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外貌似斯拉夫人,生活习惯及文化氛围带俄罗斯风情,然而,他们并非移民,而是地道的中国人。
历史上,斯拉夫民族的他们因故移民中国。经长久发展,现今多数人汉语流利,且坚定地认同自己为中国人的身份。
百年前,俄罗斯人为何离乡背井来到中国?到中国后,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这些俄罗斯族人做出了哪些抉择?
现今历史书籍常视十月革命成功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标志。但革命后,旧贵族、封建地主、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阶级联合,与红军进行了四年内战,后者称旧势力军队为白军。
苏俄内战以红军获胜告终,支持白军的沙俄民众在红军胜利后纷纷逃亡国外。
权威统计显示,1918至1921年间,约两百万原沙俄民众离开俄罗斯,这些在国外流亡的俄罗斯人,学术上统称“白俄”,指苏俄内战中支持白军者。
为回答这个问题,需回溯至清朝末年。那时,中国通商口岸日益增多,沙俄亦与我国建立了众多贸易联系。
季捷里赫斯将白军撤退至中俄边境,是因红军自苏俄内战初期便有意驱其往西伯利亚,以防白军控制欧洲边境,持续获得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自东欧的援助。
故而,即便季捷里赫斯欲将部队撤至东欧,空间条件亦不允许,最终只能无奈选择撤退至中俄边境。
1922年前,已有俄罗斯人为避内战逃至中国,但规模远不及1922年。当年,仅白军将领博罗金带领的第一批白俄就多达一万七千人进入中国。
随后,多批白俄难民相继逃至我国哈尔滨及东北其他地区,总计人数超过20万。
【生存与毁灭】
在我国境内,除极少数聚集区外,遗留的白俄罗斯人主要集中在新疆、东北和上海这三个区域。
历经曲折逃亡至上海的白俄们近乎身无分文,苏联成立后,原俄国上海领事馆无法再援助。他们大多沦为社会底层,只能在码头做些小偷小摸之事,勉强糊口。
蒋介石早期崛起与上海青帮关系密切,而较少为人知的是,白俄人在其发家历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白俄义勇队”助纣为虐,替蒋介石在上海搜捕屠杀工人与革命者。由此可见,这些白俄手上沾满了我们革命先辈的鲜血。
据统计,到1930年前后,上海的白俄人数已超过2万。
1937年8月,日军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此战中,原本充当刽子手的白俄人转而加入抗日行列,协助国军与日军展开激战。
莫洛契科夫斯基在淞沪会战中表现英勇,他率领白俄士兵与日军展开激战,成功掩护了国军的撤退行动。
上海沦陷期间,莫洛契科夫斯基于复兴中路一民居内秘密设立电台,持续为戴笠的军统输送日军情报,确保信息不断。
日军发现该地点后,莫洛契科夫斯基先炸毁电台和密码本,随后开枪自尽,以防机密外泄给日军。其行为堪称抗日英雄之举。
莫洛契科夫斯基的境遇反映了上海白俄的生活状态:为生存,他们助蒋杀共灭工;得合法身份后,又勇于与日寇血战,不惜牺牲生命保卫家园。
人性的复杂在于难以仅凭立场或民族评判。这些人,在抗日战争中确有卓越贡献,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历史事实。
除了上海的白俄,新疆与东北的白俄亦如此。早期身份非法时,为求生计,他们常行违法悖德之事。如新疆的白俄,原多为白军,较一般难民更有组织。
当时主政新疆的杨增新,身为军阀但实力薄弱。面对上万白俄,他麾下的军队难以匹敌,胜负难料。
苏联红军果然如杨增新所预见,对白军残余态度强硬,担心其复辟。双方达成协议,红军负责剿灭白俄,杨增新则提供后勤与情报支持。
苏联红军战斗力强悍,进驻新疆不足一年,便几乎将逃窜至此的白军残部彻底消灭干净。
剩余零散的白俄,原为普通民众非白军,故苏联红军未赶尽杀绝,予以宽恕。同时,杨增新也未干涉,任其在新疆自行生存或消亡。
最终,东北地区白俄的命运尤为悲惨,数量居全国之首且罪行深重。因反苏反华立场,日侵东三省后,他们迅速沦为帮凶。伪满洲国时,三支白俄武装及众多间谍特务为日服务。
这些勾结日本的白俄分子,在我国领土上犯下无数罪行。尤为恶劣的是,他们曾策划刺杀宋庆龄,几近成功。幸得张学良及时相救,宋庆龄方得安然无恙。
1945年,苏联宣布向日本开战,并助力我国清除东北日军。历经二战的苏联红军势如破竹,重创了日本关东军,同时也消灭了与之并肩的白俄武装。
日军侵占东北时,他们助纣为虐,时至今日,终于自食恶果。
除多数白俄被歼灭外,少数白俄战犯由苏联红军押解至莫斯科受审,审判结束后,他们大多被判处枪决,毫无生还之机。
【新生活】
提及抗日战争时,逃至我国的白俄,部分选择协助我国抗日,而另一部分则与日本侵略者勾结,共同残害我国同胞。
当然,前述案例仅为典型示范,并未全面概括。它仅作为个别实例,用以说明问题,而非整体情况的反映。
抗战胜利后,我国境内的白俄人完全融入了社会。二十多年间,许多白俄难民有了后代,孩子们生于中国,尽管外貌不同,但他们确是地道的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生活的白俄人被称为“归化族”。但他们因多从事非法活动,在我国民间名声不佳,常被冠以侮辱性称呼。
历经抗日战争的患难与共,白俄人与我国人民紧密融合,遂被改称为“归化族”。
新中国成立后,“归化族”改称“俄罗斯族”,这一正式族群名称让他们成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融入了中国这个大家庭。
当然,除逃亡我国的白俄群体外,我国还有众多其他俄罗斯人,他们是不同时期移民的斯拉夫人,最早可溯至元朝。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移民被统一归为俄罗斯族。
现今,我国境内俄罗斯族人数量约为一万六千余人,此数目未计入那些与其他民族通婚后所生的混血后代。
俄罗斯族人主要聚居在我国新疆、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尤以东北为甚,因该区域气候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更接近俄罗斯。
文化上,俄罗斯族人大多已“中国化”,新疆和东北的俄族多用汉语或维语,而内蒙古地区的俄族仍使用俄语。
但这些都是个别情况,他们大多仅在与同族人交谈时运用俄语,而与外族人沟通时,均能流利地说汉语。
俄罗斯人主要信奉东正教,而我国俄罗斯族人的信仰则多样。部分人维持原信仰,有人改信他教,更多人成为无宗教信仰者,因在我国,无信仰是主流。
俄罗斯族人在文化上实现本土化后,生活习惯也近乎与中国人相同。与他们交谈时,普通汉族人不会感到明显的隔阂。
所以,若某天你遇见貌似俄罗斯人者,请记住,他或为中国同胞,与我们一样,生于斯长于斯,同样深爱着这片土地与国家。
对于百余年前赴华的俄罗斯人,你有何见解?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观点~