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话说,社会生活中,谁也不能过于较真,如果这样的话,估计谁也寸步难行了。社会的和谐,除了规则之外,还有兼容,或者说,相关制度规则也应该有兼容才行。
比如说,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漂亮,但不应该矫枉过正,不该用白手套摸马路找毛病。我们的城市需要规范秩序,但不能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不能有强迫症。如果一点“乱”都受不了,那么,除非城市没人。
近日,网传一条制服人员驱赶商贩的视频引起舆论关注。话说,在4月2日,江苏昆山一街头,夜光下,有制服人员和一名卖糖葫芦的商贩发生了争执。嘈杂的声音,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
镜头里,一名身穿浅色上衣,戴着眼镜的光头大哥推着一辆轻便自行车卖糖葫芦,结果遭到佩戴红袖章的制服人员驱赶。光头大哥对制服人员大声说——
记住,这是手工产品!
制服工作人员也大声质问光头大哥:明确规定要有生产日期,你有吗?
制服人员貌似也很激动,手指糖葫芦喊话说糖葫芦都化了。光头大哥见状也是十分气愤,回怼道:化了证明我没有加添加剂,我加添加剂一星期都不化,明白吗?化了才能证明我是今天早上做的,我是卖新货的,我不卖旧货。
光头大哥称制服人员“把人往死里逼”,“没逼我会这样吗?”
目前,还没有当地有关部门对此事作出回应,尚不确定支付工作人员是哪个部门的人。不过,对街上卖糖葫芦的商贩要生产日期,这操作,确实让人感到很难相信。如果这样都成问题的话,估计很多东西不能卖了,比如我们吃的馒头都很难满足人家的要求。
制服人员为什么对此驱赶,是占道经营,还是卫生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执法或秩序维护工作,也应该就事论事,而不知故意找刺儿。
或许,相关规定确实有“限期使用成品”需要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等。对视频要求标注生产日期确实有理由具备。但是我们更要考虑存在的很多客观现实,比如很多小作坊和手工制作食品,他们在市场上很广泛地存在,很多确实也没有生产日期,而且也很大意义上已经被消费者接受。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要么将相关商贩和作坊全部关停或整顿,这显然不现实,要么就应该弹性处理相关问题,必要时需要一定的兼容。总不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而且很普遍,却对个别商贩进行质问和处理。
不考虑客观现实,逮住谁酸算谁这种执法或秩序维护,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城市需要烟火气,烟火气才是生活,要想有烟火气,就要有适当的包容,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更加和谐。如果太较真,只能让城市越来越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老百姓过得越来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