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诗词》笔记三篇

船山渌水 2024-08-02 13:18:56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  徐长山

(2024年7月中旬写于承德丰宁县大滩镇大明农家院)

第一篇:大志向、大胸怀、大气魄

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青少年起就有了超出常人的大志向、大胸怀、大气魄。读毛泽东诗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作者对求学长沙一师时的回忆。那时的毛泽东和许多进步同学,就有了胸怀天下,藐视反动军阀和政客,迎击风浪,拯民于水火的志向、胸怀和气魄。“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则是毛泽东伟大志向、胸怀、气魄的进一步升华。写此词时的毛泽东已经投身革命,为躲避敌人追捕,暂避难于长沙。危难之时,毛泽东不仅没有动摇自己的理想,而且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气魄和志向更加坚定。

往前追溯,毛泽东写于1910年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看这气魄有多大?那可是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时写的诗啊!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气魄,难怪毛泽东能够成为高于同时代许多风云人物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正值新文化运动而创办《湘江评论》,曾写下:“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可谓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先版。

青年毛泽东还有一首佚诗,他还记得其中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其气魄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相契合。人生是什么?当在时代的浪潮中搏击,在为正义事业的斗争中行百年、致千里,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种志向可以说伴随了毛泽东一生。

往后追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念奴娇.昆仑》和写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那登于高山之巅,“阅尽人间春色”,跨越古今数千年而纵论天下的博大胸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展现的气吞山河、超越一切帝王将相的英雄气概,与毛泽东年轻时的志向可谓一脉相承。

从毛泽东的许多诗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志向之高远,胸怀之宽广,气魄之宏大。

第二篇:奋斗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日记中,有这样几句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种奋斗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可以说是毛泽东的鲜明特征之一,是贯穿他一生的精神。仅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奋斗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写于红军时期的毛泽东的可称之为“马背上的诗”,或战争诗,在对革命战争的讴歌中,不乏奋斗的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名句,如“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战地黄花分外香”、“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诗词句,饱含着红军将士奋斗的激情、顽强的意志、胜利的喜悦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红军时期,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到万里长征,环境之险恶,战斗之频繁,条件之艰苦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毛泽东一手创建的红军却以高昂的斗志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前四次“围剿”,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胜利发展。后来只是因为“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在危机关头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才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冲破重重险阻,胜利完成伟大长征。

从上述引用的毛泽东写于红军时期的诗词,我们既可以看出毛泽东及其领导的红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又可以看出在奋斗中蕴含的以浪漫主义形式表达的奋斗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写的诗词,如《祭黄帝陵》中的“四万万众,坚决抵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同样蕴含着奋斗的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诗词,依然是奋斗的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风格。

毛泽东写于1959年的《七律.到韶山》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是对革命先辈奋斗牺牲,才“换了人间”(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歌颂,并延伸至对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奋斗精神的赞美。

毛泽东写于1961年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赞美。古有花木兰、杨门女将,今有飒爽英姿的女民兵,中华优秀儿女保家卫国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发扬光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针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斗争,写下多首诗词。《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的“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冬云》中的“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些都是针对帝、修、反的反华大合唱而作,虽然国际形势险恶,但毛泽东仍然斗志昂扬,充满必胜的信念。《卜算子.咏梅》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就喻指马列主义获胜,修正主义失败的大好时光。

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则是他一生奋斗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的写照。既有奋斗的豪迈,又有必胜的信念。

从上可见,毛泽东从青年时的豪情万丈直至晚年,斗争精神始终不减,并且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乐观向上的一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第三篇:记录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史诗

记得二十多年前,央视有一个访谈节目,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思政课老师。这位老师说,他是以毛泽东诗词为牵引来讲中国近现代史,并现场做了一段讲解。我当时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很是赞同。

读毛泽东诗词,你会发现在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上,毛泽东都有相应的诗词与当时的形势相呼应,所以,这篇笔记以“记录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史诗”为题是合适的。

(一)

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是大革命时期的一首词作,其“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追问,正是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国民革命,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宏大抱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北伐战争中冲锋在前,英勇杀敌的气概吗?

毛泽东写于1927年春的《菩萨恋.黄鹤楼》的背景是:当时已有种种迹象表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要与共产党分裂,他们已经举起屠刀,大革命面临失败的危险,而共产党当时的领导人却认不清严峻的形势,仍对国民党抱有幻想。所以,此时的毛泽东心情比较苍凉,于是才有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心情。不久就先后发生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的“七一五”分共事件,数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人头落地,大革命失败,证实了毛泽东的忧虑。

(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共产党人并没有屈服,“八七会议后”奋起反击,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大大小小数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进攻长沙失利后,果断率领起义军奔向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掀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篇章。毛泽东写于1927年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正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写照。

红军时期,毛泽东留下了二十余首诗词,其中,保卫井冈山战斗的词作,描述第一次到第三次反围剿的词作,以及《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长汀向长沙》《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此外,还有以红军“布告”等形式写成的诗。这一时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

革命战争是毛泽东诗词丰厚的土壤,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作正是他率领红军将士驰骋疆场过程中的有感而发,每一诗词句都饱蘸着革命战争的血与火。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看到轰轰烈烈的十年土地革命的景象。“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不正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写照吗?“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踴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些诗词句,不正是对土地革命战争的生动写照吗?

(三)

毛泽东1937年写的《四言诗.祭黄帝陵》,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份郑重宣言,对于团结各党派各阶级阶层人民共赴国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写于1939年的《四言诗.妇女解放》则是号召“男女并驾”“以此制敌”。妇女能顶半边天,也是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毛泽东写于1939年的《四言诗.为抗大题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1940年写的《四言诗.为<八路军军政杂志>题词》:“一面战斗,一面学习,百折不回,再接再厉”。此外,还有被称为“三八作风”的毛泽东为抗大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些都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要求。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正是遵循这些教导,才得以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诗词作,也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映射。

(四)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1947年,写有《五律.喜闻捷报》,其中的“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意指1947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毛泽东喜不自禁而成此诗。

毛泽东的《五言诗.口号》:“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毛泽东1948年4月在给林彪、罗荣桓等人的电报中提出的口号,是人民解放军即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关键时刻,对人民解放军提出的要求,既是要求,也是激励。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闻解放军已经突破长江天险并迅速占领南京后,即兴挥就的一首诗。“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规律使然,说明正义的事业是必胜的。

仅举这几首,也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诗词是伴随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

不妨联系一下毛泽东在西柏坡小山村中凭着几百封电报指挥波澜壮阔,世界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三大战役,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领袖风采,那滴滴答答发往各个战场的几百封电报,不也是一首首壮美的诗篇吗?

(五)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诗词,有对“天翻地覆慨而慷”、“雄鸡一唱天下白”、“萧色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讴歌。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赞美和对亿万人民的歌颂,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正是在毛泽东和他那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奠定了新中国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号召全国学人民解放军,于是有了《杂言诗.八连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名句就出自此诗。

在帝修反的反华大合唱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独立自主,下决心研制核武器,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威胁,终于在1964年核爆成功。毛泽东异常兴奋,写下了《满江红.庆祝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其中的“君不见,人民自古是英雄。螳臂挡车千钧力,庄生梦蝶一场空。看东方,火炬赤旗舞,万里红。”多么自信和豪迈!后来又有氢弹试验成功和卫星上天。正是有了“两弹一星”,才有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尊严和威严。所以,我们绝不能忘记毛泽东时代的伟大功绩!

六十年代,面对苏联走上修正主义邪路,中苏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并终至分裂。鉴于这种国际斗争形势,毛泽东的多篇诗词是针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而作,这已在上一篇读《毛泽东诗词》笔记第二篇中谈及,这里不再引述。需要强调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苏东巨变,证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警示多么必要!对苏修的批判多么正确!伟大战略家多么有预见!

由上可见,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诗词作品,也是紧随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记录了那个时期国内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

总之,毛泽东的诗词与时代同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记录。因此,毛泽东的诗词可谓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史诗,读毛泽东诗词有助于我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了解和理解。

【责编 杨春林】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