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茶有道道,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为你分享生活的方方面面。
冬至汤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闽南地区,这个节气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一场关于家庭和团聚的盛会。闽南人也将“冬至”称为“冬节”,在闽南,有“冬节小年兜”之俗谚。闽南人认为,清明与冬至是两个对人影响最大的节气。在这个寒冬的节点,闽南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家家户户搓圆子,敬祖祀神,然后全家聚食,称为“添岁”。有俗谚说,“吃过冬至圆,岁数长一年”,“圆子圆又圆,阖家团圆准备迎新年”。


冬至汤圆

冬至汤圆
闽南地区在冬至时最红火食物是汤圆,也称为“冬至圆”或“冬节圆”。漳州地区也会在冬至前夕用糯米磨粉搓丸,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水中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汤圆,以其圆润饱满的外表,寓意着团圆和美满,成为这个节日不可或缺的传统食物。在闽南,汤圆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的圆形象征着天体的运行,月亮的圆满,以及人间的团圆。冬至吃汤圆,不单是为了庆祝季节的转换,更是对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祈愿。

冬至汤圆

冬至汤圆
在泉州,冬至早晨会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人以甜丸汤为早餐。此外,闽南地区在冬至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和食物。例如,厦门人除了要吃汤圆外,也会在冬至享用长寿面或面线,象征长寿和健康。有些地区则有搓“米时”的习俗,这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冬至小吃,象征全家团圆。这些食物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也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冬至汤圆

冬至汤圆
在冬至前夕,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闽南汤圆的制作讲究手工揉制,选用优质的糯米粉,加水调和成柔软的面团。将调好的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圆球,简单的就做成颗粒比较小实心的,手巧的人家会做成大汤圆,里头包裹上以黑芝麻、花生、糖等为馅料的甜蜜内核,还会点上一些红色印记 ,象征吉利和圆满。手工包制的汤圆,每一颗都承载着家的温度和情感。
冬至的习俗闽南的冬至,除了吃汤圆之外,还有许多温馨的家庭活动。比如,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包汤圆,边做边聊,增进彼此的感情。孩童们则在一旁玩耍,享受着节日带来的欢乐。晚上,全家人围坐一桌,共享这顿团圆饭,汤圆在热气腾腾中被端上桌,每一个都晶莹剔透,寓意着一家人的幸福和甜蜜。

冬至汤圆
冬至在闽南地区,除了吃汤圆这一重要习俗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活动和风俗习惯,体现了闽南人对这个节气的重视和独特庆祝方式:
祭祖仪式:在冬至这一天,许多家庭会举行祭祖活动,以纪念先人,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这通常包括准备祭品、烧香、点烛、献祭等,是家族凝聚力和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贴门神:在冬至前后,一些家庭会贴上门神以驱邪避凶,保佑家宅平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冬至时节阴气渐重、需加强防范的观念有关。放鞭炮:和春节相似,冬至这一天放鞭炮也是一种庆祝形式,用来驱除不祥和迎接好运。吃补品:由于冬至正值冬季,闽南人认为应该进补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因此,许多家庭会选择食用一些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汤、鸡肉汤、姜母鸭等。
冬至赏梅花

冬至赏梅花

舞狮

舞狮
赏梅花:在某些地方,冬至时梅花盛开,赏梅也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人们借此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寓意着美好与希望。相互拜访:冬至这天,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拜访,表达关心和祝福,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舞龙舞狮:在一些地区,冬至时会有舞龙舞狮的民间表演,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些习俗和活动不仅彰显了闽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时间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它们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闽南人民所珍视。

冬至团圆

冬至时节

冬至汤圆

冬至

冬至祭祖活动

冬至祭祖活动
在闽南人的冬至里,汤圆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它带着历史的深厚,也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份情感,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哲学。在这个节日里,无论人们身在何处,心中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向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茶有道道# 为你分享和传播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申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纠错改正。本文为文旅指南,其初心是分享给大家阅读参考,如引用等有错误请评论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