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8个顶级武术指导现状,有人离世,有人当和尚,有人无戏可拍

秋莲看明星娱乐 2024-11-09 14:20:33

2015年夏天,被誉为"最后的剑圣"的于承惠离世,享年76岁。这位曾在《少林寺》中创造"剑棍对决"经典场面的武术指导,见证了中国武侠电影从兴盛到衰落的转折。

回望1979年,在螳螂拳的基础上,于承惠自创"双手剑"绝技。这项独门武艺后来在1988年的《黄河大侠》中惊艳亮相,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剑侠马义形象。

而在1982年,他出演《少林寺》中的反派王仁则,并担任动作设计,将中国功夫的魅力展现到极致。这部作品不仅在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动作设计提名,更让于承惠受到香港邵氏公司的青睐,开启了他在香港影坛的新篇章。

那是一个武侠电影的黄金时代。香港有袁和平、刘家良、洪金宝等武术指导扛鼎,内地也逐渐培养出自己的武打明星和动作班底。

《少林寺》《水浒传》等作品相继问世,在动作设计上既保留了传统武术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法。

于承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一个武术家的身份,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武侠电影最辉煌的年代。

进入千禧年后,于承惠凭借一头白发与络腮胡的形象,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作品中饰演世外高人。这些角色仿佛是他一生武侠梦的写照——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暮年时的仙风道骨,始终与武侠结缘。

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更标志着传统武侠电影黄金岁月的远去。

2022年9月,熊欣欣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健身照片,感叹"无戏可拍"。这位曾经在徐克麾下打造《七剑》等经典武打场面的武术指导,用九宫格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常态,引发了观众对武术指导群体现状的关注。

时光回转到1984年,年仅12岁就开始习武的熊欣欣,在李连杰主演的《南北少林》中担任替身,开启了他的影视生涯。

此后,他加入刘家良的刘家班,一路从武行、替身、龙套,直到1993年在《狮王争霸》中饰演"鬼脚七"一角才为观众所熟知。这段经历,与"大声发"严华和"尉迟恭"寇占文有着惊人的相似。

严华从太极拳和九节鞭的武术冠军,到1994年担任《七月幽情》的动作指导,再到凭借《追龙》《邪不压正》获得金像奖和金马奖提名。

而寇占文则从北京武术队出身,与师弟吴京亦师亦友,逐步走上导演之路,执导了《错点鸳鸯谱》等作品。他们都经历了从武行到武术指导,再到导演的转型过程。

1997年,熊欣欣远赴好莱坞,为《反击王》设计动作场面,开启了他的国际化之路。2000年后,他成为徐克的御用武术指导,将中国功夫的精髓融入现代电影语言中。

近年来,虽然熊欣欣仍在《诛仙1》《大明宫词》等作品中担任武术指导,但武侠片市场的萎缩让这些武术指导们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他们的故事,是一个群体的缩影。从替身到武指,从幕后到台前,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武术和电影的热爱。尽管如今"无戏可拍",但他们用汗水和坚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孙建魁,从全国刀术冠军到《少林寺》的"十三棍僧"之一,再到出家为僧,法号释德胜,成为少林寺第31代传人。他的人生轨迹,恰似武侠和禅宗的完美交融。

《少林寺》中,孙建魁饰演的武僧以一套"醉棍"惊艳四座。这部1980年的经典之作,不仅汇聚了众多真功夫高手,更开创了中国功夫片的新纪元。

随后,他又在《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中留下身影,直到90年代初暂别影坛。1992年,应李连杰之邀,他在《太极张三丰》中饰演大太监刘瑾,又一次展现了其精湛的武艺。

这种将武学与禅意相结合的精神,在新一代武术指导徐浩峰的作品中得到了传承。作为一位深藏不露的功夫高手,徐浩峰不仅是导演、编剧,更是优秀的武术指导。

他在《师父》中展现的武打场景,既有招式的凌厉,又蕴含着东方哲学的深意。作为《一代宗师》的武术顾问,他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注入现代电影语言中。

2011年,孙建魁与元彪、蓝海瀚一起凭借《龙门飞甲》获得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此时的他,已经皈依佛门,但仍在幕后为武侠电影贡献力量。

这种坚守,与徐浩峰执导的《天涯明月刀》《诗眼倦天涯》等新作遥相呼应,共同延续着中国武侠片的精神传承。

从少林武僧到佛门弟子,从武术冠军到电影武指,孙建魁的人生轨迹,正如一部精彩的武侠小说,在江湖和禅意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这也是中国武侠电影独特魅力的一个缩影——武者,亦可是禅者。

当被誉为"内地第一武术指导"的赵箭,在2016年执导《重耳传》,2021年再度执导《上阳赋》时,很多人都在感慨他的转型。

这位曾在1993年《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以赵天霸一角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武术指导,选择了一条从幕后到导演的转型之路。

这让人不禁想起赵长军的选择。作为十年武坛全能冠军得主,赵长军在八十年代初便进入影视圈,参与了内地第一部武打电影《神秘的大佛》的动作设计。

受李连杰走红的影响,他也曾短暂从幕后转向台前,主演了《武当》《方世玉》《大刀王五》等作品。然而,在90年代中期,他毅然选择退居幕后,创办武术学校,专注于培养新一代武术人才。

赵箭的导演之路并非偶然。在此之前,他曾是徐克电影工作室的武术指导,后来与张纪中结缘,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多部经典武侠剧中担任武术指导。

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也为他转型导演奠定了基础。

回望这些武术指导的选择,每个人都面临着商业与艺术的权衡。有人像赵长军那样选择回归武术教育的本源,有人如赵箭般在导演岗位上开辟新天地。

他们的选择虽然不同,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武术的精神。

这些转型的故事,折射出中国武侠电影市场的变迁。随着观众审美的改变和市场需求的转向,武术指导们不得不做出适应性的改变。

但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幕后,他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延续着武侠精神。

在当下武侠电影市场萧条的背景下,严华和熊欣欣这样的武术指导仍在坚守。从《流浪地球》到《斗破苍穹》,严华将传统武术技巧融入现代科幻和玄幻题材,展现出武术指导在新类型片中的可能性。

而熊欣欣虽然感叹"无戏可拍",却依然活跃在影视制作一线。

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希望正在孕育。徐浩峰的《天涯明月刀》《诗眼倦天涯》尚未上映,但他此前在《师父》《刀背藏身》《门前宝地》等作品中展现的创新精神,为停滞的武侠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位集导演、编剧、武术指导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创作者,在传统武侠中加入现代元素,开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回望这些年,从于承惠的"双手剑"到孙建魁的"醉棍",从赵长军的规范飘逸到严华的特技武术,每一位武术指导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国武侠片的传统。

即便在市场低迷的当下,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对武侠精神的追求。

武侠电影的黄金时代或许已经远去,但这些武术指导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武侠片的精神依然在延续。无论是严华将武术元素融入现代商业片,还是徐浩峰探索武侠片的艺术新境界,都显示出这个领域的生命力仍在。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这些武术指导的坚守,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中国武侠电影照亮前行的方向。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0 阅读:135

秋莲看明星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