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河南一名仅52天的宝宝因喝了加入蜂蜜的白开水导致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出现了严重腹胀并呼吸困难,情况危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喝蜂蜜水或吃蜂蜜导致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提醒,肉毒杆菌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凶险的一种。同时,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小宝宝而言,最好不要轻易在水中添加其他食材甚至是药材。
报道中写道,患儿小林林(化名)在确诊肉毒杆菌中毒后进行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虽解决了呼吸问题但腹胀症状仍未缓解,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病情复杂。
“我们接诊的肉毒杆菌中毒患儿各年龄段都有,也有喝的蜂蜜水,从轻的眼睑下垂、面部肌肉麻痹到重的呼吸肌麻痹、全身麻痹,我们都碰到过。”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李灼主任解释,在蜜蜂采集花粉酿蜜,以及蜂蜜加工过程中都可能在蜂蜜中混入肉毒杆菌。肉毒杆菌主要生活在厌氧的环境,比如罐装或腌制、低酸性食物,以及肉类鱼类加工制品中,如果没有经过规范消毒,肉毒杆菌的孢子存留下来就会开始繁殖并产生毒素。开封后的蜂蜜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也会造成肉毒杆菌繁殖,产生毒素。
作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凶险的一种,专家告诉记者,肉毒杆菌中毒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可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继而视力模糊、眼睑下垂、言语不清、吞咽困难,严重者会因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衰竭。李灼主任指出,如果发展到全身麻痹的地步则需要使用呼吸机,恢复过程可能需要3个月甚至以上,因此肉毒杆菌中毒的危害不容小觑。
记者注意到,试图给宝宝喂蜂蜜水的家长并不在少数,采访中他们很多都表示,是在宝宝出现便秘后喂的蜂蜜水。对此李灼主任也指出,“蜂蜜水能缓解便秘”这一观点本身就值得商榷。“有些人是觉得渗透压高,但是很多情况是被吸收了,不一定能缓解便秘。”他提醒广大家长,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奶粉因素、胃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本身的发育问题,需要分析具体原因再寻找解决方式。“但因确实有中毒风险,1岁以下小宝宝都不建议食用蜂蜜,”专家强调。
宝宝的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日常接诊中,李灼主任发现很多家长仍存在误区,能否喝水也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疑惑。“实际上小婴儿是可以喝水的。”专家称,如果宝宝小便很多又不黄,可以不额外喂水。但如果小便又黄又少,就可以适量喂水,待小便恢复正常就可以不喂。“奶的浓淡情况、冲调比例、环境温度湿度、个体的水分消耗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喂水量也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可以根据小便量来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喂水可以,但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小宝宝,专家认为,最好不要轻易在水中添加其他食材甚至是药材。“秋冬季慢性咳嗽的孩子比较多,有很多家长会泡枇杷叶、川贝粉、梨膏在水里给孩子喝,并不建议。不仅用处不大,而且涉及中药成分家长很难掌握好剂量,也会有中毒风险。有些冲调饮品果糖含量也比较高,影响消化。”
与此同时李灼主任提醒,鲜奶、坚果、海鲜等食物都建议不要喂给小月龄孩子。“鲜奶的哺乳营养不如加工过的奶粉,而坚果对于吞咽反射没有发育完善的宝宝来说很容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也有过敏的风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