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医药中间体的过程中,企业常常会面临高难度废水处理的挑战。这些废水通常具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盐分、氨氮等,并且它们的组成复杂,毒性高,难以进行生物降解。如果处理工艺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最终水质不稳定,甚至出现排放超标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采用分质分流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由于医药中间体废水的排放特性不稳定,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因此在处理前需要根据不同废水的特性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包括脱盐、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可生化性以及去除氮等。
举例来说,某企业拥有多种废水,包括高盐废水、高化学需氧量(COD)废水、高氨氮废水和低浓度废水,这些废水需要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技术。例如,高COD废水可以通过铁碳微电解和芬顿氧化法的结合来处理。这一预处理过程不仅能降低废水的毒性,而且有助于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
在预处理阶段,高COD废水通过铁碳微电解和芬顿氧化法进行处理,能够降低废水中的杂环类医药产品和中间体的毒性,同时去除部分COD。经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可稳定在12000mg/L。
将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提高处理效率:
铁碳微电解产生的Fe³⁺可以作为芬顿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降低芬顿氧化过程中亚铁离子的消耗。
芬顿氧化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够进一步氧化铁碳微电解过程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
通过这种组合处理,不仅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还降低了处理成本,并有助于实现工业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
喜欢的话,点赞,关注,收藏。漓源环保会分享更多的废水处理案例和知识。
接下来是生化处理阶段,预处理后的废水与低浓度废水合并后,采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生物法进行处理。以某企业为例,采用的工艺流程包括水解酸化、A2/O工艺和MBR膜处理。这一流程能够确保废水中的COD和氨氮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分别稳定在300mg/L和15mg/L以下。
在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时,水解酸化阶段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因为它:
改善可生化性:通过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形式,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减少污泥产生:水解酸化阶段能够减少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污泥的产生,因为已降解的有机物更易于微生物的进一步处理。
降低后续处理负荷:通过预处理阶段的有机物转化,减轻了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从而提高了整个处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水解池中,主要作用是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化合物。随后,废水流入兼氧池和好氧池,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并去除氨氮。最后,出水通过MBR膜进行分离,MBR膜能有效拦截细菌,维持高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设计的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工艺,即便面对难以处理的医药中间体废水,也能实现稳定达标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