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哪吒2》这片子不过就是个动画片,可我倒觉得它跑去纽约时代广场那个大屏幕上晃悠,还要在情人节上映,这事儿挺新鲜的,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这片子选在2月14日在北美上映,说实话时间挑得还挺巧,正好赶上情人节,但我觉得选这天也有点怪,毕竟哪吒这个角色跟情人节好像也搭不上边。
北美那边的预售票据说卖得挺火,我看网上好多人都在讨论,说是好多场次都满了,这阵势让我想起前几年那些大片上映时的样子。
IMDb给了8.1分,这分数在国外网站上算是不低了,但我总觉得这个评分系统怪怪的,有时候评分高的片子看着也一般。
春节档的时候,国内电影院门口排队的人都快从一楼排到三楼了,都说是来看《哪吒2》的,这场面我还真没见过。
那会儿春节档的票房数据出来时,我看着新闻说它占了一半多,心想这片子是真挺厉害的,不过现在的票价确实也贵。
看样子这片子最后能到87亿甚至100亿,这数字看着是真吓人,不过现在物价都涨了,电影票价也跟着涨,所以这个数字可能也没那么夸张。
有人说它能卖这么好是因为特效做得好,我倒觉得不全是,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认识哪吒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
我发现动画片就是好啊,不像真人电影那样容易惹事,也不会有人说这个演员不行那个演员不好。
而且动画片里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让角色飞就飞,想让他变大就变大,这种自由度真是其他电影比不了的。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特别喜欢看这种逆袭励志的故事,可能是现实生活压力太大了,看看片子能缓解一下。
这片子还挺会来事儿的,既有点搞笑逗人乐,又能让全家人一起看,这种平衡感把握得还不错。
有时候我在想,为啥非得分什么动画片还是真人电影,只要好看不就得了,非要分这个干嘛。
说起来现在的动画技术是真厉害,画面细节都做得特别到位,跟以前那种简单的画面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还有人说这是文化输出的好机会,我觉得也是,毕竟动画片语言障碍小,配个音就能看,确实比较容易被接受。
要说这片子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结合得挺好,既不会太古板也不会太离谱。
现在的票房数字动不动就是几十亿,我记得以前破个亿就觉得了不起了,这变化也太快了。
有人说票房高是因为票价贵,这话也有道理,不过人家能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本身就说明电影有吸引力。
春节档的时候好多人都说要等这片子,我那会儿还纳闷呢,后来一看评分这么高,也就明白为什么了。
北美市场其实挺难做的,好多国产片都在那边栽过跟头,这次《哪吒2》敢去,还是挺有底气的。
我觉得吧,一部电影要是真的好看,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观众都能看懂,这可能就是好电影的标准。
这片子还真有点意思,把中国神话里的人物搬到现代来,还能让国外观众也看得懂,这本事不小。
跟好莱坞的动画比起来,咱们的动画可能还有不少要学习的地方,但至少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特色了。
要说影响力,这片子确实做得不错,光是在纽约时代广场上映这事儿,就已经让不少人感觉挺自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