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青年失业率超过20%,部分人通过“专业考试人”、“做全职儿女”等方式,自制gap year,待明年再找工作。

万一明年经济未好转,新毕业生叠加旧生,失业率压力将会更大。日本九十年代经济泡沫爆破后有一部日剧《悠长假期》(Long Vacation),由木村拓哉与山口智子主演,正是讲述失业青年如何度过一年时光,相当浪漫;不过日本当时已是发达国家,青年失业率最高不过7%,所以木村、山口在剧中打散工便可逍遥过活,情况跟今日中国恐难同日而语。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5月份,内地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达20.8%,较4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再创历来新高。更甚者,不少人怀疑这个数字尚未全面反映实况,皆因有些院校面对KPI压力,千方百计要求毕业生自称「找到工作」。按统计局官方口径,任何人每周工作一小时便算「就业」。此外,部分毕业生若开有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账户,也可被视为「自媒体创业」,属「灵活就业」其中一种。
刻意「肥佬」重读延迟求职
内地青年失业问题这么严重,背后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宏观经济低迷,初出茅庐、缺乏经验的新鲜人自然难搵工。其次关乎「劳动力错配」,在长期「一孩政策」下,现今年轻人多属「三代单传」,自小备受长辈厚望;加上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对前途满怀憧憬,梦想踏上青云路。因此,这一代青年普遍较上一两代前辈「眼角高」,毕竟父母辛苦供书教学,没理由在大学毕业后进入工厂,做一个流水线工人。

现世代青年期望自己至少能做「白领」,偏偏内地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外贸等行业,原属吸纳青年劳动力最大盘子,近年却基于不同缘故深陷低谷。这些行业很多巨企都在大裁员,甚或债务违约面临破产,难有余力招聘新鲜人。以往,大专毕业生倘未找到理想工作,可以暂时「捞补习」,内地课外教培行业高峰时期养活超过1000万从业员;万料不到该行业在2021年「双减政策」下几近灭绝(只剩小量「黑市补习教师」),青年毕业生连这条「后路」也失去。
面对求职困难,部分青年采取「拖字诀」,例如刻意在最后一个学年考试不及格,导致重读,藉此延迟一年毕业,保留「应届生」身份(内地不少政府及企业岗位列明只招应届毕业生);又有些父母不忍心儿女去做工厂、送外卖,索性每月发放「零用钱工资」,让他们留在家中做「全职儿女」,待经济环境复苏再谋职。但万一明年经济未好转,新毕业生叠加旧生,失业率压力将会更大。
木村炒散尚可维持生计
内地青年自制gap year,令笔者联想到1996年经典日剧《悠长假期》。该剧背景是日本经济泡沫爆破,各行各业萎靡,木村拓哉饰演的年轻音乐学生未获乐团聘用,山口智子扮演的年轻模特儿也缺乏工作机会,两人偶遇,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因缘际会下租屋同住,把失业日子当作Long Vacation。
《悠长假期》教人印象深刻,被形容为「把失业问题拍得这么浪漫」。戏剧无疑有所美化(主角是一对俊男美女),惟普通青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大堆柴米油盐需要应付。该剧也非完全脱离现实,相反很深刻地捕捉、描绘了当时很多日本青年的处境及生活状态,造就破纪录最高36.7%收视率,被誉为一代「神剧」。

举例说,在该剧中,木村和山口虽暂未找到dream jobs(乐团钢琴手、广告模特儿),却不难获得与志愿相近的「炒散」工作机会,好似在商场演奏钢琴、为杂志拍摄照片等,而且这些工作收入足以让他们交租、吃饭、购物,甚至偶尔去一转国内短途旅行;对前景感到迷茫的同时,Long Vacation倒也过得逍遥自在。这种生活模式容或浪漫化,但在剧集播放之时,未被视为太夸张离地。
毕竟日本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济泡沫爆破时,早已跻身发达国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所谓「烂船三斤钉」。尤其是日本第三产业(科技、文娱、零售、旅游、教育、服务等)繁荣,对人力需求很大;即使大商社因为经济不景,暂时减少聘请终身制职员,各行业仍不乏「散工」空缺。由于社会富庶,日本的法定最低工资订得相对较高,年轻人每星期做两三日兼职,通常便足以养活自己。
中国刚脱贫 经济不堪「迷失」
根据历史资料,在《悠长假期》播放的1996年,日本整体失业率和青年(15至24岁)分别为3.4%和6.6%。作为比较,中国内地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更受关注的青年(16至24岁)失业率则达20.8%。况且中国基本上仍属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均GDP仅及日本约三分之一,官方统计的全国平均(每月)最低工资约2000元人民币;失业青年即使千辛万苦找到送外卖、网约车等散工,鉴于日益僧多粥少,倘无父母资助,恐难维持生活,遑论像木村、山口Long Vacation享受小确幸。
讲到底,日本在八十年代后陷入「迷失三十年」,但该国「底子够厚」,某程度上「有本钱迷失」;如同剧集中的木村和山口,当地民众一边「迷失」,一边可维持世界大多数国家艷羡的生活水平。反观中国才刚刚全面脱贫,经济发展不容长期迷失,否则在面前的可能并非“日本化”,而是“拉美陷阱”。但愿内地青年熬过这段"悠长假期"后,能重新踏上经济增长高铁快车。
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普通人就能干的工作非全日制本科毕业不要,招个流水线螺丝钉都要本科学历,企业把一个人当两个,甚至三四个人用,减少人力成本,普遍的不按劳动法执行,公然违法,反正无所谓,有办法避开处罚就避开处罚,仲裁诉讼都没用,公司早都想好对策了,就算是仲裁赢了,公司把该给你的给你就行了,自身没什么损失,不会感到肉痛,可是你维护过自己的权利,在找工作时能明显感觉到差异,为什么❓因为公司害怕你告他,害怕违法的行为被发现,所以就不要你喽,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我相信解决了这些问题,就业环境会好一大截
一步错步步错
普通人工资很低。富豪人数却赶上美国了。总结就是分配不均。
选择了高房价,自然的享受失业的痛苦
现在要重视起年轻人就业问题啦,怕到时演变成巨大社会问题,提高年轻人收入,
痛苦的年代开始了。
能力的确是差点
几年没工作就意味着一辈子可能没有好的工作了
我早就想到这个时间段了[笑着哭]
人口减少是正道。
能吃苦的话就去包地种吧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人造孽后人偿 当代人有的只是无奈 普通百姓也无可奈何
还有人记得这部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