米时,常见的一种农业害虫。进入8月后,主要为害玉米的雌穗,幼虫蛀食穗部籽粒,幼穗常被吃空。另外也会蛀食花丝,影响授粉。

棉铃虫3龄前多在外面活动为害,3龄以后多钻蛀到苞叶内为害玉米穗。在棉铃虫危害玉米穗时,会产生虫粪,受害部位易被虫粪污染,产生霉变,加重穗腐病发生,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上述这4种虫害的防治,农业农村部也给出了建议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等。

说到最后,再提醒一下,8月份后玉米植株长势较高,已不适合人工打药,可因地制宜选择无人机喷施作业,时间在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进行,24小时内遇到大雨,需要及时补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